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曆了2012年的艱難歲月後,去年年底工程機械市場終於露出了利好的曙光,於是行業將希望寄托在2013年。然而,一季度,受春節“滯後”及三月份“兩會”影響,下遊需求複蘇相對較弱,工程機械行業銷量仍相對低迷。其中,由於大型基礎設施建設及煤炭礦山需求尚未恢複,汽車起重機、挖掘機、裝載機一季度銷量分別同比下滑32%、25.7%和19%……那麽2013年是否真的能讓行業實現回暖?
挖掘機難以實現正增長
三四月份屬於挖掘機市場旺季,銷售量往往占到全年30%40%的規模,因此,今年三四月份的銷售情況是對2013年市場前景判斷的重要依據。年前市場對經濟複蘇力度預期較高,但年後市場銷售情況表現並不理想,低於廠商、經銷商前期預期,業內人士預計,全年挖掘機行業難以實現正增長。
據了解,挖掘機保有量較低的地區如四川、東北、貴州、山西等地的銷售情況良好,但保有量高的地區銷售低迷。東部地區隻有局部地方銷售較好,其他地區銷售平淡,整體表現較差。專家表示,目前2013年的投資預期尚不明朗,市場在經曆過2010年的井噴式增長後,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投資理性,預計挖掘機市場行情最早也需等到下半年新一屆政府政策出台後才有轉機。
目前,挖掘機整體開工率有所上升,但由於對未來固定資產投資預期的擔心,客戶更傾向於租賃設備進行施工,購買設備比較謹慎,產品銷售好轉不明顯。
另據了解,目前市場挖掘機型號逐漸從重型挖掘機向小型挖掘機轉變。中國挖掘機協會秘書長李宏寶表示,導致近年來“小大挖”冷熱不均的原因,一是大勢所趨。近年來,隨著農村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勞動力成本也越來越高,單位用工難問題日益突出。而一個“小挖”可以相當於6個勞動力,性價比較高,這使得越來越多的施工單位及個人選擇購買“小挖”。二是目前行業整體比較理性。表現在企業囤貨較少,用戶在購買上也更加理性。“小挖”由於價格相對“大挖”較低,用戶還款容易,也更容易增加其盈利能力,因此受到了用戶的廣泛歡迎。
裝載機小企業麵臨生死考驗
自2011年以來,國內裝載機市場格局已經基本穩定,市場集中度較高,以柳工、龍工、廈工為代表的龍頭企業占據了60%以上的市場份額。
目前,國內裝載機整機生產企業數量過多,除少數企業具備規模效益外,絕大多數企業年產量均在千台以下,有些隻有年產200~300台的能力。而在我國裝載機行業隻有靠擴大產量、以期改善微利薄利的總發展趨勢下,不少小型裝載機企業的生存空間日益縮小,現在有近百家小型生產企業正麵臨被兼並、轉產或倒閉的局麵,其中包括產能低於2000台的企業,企業的生存已經受到巨大挑戰。專家表示,以資源重組為主要方向的企業整合不可避免。
據了解,裝載機的發動機、變速箱和驅動橋等主要配套件行業發展比較成熟,很容易采購,同時裝載機產品技術幾乎完全公開,少有等知識產權壁壘,種種原因導致裝載機生產進入門檻較低,使中小投資者參與裝載機生產的難度大大降低。大部分零部件供應商較多,競爭激烈,供應商間互相競爭,供應商議價能力較差;一些關鍵零部件,如電控換擋變速箱和帶限滑差速器的濕式製動驅動橋等部件,需要直接進口,其議價能力相對較高。
專家表示,從競爭勢態看,國外企業將進一步加大入駐我國裝載機行業的力度。2005年以來,國外企業通過並購,全資或控股形成了卡特山工、沃爾沃臨工、神鋼成工等企業,加上來勢凶猛的韓國鬥山、現代以及日本小鬆等企業,逐步形成了強大的國外裝載機陣營。目前國外裝載機陣營在我國的市場占有率已超過25%,國內裝載機企業從以前的99%以上的市場占有率,已經下降到了目前的75%以下。
塔式起重機進軍電商成趨勢
目前,我國的塔式起重機不但可以滿足國內工程建設需求,還大量出口到歐美等發達國家和地區,中國已成為世界塔機的生產大國。公開資料顯示,2002年我國已成為世界上首個塔機年產量突破1萬台的國家,而到2010年,我國塔機年產量達到近4萬台含出口2000台。
為了讓客戶在選購塔機過程中享受更為專業、全麵的服務,國內很多大型塔機生產企業開始瞄向電商,並嚐到了甜頭。實際上,並不是所有的塔機生產廠家都分享了電商蛋糕。像中小塔機企業受資金和人才的影響,無力自行運營電商平台,但如果采用網絡銷售,尤其是與成熟的電商平台合作,則會相對簡單。
據介紹,塔機企業進入電子商務領域,一般分為三種方式,第一是自己打造一個電子商務平台,這種方式對資金和技術的要求都很高;第二是借助電子商務平台,企業自行建立運營和維護團隊,此種模式優點在於能較快地給企業帶來商業回報,但是需要高素質的運營人才;第三則是尋找代理運營商,傳統企業與代理運營商達成利益分成協議。可以看出,第三種模式所需成本小,門檻低,較為適合中小企業。然而,即便是與代理運營商合作,電子商務平台的多種模式也讓中小企業難以抉擇。
據了解,目前,國內很多中小企業在運用B2B平台時,意識已經形成了局限,隻關注阿裏巴巴等大型電子商務網站,然而在進駐後卻發現訂單並沒有增多,部分企業甚至因此對電子商務失去了信心。
目前,國內塔機電商行業,按效果付費的在線交易平台隻有起重設備工廠店一家。許多B2B平台采用會員製,無論是否有訂單,每年的會員費都必須支付,廠家承擔了很大風險。
據介紹,起重設備工廠店模式是成單之前不收取任何費用,也就是所謂的按效果付費,交易未成功,不收取費用。企業隻需在平台上發布供給信息,工廠店會全力推廣、解決詢盤、訂單問題,最終由企業自行決定是否交易。沒有成單,企業不用花一分錢。再加上免費入駐,專屬服務,起重設備工廠店簡直就是企業線上品牌的直營中心。現在很多塔機廠家已經成功入駐起重設備工廠店,其示範作用或將引領塔機行業進入電商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