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應力錨索作為土體中的建築構件的技術,開啟了寶峨特殊地下工程有限公司的新市場。這種革命性的發明始於1958年的一次現場的迫切需求。在1958年春天,位於慕尼黑的巴伐利亞廣播電台提出了當時“一個世紀才有一次”的難題。為避免外部噪音,廣播電台的工作室需要建在地下,為此需要開挖一個65x 70 米的深度12米的基坑,這在當時技術條件下,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為支護住無內支撐的牆,客戶期望在毗鄰的地方使用長錨定牆。然而,由於建築物附近沒有足夠的場地,因此寶峨提議在可用的空間裏開挖豎井,然後在基坑和豎井之間安裝像豎琴形狀的錨索。寶峨也因此方案贏得了施工合同。在另外一家公司使用新貝諾托法施工基坑排樁牆的同時,基坑周邊的豎井工作也已完成。接下來,寶峨開始進行水平鑽進,所有的錨索必須鑽到豎井內,然後加以固定。但是,在慕尼黑的地質條件實現這一方案非常困難,鑽孔沒有辦法鑽進到豎井內。麵對難題,寶峨的工程師想到,如果能把用於鑽孔的套管留在土體中,也應該能錨固住支護牆,有了這個創造性的想法,寶峨的工程師立即開始了測試。
上圖為寶峨的錨索技術應用於了慕尼黑奧林匹克體育場的四麵坡屋頂
對於接下來的兩個鑽孔,技術人員使用了內部帶有螺紋的、可以對錨索進行預緊的錨索尖端裝置。錨索被安放至錨索孔內並通過螺紋連到了錨索尖端裝置上。一台很老的、十年都沒有用過的注漿泵被重新啟用,在拔出套管時,對錨索的最後5米進行壓力注漿。5天後,對錨索的強度進行了測試,結果是錨固力完全可以滿足需求。
上圖為寶峨錨索技術在各種工程中的應用
在1958年10月31日,寶峨向德國局申請了,並於1964年11月正式頒發(號:1104905,見上圖)。在巴伐利亞廣播電台的基坑開挖完成之後,寶峨得到了另一個位於蘇黎世的使用錨固方法的基坑合同。此後,該工法正式開始推廣:在1959年,應用於位於科隆的西德無線電公司的新工作室大樓的背拉錨索基坑,在這裏第一次使用了雙層錨索的錨固係統。此外,在斯圖加特還有新的永久性錨索的需求,同時還接到了一些來自國外的谘詢。總部位於巴黎的Soletanche公司第一個拿到了的使用許可,並在位於巴黎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樓的基坑中第一次使用了寶峨發明的錨索施工方法。英格蘭、瑞典、西班牙、日本和美國緊隨其後,在整個世界範圍內,寶峨的錨索工法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沒有任何內支撐的基坑也成為了新的建築方法的象征。
上圖為1969年生產的寶峨UBW 01型錨杆鑽機,也是寶峨生產的第一台鑽機。
1997年,專業生產各種小型基礎工程鑽機的德國克萊姆(KLEMMBOHRTECHNIK GmbH)公司加入寶峨集團,其產品適用於錨杆和錨索、微型樁、高壓旋噴、灌漿、水井、地質災害治理、地源地熱鑽井、隧道管棚、隧道注漿、隧道救援鑽孔等各種工程施工。以下為寶峨-克萊姆公司生產的部分產品。
上圖為在國內擁有眾多用戶的寶峨-克萊姆KR 805-2鑽機和KR 909-1鑽機
上圖為寶峨-克萊姆公司生產的最新型號的KR 807-7GP鑽機,功率大245千瓦,機重26.5噸,帶有自動上杆裝置。
(本文來自寶峨)
微信掃碼,查看新聞
掃碼下載機友會APP
或各大應用市場搜索“機友會”下載
獲取更多資訊
掃碼關注路麵機械官方微信
