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機械步入穩健發展階段

2013-07-12 10:24:38   來源: 中國路麵機械網-工程機械新聞中心
導讀:自2011年二季度以來,工程機械行業經曆了持續25個月的調整。企業利用調整機遇苦練內功。日前,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理事長祁俊在2013年工程...

“自2011年二季度以來,工程機械行業經曆了持續25個月的調整。企業利用調整機遇苦練內功。”日前,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理事長祁俊在2013年工程機械產業大會媒體見麵會上表示,“下一階段,國際化將成為企業自主創新的重點。”

挑戰前所未有

近年來,全球經濟蹣跚前行,中國經濟深度調整。作為宏觀經濟的風向標,中國工程機械產業也就此告別了持續10年的高速增長,轉而進入穩健發展階段。

就在過去的2012年,全球工程機械產業銷售額突破2000億美元,達到2200億美元的曆史高點;但與上年相比,其增幅卻極其有限。

作為全球工程機械產業最大的市場,中國工程機械行業自金融危機以後,也屢現波動。2011年以來,中國企業的整體銷售額,明顯收縮。但其中,領軍企業的表現,卻依然穩健,優勢也更為明顯。

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秘書長蘇子孟

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秘書長蘇子孟

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秘書長蘇子孟告訴記者,2012年,全球工程機械行業最領先的50家製造企業,銷售額較上年相比雖然實現了小幅上漲,但增速明顯回落。50家企業利潤為210.75億美元,營業利潤率為10.55%,均較上年有所下滑。

而2013年第一季度,全球工程機械產業下滑趨勢沒有改變,市場需求收縮,行業競爭更為激烈,企業之間的分化也進一步加劇。全球領先企業與其他企業之間,在規模、盈利能力上的差距,明顯拉大。

全球經濟下滑,中國經濟則處於調整階段。201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當前中國經濟正在經曆兩個轉變,即從高速增長轉為平穩增長,從規模擴張式發展轉為質量效益型發展。我國發展仍麵臨不少風險和挑戰,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依然突出。但與此同時,中國經濟也走上了新的發展起點,綜合判斷,我國發展仍然具備難得的機遇和有利條件,經濟發展基本麵長期向好,國內市場潛力巨大、社會生產力基礎雄厚、科技創新能力增強、人力資源豐富、生產要素綜合實力明顯,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建設,著力推進城鎮化質量。

具體到工程機械行業,受國際、國內宏觀因素影響,中國工程機械產業近年來,告別了以往高速發展,企業之間競爭更加激烈,行業發展麵臨許多困難。

2012年,中國工程機械行業銷售額為5626億元,較上年相比僅增長2.96%。而目前行業產銷雖然下滑,但降幅已經趨於穩定。蘇子孟認為,這樣的狀態,仍會持續一段時間。不過,總體來看,這對於中國工程機械產業而言,行業發展減速,其實是理性回歸的表現。可喜的是,中國企業,在這個時期就能夠積極調結構、轉方式,努力提高產品質量和品牌價值,夯實發展基礎,攻堅高端市場。特別是在加快科技創新,加強產品創新、品牌創新、產業組織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等核心環節都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經過近10年的發展,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的核心競爭力,已經實現了實質性的提高。尤其是在國際化競爭力上,實現了持續提升。中國工程機械企業在產品出口數量、規模上不斷增長;與此同時,世界工程機械50強製造商中,中國有11家企業進入,同時有3家中國工程機械領軍企業已經牢牢躋身前十;在規模、效益上,中國領軍企業已經處於世界前列。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海外拓展上,中國企業近年來取得了突破性進展,通過國際化收購、整合等,中國企業在產品、研發、技術以及企業運營、海外渠道構建等方麵,已經實現了跨越性發展。中國品牌在世界的影響力正進一步深化提升。

領頭羊國際化加速

在前述會議上,中聯重科副總裁郭學紅透露,中聯重科現階段可以說正在經曆第三次創業,即成為一家真正意義上的國際化企業。

談到中聯國際化的目標,郭學紅用了董事會時討論的一句話來描述:“某種程度上,評價是不是真正的國際化,就是有沒有不同膚色、語言的人在一起研究中聯的發展”。這意味著,中聯的國際化不僅是市場,而是包括品牌、資本、人才技術和管理綜合的國際化。

郭學紅表示,目前中聯重科全球化仍在起步階段,而這個目標預計將在2020年達成。目前將繼續加強全球市場布局和產業布局。在營銷體係上,中聯準備在各國構建國際化的事業部;基礎設施方麵,中聯在印度的工廠已經開工,巴西工廠在建,並且有意在俄羅斯、南非等國家繼續投資建廠。

“現在工程機械行業出口會越來越難,遇到許多貿易壁壘。在當地建廠會受到較小的阻礙。”郭學紅稱。

此外他還表示,在收購意大利CIFA後中聯的海外收購停了幾年,但尋找並購機會是中聯不會放棄的國際化方式。“盡管目前行業低穀,收購背景不是很好。但是中聯在收購CIFA時也恰逢2008年金融危機時期,當時也有很多質疑。而現在看來是極成功的,因此隻要有合適的對象和條件就會考慮。”

