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力夢想與目標之間的鴻溝
李明說,他的企業在2011年投資幾千萬元上馬了新的現代化的生產線。在相對於動輒幾億元、幾十億元投資的工程機械行業似乎談不上大手筆。但他反問,在本土配套件企業中,能夠拿出幾千萬元進行投資的企業有幾家?這幾千萬元,已經是他作為一家在行業內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企業十餘年的心血積累。
在一些業內人士眼中,對本土配套件企業有一種“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觀點。然而,從企業實力的角度來看,這個觀點似乎有點過於勉為其難。采訪過程中,姚愛民還為我們算起了關於電費的經濟賬,“我這邊空調開起來,廠區加上辦公區,每個小時的電費就要600多元,好在每年隻有冬天和夏天6、7個月需要開空調,平均下來還能接受。”這一方麵體現出了行星行對於資源的充分利用;另一方麵也反應出配套件企業在花每一分錢的時候都在精打細算。
閔玉春說,工程機械行業是一個需要大資本運營的行業,目前企業發展所需的資金主要來自前期的積累。靠外部“輸血”的難度很大,為了生存,企業正在努力實現自己“造血”。
這幾家配套件企業在行業內已經算是做得比較好的企業,在自身的滾動式發展過程中,尚且存在許多艱難困苦,那對於更多規模較小的配套件企業呢?其企業實力的積累和發展的過程可以說更加艱辛。在配套件這個行業內,形成產業規模的企業有一批,但主流的卻是規模相對較小的企業,而且數量眾多。
從技術的層麵來看,受製於設備投資資金有限的影響,企業的研發實力會受到影響;人才也是製約企業發展的瓶頸問題,有不少配套件企業起家之初人都非常少,而且待遇水平也很難有較大提升,行業內挖角的現象也時而有之,特別是有可能被主機企業挖走,這對企業實力積累也是一大打擊。
而且,絕大多數配套件企業都沒有自己的檢測平台。姚愛民說,很多企業為了檢測產品性能,采取的做法往往是購買主機產品,將原有部件拆除換上自己的產品,然後再做實驗,這對配套件企業來講投資可謂巨大,但是沒有辦法,如果投資實驗和檢測平台,耗資更為巨大。行星行也是咬著牙上馬了實驗和檢測平台,但這確實對產品的研發和生產意義重大,姚愛民認為這項投資確實非常值得。
可以說,每一家做液壓件的本土企業,都懷揣著成為川崎、力士樂這樣的國際知名企業的夢想。然而,如果每家企業都單打獨鬥的話,想要成長為世界級的配套件企業,從實力上來說可謂難上加難。為此,在采訪過程中,筆者也留意搜集了一些未來配套件行業發展的思路,在後文與讀者們分享。
技術聯盟一條可以探討的路徑
“解決單一配套件企業實力不足的問題,技術聯盟是一條可以探討的路徑。”采訪過程中,姚愛民說,很多外資品牌配套件企業所走過的路正是如此,這條道路也是本土企業可以效仿的。
他說,事實上我們今天可以看到的比較有名的世界知名配套件企業,在發展初期並不具備足夠的規模。但有些企業的選擇就是聯合起來,你做液壓泵,我做液壓閥,還有其他企業專長於液壓管件等。這樣一些企業聯合起來,為主機企業提供的不是單獨的產品,而是一套完整的液壓係統,這樣,整個以技術為基礎組建起來的技術聯盟才能真正獲得收益。
韓國工程機械曾經在世界上也屬於名不見經傳,但是隨著鬥山、現代的崛起,韓國一批工程機械配套件企業也隨之在世界上打出了自己的名氣,這種行業變化確實值得人們去思索。姚愛民說,韓國政府曾經有一個考察企業產品的指標,就是看他的國產化率。這個數據屬於強製性的,因此,這就使得韓國的主機廠和配套件企業通過技術聯合起來,共同去解決配套件、材料、工藝等基礎性問題。
