十八大報告說
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以全球視野謀劃和推動創新,提高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更加注重協同創新。
創新思維融入每一個工作細節
三一創新
●擁有世界上臂節數最多、泵送排量最大的86米泵車,世界首台微泡瀝青水泥砂漿車,3600噸“全球第一吊”履帶起重機,國內首台1000噸級全地麵汽車起重機等一大批創新性產品。
●堅持核心技術自主開發,其混凝土泵送核心技術、高速鐵路施工技術、超大噸位吊裝技術國際領先。
●堅持核心部件自主研製,其全規格混凝土泵車臂架,全麵取代進口。工程機械專用智能控製器,填補了國內空白;高強度鋼材,打破了國外壟斷;液壓油缸、汽車底盤、回轉支承、分動箱等核心部件,全麵實現自製。
●申請總數已達5166件,授權3013件。申請總數穩居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第一,超出第二名2424件。
●2006年,三一重工混凝土泵送核心技術,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010年,三一重工技術創新平台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故事:郭承誌:三台世界最長臂架泵車研發骨幹
郭承誌的履曆很是靚麗。
2003年7月,郭承誌從湘潭大學一畢業,就順利進入到了三一。在三一工作的近十年裏,他從一名普通的有限元分析工程師做起,後擔任機械工程師、項目經理、所長助理、副所長、所長、研究院副院長。直至上個月,他已經擔任三一消防裝備研究院院長,開始了新的一課。
“研發工作還真和營銷之類的工作不一樣。它有自己的特點,它需要你一心一意去鑽研問題,直到問題解決。其他的我可沒想這麽多。”一路走來,郭承誌覺得,在三一,隻要踏實肯幹,榮譽與職位都是順其自然的事情,並不必刻意追求。
郭承誌談得最多的還是泵車,他對泵車了如指掌。2003年進入公司至今,從第二代37米泵車到86米泵車,他先後參與了二十餘種型號泵車的研發,其中66米、72米、86米泵車都刷新了當時的世界紀錄。
“幹了這麽多年的泵車研發,是否會感到煩膩?”
郭承誌麵對記者,開懷一笑:“怎麽會煩呢?煩的話,肯定會幹不好——我就是感興趣,好這口。”
在這些項目中,郭承誌主要負責臂架係統的設計和優化,以及整車的有限元分析,臂架減振優化工作。
郭承誌坦言,雖然自己學的是機械設計專業,但剛進入三一時,對有限元分析並不懂。
這沒有難倒他,“什麽問題,隻要肯鑽進去,一天不懂、兩天不懂,總有一天你會懂的。不懂就問嘛!”
也許正是這種鑽勁與熱情,讓郭承誌有幸參與到了三個刷新世界紀錄的項目——66米、72米、86米泵車的研發,並在項目的實施中如魚得水。
臂架研製技術難度大,需要創新思維與紮實的經驗累積。而這些,郭承誌恰恰都不缺。
按照郭承誌的理解,“創新”需要不斷嚐試,“隻要打破恐懼,大膽一點,靠紮實的工作步步推進,就水到渠成”。
這三個泵車研發項目均獲得了三一集團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郭承誌也在這些項目中迅速成長起來,獲得了“湖南省技術創新先進個人”,三一集團“崗位標兵”等一係列榮譽。
畢業至今,幹了近十年的研發工作,郭承誌頗為感慨。他說,還是那句老話,真的很感激公司給自己提供了這麽一個平台。“當時,自己還很年輕,很多東西都不懂,但三一就是敢於啟用新人,給了自己成長學習的空間。”
如今,郭承誌已經在消防裝備研究院獨當一麵了,研發出一流的消防裝備又成為了他的新挑戰。
“我是喜歡挑戰的一個人,不斷嚐試新的東西,挑戰新的難題。也許,這正是自己搞研發的樂趣所在。”郭承誌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