徐工股份副總裁孫建忠則表示,1993年徐工集團通過參加海外展會,邁出了走向國際市場的第一步,20年後的今天,徐工產品已經成功出口到159個國家和地區,2012年實現自營出口13.6億元,穩居國內工程機械行業之首。根據徐工規劃,到“十二五”結束,徐工集團將力爭出口達到260億元人民幣,國際化指數達到25%以上。

目前,徐工已經建立起較為完善的海外營銷和服務備件體係,擁有巴西、安哥拉等10個海外備件中心,一級經銷商,268家服務中心網點,500多家簽約服務商,未來徐工還將完成菲律賓、墨西哥、澳大利亞等另外10個備件中心,提升服務速度和有效性。

徐工的海外體係建設主抓兩方麵:一是渠道建設,通過提升渠道管控能力、全力培養經銷商、實施精細化管理等手段,建立專業的銷售渠道;二是進一步夯實服務基礎和備件,提升整體的品牌影響力。另外,徐工還在委內瑞拉、印度等國家建立起培訓中心,在當地培養服務工程師以及操作手。

除此之外,徐工還積極聯合國內施工企業通過海外工程承包共同開拓國際市場,通過這種模式成功拿下了很多大單,比如安哥拉石油管道建設一次性采購徐工422台產品、埃塞俄比亞一次性采購345台徐工產品,最振奮人心的當屬2011年委內瑞拉的7.5億元大單,徐工一舉售出6205台產品,創下工程機械行業單筆訂單曆史紀錄。

在產品銷售國際化的同時,徐工裝備基地建設也開啟了國際化之路。徐工麵積達80萬平方米的巴西裝備基地正在加緊建設中,預計今年7月份投入生產運營。未來徐工還將在美國、印度、南非等國家建立製造基地。在研發體係的國際化布局上,徐工也在快速推進,目前已經在歐洲設立研發中心,成立項目組,未來還將在印度、巴西、南非、印度、日本等國家成立研發中心,搜集市場需求,研發適應當地化的產品,為當地施工更好地服務。

提起國際化就不得不提海外並購,近年來,中國工程機械企業在海外並購領域風生水起,徐工更是個中翹楚。2012年4月20日,徐工與德國第二大混凝土泵製造商施維英正式簽署收購協議,混凝土機械製造領域能力得到大大加強和提升,另外,徐工還分別在德國與波蘭各收購了一家零部件公司。

對於國際化,蘇子孟認為,中國工程機械產業在國際舞台上已經擁有了話語權,比如說國際起重機的標委會就設立在中國。而國際化問題上,話語權是很重要的。盡管在整合的道路上,中國工程機械企業會有一個過程,但是最後的結果應該是很好的。

本文鏈接地址://big5.lmjx.net/news/2013/201307/2013071210243853.shtml
新聞投稿: news@lmjx.net
關注中國路麵機械網微信公眾平台
了解工程機械每日動態
微信公眾賬號:lmjxwx
更多

看更多話題>>《每周話題》欄目 —— 最新鮮的話題 做專業的評論,每周三推出

2017年工程機械行業熱點新聞事件
第143期:2017年工程機械行業熱點新聞事件

“日月如梭,文籍如海,探討不及,朱黃敢怠。”——宋·高登《東溪集·朱黃雙硯》。 2017年即將匆匆走過,工程機械行業發生的哪些新聞事件值得我們一起關注呢?讓我們一起梳理下。閱讀更多>>

聚焦2017長沙配博會精彩看點
第142期:聚焦2017長沙配博會精彩看點

2017年12月第一周,有關2017長沙配博會的各種消息鋪天蓋地,成為了工程機械行業本周最有熱度的話題。中國路麵機械網記者親赴現場報道了展會盛況。 據本網前方記者報道,展會吸引了包括卡特彼勒、三一、中聯重科、山河智能、山推、星邦重工等主機企業及300多家國內外配套件企業盛裝亮相,更有100餘家國際采購商現場采購。閱讀更多>>

2018中國挖掘機市場“徐州論劍”
第141期:2018中國挖掘機市場“徐州論劍”

2017年11月17-19日,2017年度中國挖掘機械行業第二十一屆年會在江蘇徐州隆重召開。中國挖掘機械行業製造商、代理商、配套廠商等企業高層領導相聚彭城,直麵發展難題,共同探求中國挖掘機械產業健康發展之路。閱讀更多>>

更多
複製鏈接 加入收藏
圖片資訊
中國工程機械步入穩健發展階段 中國工程機械步入穩健發展階段
國內唯一特殊試驗路麵鋪設成功 國內唯一特殊試驗路麵鋪設成功
中國中鐵在馬來西亞舉行地鐵盾構始發儀式 中國中鐵在馬來西亞舉行地鐵盾構始發儀式
世界最長海底隧道擬建 盾構機製造迎來契機 世界最長海底隧道擬建 盾構機製造迎來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