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到那張照片了,是吧?”電話那頭,三一集團董事、三一巴西有限公司董事長袁金華言語間掩飾不住自豪,他常年待在巴西工作。
那張新聞照片的主角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巴西女總統羅塞夫以及三一集團董事長梁穩根等。在中巴兩位最高領導人的見證下,笑容滿麵的梁穩根簽署了一項在巴西聖保羅Jacarei市投資建設新工廠的備忘錄 。根據這一備忘錄,三一集團在巴西的投資總額將會達到3億美元。
袁金華告訴記者,巴西是三一國際化的第一步。在有製造基地的三一海外業務板塊中,三一巴西分公司是第一個盈利的,三一巴西也是唯一一個由集團董事(袁金華)親自在一線“督戰”的海外分公司。
待在巴西的4年間,袁金華對這個國家的了解越來越深入,“巴西和中國在政治上有默契,在經濟上互補性很強,經濟發展的潛力巨大。”三一巴西分公司亦獲益頗豐。
同時,袁金華也發現,足球王國巴西,無論是政治製度、經濟發展、人文風情,都與中國完全不同,“我們現在還在不斷摸索、學習”。而三一在巴西市場的發展,也並非完全順風順水。
首腦的見證
7月17日,巴西的首都巴西利亞是個陽光燦爛的好日子。一天前,習近平來到這裏開始為期三天的國事訪問。就在這個時候,三一集團董事長梁穩根也專程飛到了巴西利亞。
當天,在巴西總統府內,藍色領帶、白襯衫,外著深色西服的習近平,與穿著紅色套裝的巴西女總統羅塞夫,坐在桌子同一側,滿麵笑容、興致勃勃地見證了一場簽約儀式。簽約儀式的一方是梁穩根,另一方則是負責吸引企業投資的聖保羅政府機構———聖保羅投資局。
簽約現場的黃色牆壁上,分別用葡萄牙文和中文寫著“歡迎習近平對巴西進行國事訪問”。作為東道主的羅塞夫,也在發言中特別提到,巴方支持三一重工在巴西的投資項目,並稱這一項目是兩國工業合作的典範。
其實,早在這場簽約儀式之前,三一方麵和聖保羅州已經進行了數輪的談判,敲定了相關細節。
根據這份協議,三一預計將繼續投資1億美元用於工廠建設,生產工程機械產品。加上已經在聖保羅州下屬的Jacarei地區實現的投資,三一在巴西的投資總額將達到3億美元。
在位於巴西聖保羅州的Jacarei市,三一已經購買了一塊麵積達56萬平方米的土地。按照計劃,三一將在這塊土地上,新建新工廠,第一期工廠的麵積高達5萬平方米,預計到2016年初可以投產使用,到 2020年建築麵積將達到25萬平方米,相當於35個國際標準的足球場。
其實,早在2007年,三一就進入了巴西市場,那一年,三一巴西分公司在聖保羅州注冊成立,這個分公司最初是以工程機械進出口銷售為主營業務。
在巴西拿到2014年世界杯和2016年奧運會主辦權之後,三一高層就決定,要在巴西建立三一海外最大的研發和製造基地。
2010年2月,三一集團總裁向文波與副州長阿爾貝托·高德曼經簽署了一份備忘錄,計劃投入2億美元在巴西建廠。這是三一投資巴西第二階段的開始。與頭幾年隻有貿易業務不同,到了這一階段,三一開始在巴西本地組裝產品。
2010年,三一在巴西的銷售額為2億元人民幣,但通過建設組裝生產線,加大市場投入,2011年,銷售額提升到了7.1億元,2012年則為10.5億元。袁金華預計,等到2016年初新的工廠投產之後,三一巴西大型工程機械產品的年生產能力,可能將達到3000台左右,銷售額將會提升到20億元。
而其中的拳頭產品則是起重機和挖掘機。尤為值得一提的是起重機產品,從2011年下半年開始,三一的產品市場占有率攀升至市場第一,至今已連續保持了三年;2013年三一起重機在巴西起重機市場的占有率達到37%。
談起這些數據,袁金華相當自豪。與中國不同,作為資源型國家的巴西,巴西本國的製造業相對弱勢,因此,整個工程機械行業,都是外資品牌的天下。從1955年開始,美國、日本、德國的工程機械企業都陸續開始在此投資建廠,而剛來巴西7年的三一絕對是個後來者。
但是,“與美國德國的企業相比,我們的產品性價比高得多。比如說起重機吧,在整個中端市場,我們的產品特別受歡迎。”袁金華說,而高端起重機的市場容量有限。
緊跟三一之後,工程機械領域的其他中國同行也開始進入了巴西。今年6月,徐工集團首個海外全資生產基地——徐工巴西製造基地竣工投產。
“起重機市場,簡直就是中國品牌的天下。”三一巴西分公司一位員工告訴記者。
目前在巴西銷售的起重機產品,85%是由中國品牌提供。中國已經成為巴西最大的工程機械進口國,約占其進口總份額的24%。
慢增速,大潛力
見證了三一簽約儀式之後的第二天,習近平又接見了在巴西投資的中國企業負責人,並且和企業家們合影留念。
