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入職人員常規培訓之後,第一站去哪裏?是分廠部室還是辦公大樓,很多人不免疑問重重。然而近日,徐工起重機械事業部卻將2013年新入職大學生的實習第一站選在了車間一線。此時早早準備好的培養計劃已發至各單位,分廠特色的培養流程正期待著新人們的加入。“針對新人特性,在三分廠我們實行‘333’的培養方法,每一隊新人分為3個小組,分別在3個製造單元中帶著問題實習3個半天。”重型三分廠黨支部書記許濤這樣形象地比喻分廠特色培養模式。在分廠實習認知階段,起重機械事業部製定了“有興趣、有願景、有落地”的成長培養方案,鼓勵新人發現分廠感興趣的知識,帶著問題成長,帶著問題更有針對性地進入下一階段的部門見習當中。“在分廠我們學到了很多東西,沒有分廠學到的這些知識,到部門後我們不會那麽快的適應。”新入職大學生小高為自己的分廠實習生活打了一個“超讚”的手勢。
量身打造傾情培養
分廠認知實習之後,接下來的部門定向培養又該如何“量身培養”才能讓新人們快速成長蛻變?起重機械事業部另辟蹊徑,在部門定向實習階段決定開啟“小灶式”培養計劃。10月14日,事業部在多功能廳,為新入職大學生舉行了一場獨特的“拜師儀式”,為每位新人尋找自己接下來部門實習的專業導師,最後涉及技術、生產、管理的15個職能部門也都是滿載而歸。“我們針對每人的專業特長,都製定了詳細的培養方案,理論培養與現場教學交替融合,真正讓計劃項目落地。”底盤研究二所“新任導師”陳延波拿著厚厚的培養方案說道。
綜合提升關注落地
“我們今年的新人培養,在打造特色亮點的同時,更加注重每個項目的落地實施。”剛開始談到大學生培養,起重機械事業部人力資源培訓部門陳老師就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原來,在新人培養過程當中,事業部人力資源部門、各職能部室、承接分廠、導師、新人多方向立體介入,全力營造“大培訓”的新人提升氛圍,關注每一個項目落地,使事業部到各部門分廠都成為人才培養的基地搖籃。
為讓新人更快提升,徐工起重機械事業部在融入期、積累期、定位期三期培養模式當中,創新性地增加了“過渡期”的培養引入,為大學生蛻變成長提供前奏。此外,在每周六,重型科技大樓905培訓教室更是“一座難求”,開辟的“專家講壇”邀請不同領域技術專家,與新人麵對麵、實打實地深入交流;更值得一提的是事業部還為新人精心打造了“三重身份標示”,除佩戴工號牌以外,每位新人還佩戴事業部準備的“微笑徽章”,黨員更是有黨徽,在每天上下班的路上,一道整齊靚麗的風景也著實讓美麗的工廠更加貼心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