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積達28.9萬平方公裏,涉及人口1.7億人的中原經濟區上升為國家戰略已近一年,但經濟區的主體河南似乎並未在中部省份中脫穎而出。
統計顯示,河南今年前三季度GDP比去年同期增長10%。這一成績盡管高於全國平均水平,但除山西與之增速並列外,中部其他省份經濟增速均超過河南。
就在各省市前三季度密集出爐的前後,國家發改委地區經濟司在北京召開中原經濟區規劃編製工作座談會。
據參與座談會的人士透露,目前《中原經濟區規劃》已經形成征求意見稿,並將於近日發文征求國家有關部委和相關省份意見。
河南大學經濟學院院長耿明齋稱,規劃的出台,將使中原地區的省市獲得更具有針對性的區域發展政策。
事實上,自上世紀90年代到2008年經濟危機爆發之前,河南一直保持著高速增長,並在中西部保持領先地位。
長期研究、觀察河南經濟的耿明齋稱,河南主要以能源原材料以及初級加工為主,2008年經濟危機以來,隨著能源原材料價格的下跌,河南的經濟支柱受到影響,而在經濟回暖的過程中,由於能源相對枯竭、開采成本越來越高,河南前期發展的優勢正在消失。
當前,工業依然是拉動河南經濟增長最為強勁的動力。根據河南方麵公布的數據,前三季度第二產業增長12.2%,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長14.7%,盡管增長速度有所回落,但回落的速度呈現收窄的態勢。
目前河南的優勢在於以富士康為代表的電子信息業和以宇通為龍頭的裝備製造業。其中以電子信息產業前三季度增長370.4%。
這同時也帶動了河南外貿的迅猛增長,2012年前三季度,河南進出口總額達338.7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63.4%,在中部六省中排在第1位。
這樣的成績並不能減輕河南方麵的壓力,尤其相較中部其他省份。
“河南內部的壓力很大,”一位河南當地的政府官員告訴記者,“現在能做的是調整增長方式。”
“河南正在練‘內功’,結構轉型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耿明齋說。
同時,“河南畢竟人均指標相對較低,整個河南要追求更高層次的發展,追求在全國格局的提升,還要有更長的路要走。”耿明齋說。
“中原經濟區成為國家戰略時,確實為河南注入了一劑強心針,但是一年來,政策尚未落實,有點‘隻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一位河南當地人士說。
這或與目前區域振興戰略的變化有關。中投顧問宏觀經濟研究員白朋鳴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現階段的區域試點政策不再是“大量給錢、給政策”,而是更加注重區域協調發展。
按照此前公布的《中原經濟區規劃》的框架,中原經濟區包含晉冀魯豫皖5省30個地級市和兩個縣,這些區域麵臨的最為現實的問題是,隨著東部傳統產糧區的萎縮,這些糧食主產區承擔著更為嚴峻的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責任。
而這與可以給這些區域帶來最快經濟增長的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出現矛盾,耿明齋認為,矛盾的關鍵在於土地:既要保證耕地麵積不斷減少,又要保證工業化的土地供給。
據接近河南決策層的人士透露,目前河南正在探索在省轄市範圍內統籌使用農村建設用地指標,希望能夠突破現有政策農村、城市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隻能在縣域範圍內進行的政策限製。
“通過推動農民大規模進城,推進農村社區化改造,可以減少一半到三分之二的建設用地,如果能實現省轄市範圍內的統籌,將大力推進中心城市的發展速度。”上述人士說。
此外,耿明齋還指出,由於中原經濟區的規劃,部分區域或會變成純農業的糧食產區,“如何加大轉移支付力度,保證農區農民利益不受損害,也是未來中原經濟區‘三化’協調所要麵臨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