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近期召開的地方兩會,投資依然是促進2013年經濟發展的重頭戲,受新型城鎮化建設及基建的拉動,年後隨著鐵路公路、房地產、農田水利項目的開工,預計工程機械迎來溫和複蘇的局麵。數據顯示,2012年12月,全國工程機械行業完成工業總產值567.35億元,同比增長為11.39%,環比增長為32.06%。
受到一係列利好政策影響,工程機械行業的整體情況於去年12月呈現回暖複蘇的態勢。預計在政府換屆交接結束後,機械行業的各項指標數據會交出更亮眼的成績。立足於“城鎮化”戰略的大批基建投資固然是新鮮氧氣,能夠為行業補充活力,然而機械行業的產能問題已經存在,若現在不迅速解決,待其積重難返則為時晚矣。
由政策烘托的下遊市場是機械行業複蘇的強勁推動力。“城鎮化”戰略的提出刺激了全國範圍內基建設施建設的大量投資,包括鐵路、公路、橋梁等。基建設施的建設周期較長,平均周期是2-3年,因此在較長時間內,工程機械的應用市場得到一定保證,行業的整體銷售及營收水平將保持一定高位。
利好政策也可以是一劑猛烈的“麻藥”。在大好市場的誘惑以及政策的支持下,更多的企業將進入機械行業,伴隨著更多的資金和更大規模的產能。機械行業在2012年遭遇的寒冬更像是短暫的陣痛,可以被一筆抹掉。然而,低端產能的累積以及技術升級的滯緩並不會因為大量資金得到根本改變,企業紮堆反而容易掩蓋行業本身既存的毛病,麻痹人們對行業問題的認識。
盡管中國已經吃夠了“無節製、無規劃”帶來的苦楚,相關部門對於國家經濟中涉及重要環節的行業仍未發揮科學的指導作用,消化過剩產能、促進技術升級等重要方麵還未出現具有實踐意義的政策。缺乏相應規範作指引,龐大的市場是行業的機遇,但危機依然潛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