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北京市昌平區回龍觀鎮的三一產業園,正變得越來越熱鬧。
“從去年年底開始,三一重工(600031)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三一重工’)總部的部分高管和員工,已陸續由長沙遷到園區內一棟綜合辦公樓內辦公。”1月上旬,三一重工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財經國家周刊》記者,未來三一重工的職能總部,即公司的決策和管理機構,也將陸續遷至北京。
在1月9日召開的三一重工2013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上,三一重工修改公司章程,將注冊地修改為北京市昌平區回龍觀鎮北清路8號的議案,也順利表決通過。
這意味著,2012年11月以來,引發外界頗多關注的三一重工“遷都”一事,已基本塵埃落定。
三一重工內部人士認為,總部遷往北京,標誌著三一重工迎來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其意義等同於公司初創和登陸資本市場,三一重工將借機推進國際化戰略。希望這樣做也有利於促進工程機械行業,回到良性競爭的軌道上來。
1月11日,在三一集團副總裁何真臨寫的《我與首富梁穩根:揭秘三一》新書發布會上,何真臨告訴記者,三一集團正在研究總部搬遷至北京後的詳細發展戰略,“相信不久後就將對外披露。”
關鍵之年
在三一重工的曆史中,2012年是必須深刻銘記的關鍵之年。在這一年,三一重工數度引發中國乃至全球各方關注。
其中一件事是三一重工美國子公司收購當地的風電項目,被美國總統奧巴馬強行叫停,三一重工憤然起訴。此事讓三一重工賺夠眼球,但它與三一重工的發展其實並無根本關聯,隻是全球新經濟形勢大背景下的一起個案標本,矛盾根源在於新一輪的貿易保護主義。
但另一件事則事關三一重工命運走向的戰略拐點。2012年11月21日,三一集團董事、三一重工董事長梁穩根在內部早餐會上突然宣布,三一集團職能總部和各核心事業部將全部遷往北京市昌平區。
消息一出,各方震動,坊間瞬間傳出若幹不同版本的流言,三一重工不得不趕緊發布澄清公告稱,總部遷往北京的主要原因是規避惡性競爭,加速推動公司國際化進程,實現“品質改變世界”、“成就世界級三一”的產業理想。
“大家聽到消息覺得突然,但我們其實經過了深思熟慮。” 前述三一重工內部人士向《財經國家周刊》記者分析說,在這一舉措背後,其實是三一重工在新形勢下的戰略轉型。
“我們可以回過頭,看過去的7年,在這段時間裏,三一集團的銷售額從50億激增到800億。”2006年加盟三一的何真臨回憶說, “這些年工程機械行業實現了快速發展,呼應了中國工業化、城市化的大潮,我們首先是選對了行業。”
然而,正是在2012年,三一重工結束了連續數年的高速增長。
根據上市公司財報,2010年三一重工實現營業收入339.6億元,同比增長78.9%;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同比增長112.7%。2011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07.76億元,同比增長49.54%;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同比增長54.02%。但2012年一到三季度,三一重工僅實現營業收407億元,同比下滑1.5%;歸屬於上市股東的淨利潤同比下滑了23.4%。
國泰君安證券近期的一份研究報告認為,由於積壓在代理商手中的庫存較多等原因,三一重工2012年四季度的業績仍將繼續下滑。
何真臨將2012年三一集團無法實現銷售收入過千億的原因,歸咎為目前政府的宏觀調控政策。這一說法也得到了各方認同。
“在2012年,三一集團沒能實現銷售收入千億的預計目標。”湘財證券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分析師認為,前些年大量的固定資產投資,基礎設施建設、房地產建設火爆,導致了市場對於工程機械的需求旺盛,這是國內工程機械行業連續10年保持了平均20%到30%增長的關鍵原因,但在2012年,國內市場對於工程機械的需求已明顯下降,“預計未來國內工程機械行業的增長速度將持續下降。”
“三一重工近些年來保持了平均50%左右的增長,在國內市場混凝土機械、挖掘機等工程機械設備領域市場占有率均已處於第一位,進一步提升市場占有率的空間不大。”前述湘財證券分析師說,“三一重工在國內市場的高速增長期已經結束了,相信三一重工對此已經有所考慮。”
麵對如此形勢,三一重工急於找到新的快速增長領域。
前述湘財證券分析師介紹,“三一重工研發、生產機械設備的能力很強,曾設想進入國內農機等領域,但由於農機市場小且分散,三一重工並未實行這類設想,而是將目的工作重心放在了開拓國際市場,所以公司迫切地希望獲得更多有利於走向全球的資源。”
與此同時,市場萎縮帶來的另一個必然效應,是同業競爭的不斷加劇。據知情人士透露,三一重工與同在湖南長沙的同行業企業中聯重科(000157)股份有限公司早有矛盾,2012年,雙方的矛盾進一步加劇。
何真臨與三一重工董事長梁穩根和中聯重科董事長詹純新都是朋友,作為局內人,在他看來,兩家企業已經陷入惡性競爭的境地,矛盾難以調和。 一方麵為了獲得更多國際化資源;另一方麵也是為了避免與中聯重科“同城操戈”,三一重工將目光投向了更方便與國際接軌的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