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雨,導致春城昆明變成“水城”:城區交通接近癱瘓,機場2000餘名出港旅客滯留,萬餘戶居民停電。武漢、廣州等城市,也同樣因為遭遇暴雨而出現“海景”。這讓“歡迎你來看海”“一座來了就在水中遊泳的城市”等去年網友調侃城市內澇的語言再度成為熱門詞匯。
今年入夏以來的強降雨,讓許多城市出現嚴重內澇,也造成了一定的人員傷亡和嚴重的財產損失。而“都市看海”的現象,折射出的是城市排水設施曆史“欠賬”問題。為了治理城市內澇問題,住房和城鄉建設部7月上旬下發通知,要求各城市編製並報送城市排水 (雨水)防澇綜合規劃。
住建部最近下發的 《城市排水 (雨水)防澇綜合規劃編製大綱》(以下簡稱《大綱》)明確列出了規劃內容,包括城市排水防澇能力與內澇風險評估、城市排水(雨水)管網係統規劃等。住建部還表態稱,力爭用5年時間完成排水管網的雨汙分流改造;用10年左右時間,建成較為完善的城市排水防澇工程體係。
有業內人士接受 記者采訪時稱,住建部下發的《大綱》,是對近年來城市建設短板的糾偏,更是督促各地加強地下排水管網建設,或將拉動上萬億的投資。
規劃解決“都市看海”
《大綱》要求,通過采取綜合措施,直轄市、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36個大中城市)中心城區能有效應對不低於50年一遇的暴雨,地級城市中心城區能有效應對不低於30年一遇的暴雨,其他城市中心城區能有效應對不低於20年一遇的暴雨。
《大綱》對城市排水防澇規劃目標作出了硬性要求,即發生城市雨水管網設計標準以內的降雨時,地麵不應有明顯積水;發生城市內澇防治標準以內的降雨時,城市不能出現內澇災害;發生超過城市內澇防治標準的降雨時,城市運轉基本正常,不得造成重大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秘書長邵益生說,要徹底解決城市排水防澇問題,需推行並加強城市水係統綜合規劃,將原本相互聯係卻又被規劃分割的城市水係規劃綜合起來,多途徑協同控製徑流,協調解決城市供水、排水、內澇等突出問題。以北京為例,清河、通惠河等河道的排水能力有限,如果一味增加城市排水能力,一旦超過河道限製,也會造成新的問題。邵益生認為,這次住建部印發的《大綱》,在強調係統綜合規劃方麵前進了一大步,抓住了問題的關鍵。“我們既要考慮怎麽排、排向哪裏,又要考慮怎麽用、用在哪裏的問題。城市應該多利用天然河道、湖泊、窪地等自然條件,多建下沉式綠地、透水性地麵,這樣有利於加強排水防澇、增加供水水源,也有利於雨水回補地下,解決因超采地下水而導致的地麵下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