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曆了金融危機衝擊之後,全球製造業難得地在2013年以強勢增長收尾。多個經濟體的製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高於50的榮枯分界線。對此,專家分析,歐美製造業回暖是經濟複蘇帶動的,而新興經濟體的發展勢頭減弱是暫時性的。對中國而言,應該把握全球產業鏈重構的時機,加速自身產業升級和生產鏈的整合。
2013年年底,全球製造業“意外”以複蘇收官。然而,在經濟增長的欣喜中,發達經濟體和新興經濟體“輪流坐莊”的現實難免令人擔心此輪複蘇的真實性,苦樂不均的全球複蘇節奏會否誕生新的經濟風險?更重要的是,危機後一度湧現的中國企業“走出去”良機還在嗎?
複蘇背後存隱憂
“世界各地工廠在接近2013年底的時候恢複了勃勃生機,製造業活動出現了近3年來最大幅度的增長,令人期待全球經濟複蘇將在今年加速。”英國《金融時報》這樣定調2013年底這場複蘇“盛宴”。
但事實是,所謂的全球複蘇加速,更多體現在發達經濟體的“亮眼”數據:美國供應管理協會編製的PMI達到57,處於榮枯分界線以上,新訂單指數飆升至2010年以來難得一見的高位;歐洲方麵,盡管法國PMI有所下降,但德國、意大利PMI均飆升,分別達到30個月和2011年年中以來高位;西班牙失業人口則強勢削減10.7萬,為此項數據有統計以來最大月度下降。
反觀危機後曾一度“引領全球複蘇”的新興經濟體:中國2013年12月製造業PMI擴張速度再次放緩;而印度和巴西雖呈擴張趨勢,但幅度有限;俄羅斯製造業PMI創4年來新低,四季度僅2013年10月處於呈趨勢。
“全球主要經濟體共同增長才是真正的全球複蘇。之所以發達經濟體製造業回暖令市場雀躍,是因為其本身的經濟總量及在國際投資、金融貿易中的話語權和份額大。”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白明這樣定性《金融時報》眼中的這場複蘇“盛宴”。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信息中心綜合研究處副研究員段炳德則認為,此輪歐美製造業的回暖源於美國“製造業回流”計劃效應顯現及歐債危機逐漸退散;而新興經濟體發展勢頭減弱,則是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和調整帶來的能源需求下降引發的新興經濟體整體暫時性“疲軟”。“總體而言,目前是經濟複蘇好的前奏,但要真正複蘇還需進一步加力。”
不過,複蘇也不意味著完全是利好。段炳德擔心,區域性明顯的複蘇節奏一方麵可能再度引發國際資本撤離新興市場國家,對股市、房地產市場等實體經濟造成衝擊;另一方麵,加劇流動的國際資本也會對國際大宗商品價格造成影響。
中國機會“新釋義”
金融危機過後湧現的諸多中國資本跨國收購消息曾備受關注,到歐美去“抄底”更成為當時很多企業的“口頭禪”。如今,歐美經濟體逐步走入複蘇通道,那麽曾經的“中國機會”還在嗎?
對此,白明並不擔心,他反而認為這是提升國內企業“走出去”質量的好時機,可以防止盲目“走出去”。“真正有並購價值的資產,不會因危機而降價,因危機而‘賤賣’的資產也會有債務等多種問題。”
白明指出,在此背景下,應該重新定義“中國機會”,即“危、機並存”。
白明和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共同表示,所謂危,與危機後新興經濟體增長反彈時不同。當時發達經濟體可以分享到中國帶來的市場和資本紅利,如今發達經濟體的複蘇,中國等新興經濟體卻無法享受更多紅利。因為美國經濟增長,特別是消費的增加並不會自動讓中國出口多分一杯羹,這種情形實際上在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同樣高估的1997年~1999年“亞洲金融危機”期間也出現過。
美國的消費品需求與中國出口之間的缺口主要是由於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被高估,使得中國出口的商品價格偏高,進而丟失了訂單。
白明認為,所謂機,如果歐美經濟繼續保持增長,全球產業鏈重構將加速,新的產業必將誕生,這將產生一個發展的夾縫。中國製造所要做的就是加速自身產業升級和生產鏈整合,在中高端的區域站穩腳跟,在夾縫中求得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