9月6日下午,德國寶峨基礎工程設備技術交流會在濟南索菲特銀座大飯店舉行。寶峨中國區銷售總經理李明德先生在歡迎詞中提到:山東基礎行業近年來發展迅速,我們希望在交流會這個平台上,跟各位來賓分享寶峨的產品優勢和先進的工藝工法,助力山東當地基礎發展,與各位新老用戶一起攜手共同成長,共創佳績。 。
[詳情]隨著各國城市的發展,中心區人口越來越密集,交通擁擠不堪,環保要求日趨嚴格,為了改善辦公和生活環境,各國對中心城區都投入巨資進行改造,包括新建大規模的軌道交通線路、多層地下換乘站、快速公路、大型立體停車場、汙水處理設施、拆除舊樓建造新的大廈等。這些工程往往都會受到各種限製,諸如需要在已有的橋梁、高壓線。
[詳情]2018年8月17日,德國寶峨與深圳市工勘岩土集團有限公司合作交流會暨華南基礎工程技術中心、工勘學院技術交流中心、寶峨駐工勘服務維修點揭牌儀式在工勘大廈3樓會議廳舉行。工勘集團控股董事長林強有,董事長雷斌,常務副總經理李紅波,副總經理馬君偉、洪明堅、左人宇、付文光等中高層領導,德國寶峨機械設備有限公。
[詳情]牡佳客運專線是黑龍江省建設中的一條連接牡丹江至佳木斯的鐵路,是國家“十二五”規劃的鐵路工程之一,線路起自牡丹江市,途徑林口縣、雞西市、七台河市、樺南縣、雙鴨山市,終至佳木斯市,全長375公裏,設計時速250公裏,預留350公裏/小時的運輸能力,建成後將大大縮短黑龍江東部城市之。
[詳情]【中國路麵機械網 原創報道】“獨行快,眾行遠。”唯有休戚與共的合作共贏、共同發展才是世界潮流浩浩蕩蕩的行業正途。在企業兩百多年發展的曆史長河中,德國寶峨以其獨特的品牌魅力和技術創新實力,吸引了眾多忠實的客戶向其聚攏,與其共同砥礪前行,深圳市專業基礎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圳專。
[詳情]2017年3月13日加拿大多倫多市艾靈頓跨區輕鐵係統的兩台盾構機順利貫通,標誌著該項目在建設上又往前推進了一大步。艾靈頓跨區輕鐵係統是多倫多市曆史上最大交通擴建項目,基礎項目包括建設一條全長19公裏的軌道線路,其中10公裏線路采用地下隧道的方式。相對於目前的通行方式,艾靈頓跨區輕鐵項目將提升約60%。
[詳情]7月18日下午,德國寶峨基礎工程設備技術交流會在南寧萬達文華酒店舉行。寶峨中國區銷售總經理李明德先生在歡迎詞中提到:南寧基礎行業近年來發展迅速,我們希望在交流會這個平台上,跟各位來賓分享寶峨的產品優勢和先進的工藝工法,助力南寧當地基礎發展,與各位新老用戶一起攜手共同成長,共創佳績。 。
[詳情]“仁新高速”是“武深高速公路”韶關段的簡稱,是韶關地區繼樂廣高速、京港澳高速粵境北段後又一條南北走向的交通大動脈,是廣東通往湖南方向的又一條大通道,起於韶關市仁化縣城口鎮大麻溪(粵湘交界處),與湖南嶽陽至汝城高速公路相接,往南經始興縣、翁源縣、連平縣、。
[詳情]鄭州軌道交通建設正在加快建設中,隨著鄭州軌道交通運營裏程的不斷增加,軌道交通覆蓋的範圍越來越廣,越來越多的人享受著軌交帶來的便捷福利。在提升城市服務能級的同時,也能發揮鄭州對中原城市群的輻射帶動作用,意義十分重大。 鄭州地鐵3號線一期工程自開工起就備受關注,這是鄭州中心城區一條由西。
[詳情]在建的廣州地鐵18號線定位為南北快線,起始於南沙萬頃沙樞紐,終止於天河廣州東站。線路全長62.7千米,均為地下線,設站9座,其中換乘站8座,平均站間距7.6千米,最大站間距25.9千米,為橫瀝至番禺廣場站區間;最小站間距2.3千米,為石榴崗至琶洲西區站。2號中間風井是橫瀝站-番禺廣場區間的第四座明挖。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