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是怎樣一個時間節點呢?“十二五”戰略實施一年半,《機械基礎零部件產業振興實施方案》的實施期還有半年就要結束。尤其是後者,按道理《方案》所希望達到的成效現在應該已經可以被預見。
然而,時至今日,我們是否已經取得了預期的效果?尤其是在大型的、高技術含量的產品上,幾乎全部依靠外資品牌的局麵是否有所改變?
回應這些疑問的聲音似乎並不樂觀配套件行業的發展製約似乎一直是一個“老大難”問題,雖然我們可以看到行業不斷在進步,但是始終讓我們覺得似乎仍然不夠,起碼離人們的期望值還很遙遠。
配套件行業,如果按照目前的格局持續下去,似乎我們都可以預見到行業的未來平穩而緩慢地發展。對於正在國際市場上謀求更高地位的中國工程機械行業來講,似乎這樣的發展速度顯得有些乏力。
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配套件分會秘書長賈曉雯、安徽行星行機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姚愛民、安徽博一流體傳動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閔玉春,以及一位不願意透露自己公司和姓名的配套件企業負責人(文章中化名李明),來探討配套件行業所遇到的瓶頸,以及行業如何才能夠謀求出路。
行業現狀勝利的道路隻有一條堅持
“十二五”期間,中國將成為全球工程機械產銷量最大、市場競爭最激烈的國家。同時,“十二五”期間更是中國工程機械核心配套件行業發展的黃金時期,中國由工程機械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的轉變,使工程機械核心配套件行業將擔負更艱巨的使命。
麵對業內對於配套件行業發展的種種質疑,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配套件分會秘書長賈曉雯認為,目前的嚴峻形勢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十二五”將是中國工程機械配套件企業發展的黃金時期,同時也是配套件行業重新整合的階段。隻要中國工程機械配套件行業堅持走國產化發展的道路,這個暫時的下降不可怕反而將會是動力,並將加快促進配套件行業的有序發展。
時不我待
據預測,到2015年,我國工程機械行業銷售規模將達到9000億元的規模,年平均增長率大約為17%。裝載機將達到30萬台,挖掘機將達到25萬台,叉車將達到29萬台,輪式起重機將達到6萬台,混凝土攪拌運輸車將達到7萬台......
“十二五”期間,整個工程機械行業的發展目標使配套件行業的發展麵臨著極大的考驗。隨著主機產品總量的進一步上升,依靠進口補齊短板的難度越來越大,因此,本土配套件企業的快速發展可以說是一件必須被提上日程的事。
2011年10月14日,總投資26億元、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60萬套液壓件項目在山東常林集團中川液壓有限公司投入批量生產,該公司22t挖掘機液壓主泵、閥、馬達已經試製成功,並通過台架實驗和搭機試驗,完全可以替代進口產品,中川液壓產品的下線讓我們看到了核心配套件實現國產化大批量生產的希望。
中國工程機械企業走出去的戰略步伐也愈加堅定,徐工、中聯重科(000157,股吧)、三一、柳工等企業近年來分別以綠地投資和並購等方式跨出國門。是一個產業鏈支撐下的行業係列延伸,還是某一家企業的單打獨鬥,這是衡量一個國家工程機械行業是否足夠強大的重要因素體現。
賈曉雯認為,在中國由工程機械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轉變的關鍵時期,工程機械核心配套件行業更應該順應形勢,進行結構調整,整合優勢資源,加強合作,擴大規模,我們期待著配套件行業誕生出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知名企業品牌。
說不出的痛
核心配套件是工程機械行業發展的基礎、支撐和製約瓶頸。當工程機械發展到一定階段後,行業高技術的研究將主要聚集在發動機、液壓、傳動和控製係統等核心配套件上。但是,隨著主機市場的不斷向好,核心配套件的發展卻有些力不從心,核心技術和人才等的匱乏讓核心配套件受製於人的局麵成為國內企業說不出的痛。
工程機械動力性能是衡量產品技術水平最重要的指標之一,它包括柴油發動機本身的動力性能和整機動力傳遞的係統綜合性能兩部分。工程機械發動機除了不斷改進燃油噴射係統和降低油耗及低碳排放等共性技術以外,對低速狀態下的扭矩儲備和動力輸出方式、性能匹配、振動與噪聲都有特定要求。目前,我國工程機械產品配套的發動機有濰柴、上柴、康明斯、道依茨、珀金斯、五十鈴、洋馬等。而高端產品、出口設備、大噸位設備以及挖掘機等幾乎全部要依賴國外品牌。
工程機械專用傳動部件包括“雙變係統”,行星式回轉減速器、驅動橋及懸掛係統、回轉支承、“四輪一帶”等。目前我國工程機械傳動部件的研發水平、研發手段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落後了大約30年,且國內能承擔工況載荷譜加載封閉式試驗手段的企業也屈指可數,傳動齒輪精度和性能與國際先進水平比較差距也相當之大。
液壓元件是工程機械產品關鍵的部件之一,它既能體現工程機械產品的整機作業效率、操作的便捷與舒適性,又是整機工作中的主要故障源。長期以來,在高壓大流量液壓裝置方麵,國內配套件企業的產品還難以滿足主機企業的配套要求,這使得進口成為唯一選擇,特別是在挖掘機產品上。但昂貴的價格使其以至於“吃掉工程機械行業70%的利潤”,且出現了本土企業長期受製於人的被動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