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南車發展高速鐵路項目是順應軌道交通裝備市場發展的客觀要求。一方麵,國內外軌道交通裝備市場需求旺盛,為企業提供了巨大的發展空間。另一方麵,在國際市場上,由於新技術發展和國際能源矛盾及環保觀念的不斷深化,軌道交通運輸方式越來越多地受到各國政府的青睞,加之目前北美、中亞、東歐、東南亞等地區的許多國家,進入新一輪軌道交通裝備的更新期,國際市場軌道交通裝備采購正進入一個高潮期。中國高速鐵路項目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也為參與高速鐵路項目的各主體提供了潛在的市場價值。
高速鐵路國產化改造過程中的技術優化問題主要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動車組適應性改造階段,主要是對引進產品的一個本土化適應過程,是國外技術的優化及中國化。第二階段是中國高鐵的持續自主創新,國外許多原有的技術已不能滿足發展需求,為滿足技術需求,實施高鐵技術自主創新。
高速鐵路國產化各階段的技術優化過程都是一項複雜而浩大的工程,而我國電力機車企業各自為政,模塊化設計不足,產業標準尚未統一,單個企業獨立研發往往困難重重,需要來自不同領域多方主體的參與和互動。
協同創新是成功實現高鐵技術再創新的最為行之有效的組織模式,隻有各企業間形成創新合力,才能有效地分散產業鏈上的創新風險,提升產業整體創新效率。
——產學研——
聯合攻關解決難題
為攻克關鍵技術,中國南車與國內一流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長期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共同創建產業聯盟和技術協同創新平台。
2012年5月29日,南車作為主要發起人,依托科技部和鐵道部聯合簽署的高速列車行動計劃,聯合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中科院力學所等16家單位,成立了我國首個高速列車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共簽訂合作課題125項。該聯盟致力於促進協同創新,提升我國高速動車組技術創新能力,提高高速動車組產業化綜合能力,南車青島四方股份公司成為聯盟首屆理事長單位。
針對用戶提出的需求,公司與相關研究院、大學成立攻關小組,其間院校利用自身在基礎理論研究方麵的專業優勢,進行係統研究,提高了院校的綜合實力。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中國南車首先與重點院校間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搭建創新框架。具體實施時,雙方建立人才聯合培養機製,培養高端工程化應用人才;院校全程參與設計過程;公司技術人員對研究過程也全程參與,充分發揮各自的作用,聯合攻關解決技術難題。
——產業鏈——
提升技術水平和競爭力
在縱向上,中國南車通過四方股份公司這樣的行業主機企業,對產業鏈上下遊企業開展技術引導、研發協作、聯合攻關和標準製定,與各個供應商形成了技術協同創新產業聯盟,使整個產業鏈的技術水平和競爭力得到提升。
在300公裏及以上創新中,針對具體的係統及部件,公司結合整車綜合性能提出具體要求,供應商根據要求提出初步方案,雙方對方案進行確認後,供應商組織對產品進行研發、試製及部件試驗驗證,公司組織裝車及相關運營考核事宜,重視供應商全程參與,聯合攻關解決技術難題。
公司在培養供應商時,將供應商的生產看作是公司生產製造體係的一部分,在產品的設計開發階段就使其參與到其中,通過現場指導供應商工藝開發,監督產品生產過程,嚴格把關產品的質量,有效溝通解決技術工藝難點,真正地實現協同創新。
——政產學——
成為高速鐵路出口國
在以南車為主體的協同創新體係中,政府的職能是製定合作發展的戰略規劃、重大政策,協調重大合作項目等;高校和科研機構的職能是著眼高技術的基礎研發工作,提供先進技術和研究成果;企業的職能是著重應用技術的研究開發和工藝創新,並將科技成果商品化。
企業是高鐵建設的領頭羊。以南車為主體的企業是中國高速鐵路建造的實施者,是高鐵建設技術的掌握者,擔負著在實際工作中總結技術難題、把控科技創新方向並配合高校和科研單位進行科技攻關的重任。隻有企業才能提出針對性最強的科研攻關方向,從而將高鐵的產學研創新真正落到實處,解決實際問題。
高校和科研機構在協同創新體係中擔負著科技攻關的重任。高校和科研機構是中國高速鐵路科技創新的主要實施者。一方麵,必須深入建設一線,對原鐵道部主導引進的新技術與新工藝進行消化吸收,並結合中國的國情進行中國特色的高鐵技術的研發;另一方麵,要進行高鐵先進技術的前沿探索,為未來高鐵技術競賽提供充實的技術儲備。
原鐵道部作為國內最大的高鐵設備用戶,在高鐵技術的引進消化吸收和再創新中發揮了主導者與指揮者的作用。政府是我國高鐵技術引進的組織者與實施者;是我國高鐵技術自主創新的推動者與加速者;同時,政府正在成為中國高速鐵路產業出口的重要推手。高鐵的自主創新不僅拉動了中國製造業的結構與技術升級,還對眾多產業具有強勁的帶動作用,許多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產品已出口國外,並在市場上獲得了競爭優勢;中國政府正在積極致力於推動國產高鐵設備的出口,這已引起了海外裝備製造商的高度關注,比如西門子和阿爾斯通的高管均表示了對“中國成為高速鐵路出口國”的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