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同昌:一個養路工的“四大發明”

導讀:一堆老機械,幾間舊瓦房;兩個操作工,屋裏屋外忙……如果不是門前“任同昌工作室”的門牌提醒我們,很難想象這裏就是連雲港市東海公路行業“四大發明”的誕生地。這堆老機械就是在這裏“化繭成蝶”,變身移動式瀝青炒盤、道路灌縫機、撒料機、導熱油鍋等實用發明。這個“四大發明”的主人叫任同昌,他是東海縣公路管理裏的一名普通養路工。

一堆老機械,幾間舊瓦房;兩個操作工,屋裏屋外忙……如果不是門前“任同昌工作室”的門牌提醒我們,很難想象這裏就是連雲港市東海公路行業“四大發明”的誕生地。這堆老機械就是在這裏“化繭成蝶”,變身移動式瀝青炒盤、道路灌縫機、撒料機、導熱油鍋等實用發明。這個“四大發明”的主人叫任同昌,他是東海縣公路管理裏的一名普通養路工。

因為他發明的機械操作簡單、實用性強,移動方便,深受基層養路工的喜愛,幾年來,其造價低廉的優點為單位節省了近100萬的資金。任同昌的“四大發明”讓他成為連雲港市公路係統明星級養路工,“任同昌工作室”隨之掛牌成立。誰能想到,這些發明全部出自普通養路工人任同昌的手,他在28年的養路生涯中,與發明結下了不解之緣。

從養路工到“發明家”

今年50歲的任同昌,個頭不高,臉龐憨厚,皮膚黝黑,有一雙粗糙的大手,穿著一身樸素的衣著,開口說話總帶著淺淺的笑意,如果不是有人介紹,很難把他同發明家聯係在一起。由於他的新發明——移動式瀝青炒盤已進入最後的測試階段,任同昌這兩天出奇地忙。

任同昌一邊忙碌一邊說:“我的'發明'其實都來自多年的工作實踐。”1985年,剛剛20出頭的任同昌就當上了一名鄉鎮道路養護工,每天拖著掃帚、鐵鍁,風裏來雨裏去。他格外重視自己養護技術的提高,采取拜師學藝、購買書籍自學等方式,學習各種道路養護知識。因為出色的養護技術和多年經驗積累,他也逐漸從一名普通養路工成長為東海公路站養護部門道路修補專業隊隊長。

在日常工作中,任同昌發現小型養護機械雖然好用,但價格太高,有的價格雖然很便宜,卻中看不中用。於是,任同昌開始用更多的時間琢磨起這些機械來。受文化程度的限製,在鑽研這些機械時,他也說不上是什麽原理,感覺應該這樣改,就讓工人師傅按照他的想法先製作,到現場用起來再說,哪個地方不好用,回去接著改,不斷調試,任同昌發明的每個小型機械設備,都耗費了很多的精力和時間。幾年來,他先後發明了多個小型機械設備,其中以移動式瀝青炒盤、道路灌縫機、撒料機器、瀝青導熱油鍋“四大發明”使用最為廣泛。

 源於工作又高於工作

 “這個炒盤帶瀝青加熱設備,方便瀝青混合料的拌和、加熱,加上原本具備的快速移動功能,能高效地修補路麵。”介紹起移動式瀝青炒盤,平時話不多的任同昌打開了“話匣子”。

 順著他的指向,筆者細細端詳著這台重新刷漆上色的發明,很快就發現了部件的“來路”——炒盤機的車輪來自於報廢清掃車的輪子、炒盤是由卡車鐵皮焊接而成、煙囪用的是舊不鏽鋼皮,連固定用的鋼筋鐵柱也來自於舊機動車的尾部保險杠。部件雖然普通,甚至有些簡陋,但是並不影響它獨特功效的發揮。

據東海通達養護工程有限公司負責人李古文介紹,傳統的瀝青補路作業,需要在瀝青廠將瀝青炒製完畢,再用拖車拖到路麵,費時費力不說,瀝青還常常因為冷卻無法使用造成損耗。而任同昌的移動式瀝青炒盤能夠根據路麵破損程度,現場按需炒製,節約人力物力,避免浪費。

和炒盤一樣,道路灌縫機、撒料機、導熱油鍋這三樣發明,同樣貌不驚人。但它們全部源於工作,又高於工作,凝結著任同昌的獨特構思,在工作中總能發揮出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道路灌縫機為例,在以前的道路灌縫作業中,養路工采用鐵壺灌縫方法,修補效果差。很多道路養護部門購買了價值數萬元的灌縫機械,但在實際使用中因斷縫不規則,既浪費灌縫材料,又費時費力。任同昌經過琢磨,設計了多種規格的馬蹄形推把,能夠準確根據裂縫大小,推入適量的修補材料。“別的養路公司花好幾萬元買的機械至少要兩人同時作業,老任的灌縫機隻需一名工人操作,灌的縫是又快又嚴實。”養路工梁師傅對任同昌的發明讚不絕口。

任同昌指著一台機器說:“你看,這個像不像農村播小麥、玉米種子的播種機?”原來,任同昌的撒料機是仿照播種機改造的。改造後的箱體盛放的“種子”改成了石子石料,用它來拋灑石料,不僅準確而且均勻,還具有操作方便的特點。克服了以往手工或者鐵鍁大麵積拋撒砂石料,造成浪費材料、汙染路麵的缺陷。

