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海洋重工(珠海)產業園占地麵積約6000餘畝,預計3-5年時間將建設成為年產值達300億元以上的園區,並在10年內,實現產業園總投資200億元,總產值超600億元。為中國和全球的海洋經濟提供先進、可靠的現代化裝備,推動海洋經濟的發展,實現產業報國的理想,是三一選擇進入海工裝備領域的初衷。
從地圖上看,我國版圖海岸線漫長,擁有豐富的港口資源,然而,活躍在中國各大港口的港機產品卻大多是國外品牌。
“正麵吊、堆高機等產品,85%以上都被國外企業如瑞典卡爾瑪、意大利的範特斯、美國的特雷克斯等企業所占據,國產品牌沒有話語權。”三一港機總經理彭國成告訴記者。
作為國內工程機械行業領導者,三一以鐵肩擔道義的氣魄,立下開發國產港口機械,振興民族品牌的決心。
流機產品連續三年國內市場第一
顛覆外資品牌獨大格局
初入港口機械行業時的情景還在彭國成眼前:資金有限、技術空白。回憶起那段市場調研的歲月,三一港機創始人彭國成、李翠英印象深刻。負責在北方調研的彭國成,直麵客戶的質疑,“國產品牌正麵吊質量過關嗎?”而在華東各大港口頂著烈日、冒著風雨調研的李翠英也不輕鬆,除了上海港提出試用一台正麵吊外,其他港口負責人對三一正麵吊興趣不大。
盡管還未開始,三一這個醞釀中的港機品牌就遭到了眾人的冷落,但彭國成卻敏銳地意識到這片藍海有著強大的市場需求。“客戶需要港機產品,而且市場前景也很廣闊。”他們堅持相信,隻要拿出三一人敢於創新、敢於突破的精神,客戶接受三一港機,僅僅是時間問題。
憑著一股不服輸的勁頭,2005年,三一港機公司正式成立。當年12月,三一港機首台正麵吊研製成功,樣機運往常德港試驗檢測。
隨後的兩年多時間,在彭國成的帶領下,三一港機兩大主力產品——正麵吊、堆高機相繼打破國外壟斷,並在國內持續熱銷。2011年,三一港機銷售收入突破10億元,連續3年國內市場占有率第一,徹底顛覆外資品牌獨大格局。
進軍大港機 突入國際市場
搶占行業製高點
2008年,三一港機在拿下國內市場之後並沒有止步不前。在認真分析市場形勢後,根據集團領導指示,三一港機突入大港機市場,搶占行業製高點。
談及這一重大產品戰略的轉變,三一港機董事長黎中銀告訴記者,首先,因為整個流機產品的“盤子”較小,全球銷售額也隻在40億元左右,而大港機產品的市場前景不可限量。其次,為將三一港機打造成港口機械成套設備供應商,也必須“拿下”大港機;第三,三一港機可借助大港機順勢挺進海洋重工。
不到三年,三一港機突破性完成了STS係列集裝箱岸邊起重機、SRMG係列軌道式場橋、SRTG輪胎式場橋、SMQG係列門座起重機等係列大型港口機械的研製,產品銷往鹽田港、丹東等各大港口,受到客戶一致好評。
大港機產品在國內站穩腳跟並初步走出國門後,三一人又將目光瞄向蔚藍的大海。
投建珠海產業園
助中國從海洋大國向海洋強國轉變
當前,發展海洋經濟已列入各沿海國家的發展戰略。海洋油氣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促使著海洋工程裝備製造業蓬勃興起,但在當今全球高達1萬億美元規模的現代海洋產業中,中國的海洋裝備製造能力仍然相對較弱。
三一集團總裁唐修國表示,為中國和全球的海洋經濟提供先進、可靠的現代化裝備,推動海洋經濟的發展,實現產業報國的理想,是三一選擇進入海工裝備領域的初衷。
據了解,三一集團投建的整個珠海產業園占地麵積約6000餘畝,計劃用3-5年時間將該產業園建設成為年產值達300億元以上的園區,並在10年內,實現產業園總投資200億元,總產值超600億元。
“海洋工程,也要盡快進入先進行列,前五名算先進行列。”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對三一海洋重工寄予厚望。“給首長匯報,我們以後要進入第二名。”三一重工董事長梁穩根信心十足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