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生產落實時,遇到問題也是讓大家充分討論。久而久之,企業形成了一種陽光文化,個人有矛盾也是為企業的事情,絕非因一己之私。搞小幫派的少了,研究企業存在的問題的多了。如果參加合力員工下班後的聚餐,大家多是在說有問題應該怎樣解決,怎樣更好雲雲。一種充滿危機意識的亞文化成為流行。
“跟人們想象的國有企業不同,合力不存在人浮於事的風氣。”安徽合力董事長秘書李磊表示。董事長講過一個理論,企業人均年創造產值100萬元以下的企業,必然存在人浮於事。因此在合力這是企業發展的紅線,從1990年代起,合力的員工總數一直保持在一萬人左右,人均年創造產值常年保持在100萬元以上。在企業領導者看來,人力浪費的成本不算什麽,關鍵是對營造良好風氣不利。
因此,在合力會出現在很多同行看來的怪現象,一萬人的企業,負有秘書職責的就一個人,銷售部的總經理每次出門就一個人,連張德進代表中國工業車輛行業參加國際型會議也是一個人……
行業龍頭國企的擔當
在合力工業園區的新辦公大樓上,“中國合力,提升未來”,橘紅色的八個字在陽光的輝映下十分顯眼。那麽上述的企業正能量,是否真的能提升叉車行業的未來?
據本刊了解,雖然競爭激烈,叉車行業並沒有出現像汽車等行業的惡性競爭亂象,行業相對規範。“合力這家行業老大的帶頭作用明顯,比如合力的叉車產品價格合理,比如一款叉車6萬元,行業其他企業不可能比它賣得高。”一位行業內部人士說。在與同行交流中,張德進也一直倡導共存共榮,合力把中國市場做大做強。正如任正非在通信行業中提出的反對“鬥爭哲學”,崇尚合作精神與建設性。
“對行業的影響力和產品的定價權,隻有在市場份額占到10%以上才能逐步擁有。”張德進表示。2013年日本豐田叉車,已占該國市場份額的48%,行業規範性非常高。而中國的汽車自主品牌,沒有一家超過10%。中國的亂象也是如此,最大的寶鋼集團僅占7%,不得不受製於國際市場。因此,政府要提高企業在國際市場競爭力,首先要提高行業的集中度。否則一盤散沙,在廝殺內耗中,無法匹敵國際市場強敵。
目前,安徽合力占有中國叉車市場30%的份額。其法寶之一,就是成本管控。合力已經形成東南西北中五大整機製造基地布局,以5個中心為圓點,500公裏為半徑,形成輻射全國的網絡。同時合力叉車的核心零部件全部自主製造,為此,安徽合力還曾被安徽省社科院列為違反市場經濟規律的典型案例。根據公司的規劃,零部件業務未來將占據公司銷售的半壁江山,供應全行業企業。
合力在國內企業的競爭到底有多強?舉例來說,合力一直保持著利潤率是主要競爭對手的數倍。
不過,目標遠大的合力,不會把這些成績放在心上。豐田、林德、TCM等公司成本管控也很強,對其打壓更嚴厲。在合力建立有全球競爭力品牌的路上,麵臨著國際化運營能力的挑戰,包括人才、研發、創新等很多方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