 “這是導熱油鍋,溫度再高,鍋底的瀝青也不會燒焦。”任同昌說,它主要用途是到補路現場將固體瀝青熬成液體瀝青。僅從外表看,上麵是一口普通的大鐵鍋,下麵是生火的爐灶。“秘密在上麵的大鐵鍋裏。”任同昌敲著鍋說,“這個鍋是雙層的,中間被密封起來灌滿了導熱油。”原來,兩層鐵鍋通過中間導熱油的熱量傳遞,瀝青受熱更加均勻,著火、烤焦的問題一下子解決了。後來,任同昌根據實踐又進行了改進,導熱油鍋現在已經成為東海養路工作的“必備品”。

精益求精成就“傳奇”

“精益求精,以臻完美”是任同昌的信條。老錢是任同昌多年的搭檔,他對此深有體會。老錢專門負責切割、焊接的活,將舊材料按照任同昌的要求,改製成新機械所需設備。“除了白天在路上,任同昌業餘時間基本是在車間裏,圍著各種設備、畫著草圖,天黑了也不回家。”老錢說,任同昌一想到什麽點子,就立刻找他過來商量,然後兩人就鑽進院子裏的廢機器堆裏,扒拉些舊鐵皮、舊輪胎、舊箱子,根據設計想法,切割、焊接,不好用就重新商量設計思路,重新改裝機械,一次次改,一次次試,直到自己滿意。

任同昌無論在何種工作環境中,他不但以身作則,身先士卒,最苦最累的活,衝鋒在前,而且要做,就要做好、做精、做細、保證質量。隨著工作經驗的積累,任同昌逐漸從普通養路工人成長為道路修補專業隊的隊長,隨後擔任道路修補部門經理,帶領著50多名修補隊員擔負起養護轄區189公裏的國、省幹線“創新養護法”,提高公路養護質量。在常年的養護一線工作實踐中,他總結創造出“全麵養護,堅持預防,抓好經常,及時到位”日常養護法的“軟件發明”。正因為有了這個“軟件發明”,使東海公路站實現了從被動養護向主動養護、突擊養護向經常性養護的轉變,他管養的路段,路容路貌大為改觀,道路通行質量位居全市先列。

這幾年,任同昌憑借“四大發明”成為全市公路係統的“傳奇人物”。2009年,在連雲港市公路築養路機械操作技能競賽上,榮獲第一名;2010年,在全市職工技能大賽上,榮獲“技術能手”稱號;今年,他工作的老機械停放場被掛上了“任同昌工作室”的銅牌。他的事跡先後被江蘇公路通訊、江蘇工人報、中國交通報等媒體爭相報道,被稱為養路工“發明家”如今,任同昌同誌與他的團隊正在延續他的優良作風、科研勁頭,最大限度地發揮潛能,矢誌不渝地將發明之路走得更科學、更寬廣,把愛路護路的良好風尚繼續發揚下去,為基層養路事業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標簽: 養護機械
本文鏈接地址://big5.lmjx.net/news/2013/201307/2013071113515007.shtml
新聞投稿: news@lmjx.net
關注中國路麵機械網微信公眾平台
了解工程機械每日動態
微信公眾賬號:lmjxwx
更多

看更多話題>>《每周話題》欄目 —— 最新鮮的話題 做專業的評論,每周三推出

2017年工程機械行業熱點新聞事件
第143期:2017年工程機械行業熱點新聞事件

“日月如梭,文籍如海,探討不及,朱黃敢怠。”——宋·高登《東溪集·朱黃雙硯》。 2017年即將匆匆走過,工程機械行業發生的哪些新聞事件值得我們一起關注呢?讓我們一起梳理下。閱讀更多>>

聚焦2017長沙配博會精彩看點
第142期:聚焦2017長沙配博會精彩看點

2017年12月第一周,有關2017長沙配博會的各種消息鋪天蓋地,成為了工程機械行業本周最有熱度的話題。中國路麵機械網記者親赴現場報道了展會盛況。 據本網前方記者報道,展會吸引了包括卡特彼勒、三一、中聯重科、山河智能、山推、星邦重工等主機企業及300多家國內外配套件企業盛裝亮相,更有100餘家國際采購商現場采購。閱讀更多>>

2018中國挖掘機市場“徐州論劍”
第141期:2018中國挖掘機市場“徐州論劍”

2017年11月17-19日,2017年度中國挖掘機械行業第二十一屆年會在江蘇徐州隆重召開。中國挖掘機械行業製造商、代理商、配套廠商等企業高層領導相聚彭城,直麵發展難題,共同探求中國挖掘機械產業健康發展之路。閱讀更多>>

更多
複製鏈接 加入收藏
圖片資訊
中國工程機械步入穩健發展階段 中國工程機械步入穩健發展階段
國內唯一特殊試驗路麵鋪設成功 國內唯一特殊試驗路麵鋪設成功
中國中鐵在馬來西亞舉行地鐵盾構始發儀式 中國中鐵在馬來西亞舉行地鐵盾構始發儀式
世界最長海底隧道擬建 盾構機製造迎來契機 世界最長海底隧道擬建 盾構機製造迎來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