目前在中國,較為適宜的方式是配套件企業之間的聯合。雖然一家企業的技術、資金實力不足,但是通過多家企業的聯合攻關,企業之間實現技術共享,這種共同研發的凝聚力對於解決配套件共性問題還是非常有價值的。這種聯合並不是指同類產品的企業間的聯合,而是在某一個係統領域,比如液壓件係統中,生產各種配件的企業之間可以為打造一套整體的液壓係統而走到一起。
此前,行業內也曾經出現過配套件企業之間的這種聯合方式,但由於利益分配不能達成一致的原因,並未堅持很久。對此,姚愛民說,形成這種技術聯盟必須有一家龍頭企業,由龍頭企業牽頭來負責全局,同時各家企業要放開心態找準自己在技術聯盟中的地位。
與其成立技術聯盟,是不是由某一家實力相對雄厚的企業對產業鏈進行整合,通過並購的方式形成集團公司更好呢?麵對筆者這個問題,姚愛民說,並購也是一種解決思路,但是配套件種類眾多,每種產品的工藝、研發思路差異都很大,企業間的技術壁壘其實還是很大的,並購絕非易事。
充分調動企業積極性、形成足夠的產業推力,是技術聯盟存在的根本意義所在。姚愛民說,無論企業規模是大是小,哪怕是擁有眾多客戶資源的配套件企業,都應該對這一點有充分的認識,積極參加到技術聯盟的組建中來。而且,這種技術合作的方式,在外資知名品牌中也始終有所應用,據他了解,像力士樂這樣的大公司,雖然自己已經具備很多產品的生產能力,但在某些部件領域也仍是采用合作方式。
模塊化產品思路的變革
“模塊化”。
這是對姚愛民進行采訪時筆者收獲最大的一個詞之一。
他說,主機產品實際上是由許多係統集合而成,以往一些企業的思路是在設備主體上搭構係統,現在行業的主流則是認同模塊化組合的理念。配套件企業必須抓住這種理念,不單純將自己定位於為主機產品提供根據主機產品需要而製造的配件,而是應當主動將產品進行模塊化設計,從而使自己的產品更具競爭力,形成屬於自己的技術優勢。
模塊化的思路不僅為配套件行業提供了技術聯盟的基礎,同時也為配套件在整個工程機械產業鏈上提升了自己的地位。姚愛民說,此前,行星行以前的定位是專做挖掘機配件,現在由於將產品思路調整為“模塊化”設計理念,在同一款產品上進行調整後,可以適應挖掘機、旋挖鑽機等產品,因此,產品定位也隨之調整為向挖掘機、旋挖鑽機、推土機等履帶行走式機械配套。
對於配套件企業來講,不能從字麵上單純將自己理解為配套商。如果產品能夠以一種模塊單元出現,可以說已經改變了配套件設計要適應主機的概念,從而變成了主機產品設計時要適應配套件產品。事實上,這正是工業化生產的理念進一步升級的體現。每個配套件設計時需要標準化的零件組成,然後每個配套件又以標準化的模式進行生產,隻有這樣,才能使配套件產品更加廣泛地適用於多種產品。
姚愛民的“模塊化”概念要更進一層,他說的這種模塊化並不僅著眼於某一款配套件產品,而指的是整個液壓係統的“模塊化”。以挖掘機為例,液壓泵、發動機、鏟鬥的劃分方式就好比把人體按照心、肺、手進行器官劃分;但如果以液壓係統、電控係統、工作裝置係統的劃分的話,就好比將人體劃分成了血液係統、神經係統和運動係統等。
事實上,模塊化的產品設計思路與技術聯盟的理念密不可分。模塊化設計對於各組成部分的要求更高,因為整個技術聯盟出售給主機廠的是一套完成的模塊化係統。主機廠要考慮的將是整個係統的良好運行和對整機匹配,而不再每個產品部件對應一個廠家,極大地節省了主機廠的采購效率。對於技術聯盟內的企業來講,則需要對聯盟承擔整個係統的匹配工作。
對於主機企業,以模塊化思路提供整體係統的思路也為其節省了研發精力。主機廠隻需將整個係統看成是一個“黑匣子”,隻需提出自己需要什麽性能、希望達到什麽效果的產品,由技術聯盟來完成整體係統的設計。這樣才更能有效形成主機企業與配套件企業之間的互動,盤活整個工程機械產業鏈的技術單元,使行業在發展過程中不至於落下某一部分企業。
模塊化設計不僅是一種理念,其與技術聯盟的概念相結合,有望改變整個工程機械產業中各企業間的實力對比狀況。因此,配套件企業們,你們還在等什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