身在巴西四五年,從聖保羅的大街小巷裏穿行過,管理著數百名三一的巴西員工們,更是和巴西的政界和商界人士打過一次次交道,袁金華對巴西的了解可能僅次於中國。
巴西的國土總麵積居世界第五位,總人口2.01億,是西半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也是世界第七大經濟體,與中國同為金磚五國。巴西有著豐富礦產資源和自然環境。
但是,與中國相比,巴西的發展速度相對落後,2013年的GDP增速僅有2.3%。而2012年的GDP增速甚至隻有0.9%。袁金華感歎,“剛開始到巴西很不習慣,中國高速發展,而巴西同為發展中國家,怎麽這麽慢啊。”
阻礙巴西經濟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就是基礎設施建設不到位。整個巴西甚至沒有建成全國性的鐵路網絡,幾乎沒有一條總長超過500公裏的客運鐵路,大部分鐵路都是零散的短途城際鐵路。成本低廉的鐵路運輸,隻占全國貨運噸公裏總量的20.7%。一份2008年的調研顯示,承擔巴西運力60%以上的是公路網,而目前路麵不好或極壞的公路占了80%左右。由於基礎設施落後,巴西的平均運輸成本是美國的5倍左右,極大製約了經濟的發展。
三一巴西公司的財務總監是巴西人,他上學時的課本中就寫到巴西要建鐵路,但是幾十年過去了,巴西還是沒能建成一條像樣的鐵路,這名財務總監說,他很羨慕中國能夠“集中力量幹大事”。
目前巴西投資占GDP的比重僅占18%,遠遠低於中國接近50%的投資比例。原因在於,巴西和中國國情差異巨大,巴西經濟社會製度接近西方國家,政府手中也並沒有足夠的資金用於基礎建設。
但巴西政府已經意識到這一點。在巴西總統選舉中,任何一方都將加大基建投資作為拉攏選民的重要砝碼。現任巴西政府從2013年開始,計劃到2016年共投資3.8萬億雷亞爾(約合1.9萬億美元),建設和修整電力設備、通訊、公路、鐵路、機場、港口等等。
根據世界銀行的預測,要保持經濟持續增長,巴西必須將基礎設施建設占GDP的比例從現在的每年2.4%增加到5%至7%。這就意味著每年新增基礎設施投資將達到200億至360億美元。
袁金華認為,這正是三一的機會所在,他相信,隨著巴西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的持續增加,工程機械產業將取得巨大的增長。
體育賽事也成為基礎設施建設的推動力。7月結束的巴西世界杯,共有12個球場,分布在不同的城市,而超過一半的場館由三一參與建設與翻修。在這之後,三一的知名度再度提升,到了7月份,產品的銷售額上升了40%以上。
習近平訪問拉美期間,中國、巴西、秘魯三國首腦人會晤並達成一致,討論建設一條連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兩洋鐵路。巴西經濟發展水平與中國接近,更容易接受中國的產品。 “巴西本國的工程機械製造業不發達,又有強大的需求,而我們的產品比歐美國家性價比高得多,有競爭力。”袁金華說。三一收購了德國企業大象之後,技術實力和產品工藝也提高了。
根據巴西國內著名的工程機械行業機構Sobratema的統計和分析,目前巴西工程機械市場各類產品銷售額在全球占比為3.5%,在拉美地區占比則高達40%,未來這一比重還將持續增加。
本地化的生存之道
從2010年至今,三一在巴西的本地化程度不斷深入,“必須成為本地企業,”袁金華說:“才能更有競爭力”。
為了促進就業和加快經濟發展,巴西出台了扶持本地化企業的政策。所謂的本地化,有嚴格的標準。以工程機械產品為例,本地化產品指的是成品中,60%以上的價值和重量都由本地采購、本地生產。
給本地化產品的優惠政策體現在各種金融服務之中。巴西是個信用社會,金融業非常發達,“哪怕買雙鞋,也可以分期付款。”袁金華說,價格高昂的工程機械產品尤其如此。而如果企業或者個人購買符合本地化標準的產品,那麽他們就能享受低至5%的分期付款年利息。否則,他們付給普通商業銀行的利息成本可能高達15%-20%。
現在,三一巴西的工廠是組裝工廠,產品的零部件很多來自中國,沒有達到60%的本地化要求,“我們的產品本來很有價格優勢,但是由於不符合這個政策,優勢就降低了。”袁金華有點遺憾。
但是,到底要不要本地化,還要考量其他因素,比如人力成本。目前,巴西的執政黨是工人黨,該黨的最大支持群體是巴西的工人們,工人黨出台了很多勞動法案,保護工人的權利。
在巴西的工廠裏,工人們的工資隻能提高不能降低,而且每年的漲幅要高於通貨膨脹,最近幾年,三一巴西分公司的員工們薪水的年漲幅都接近10%。整體測算下來,在三一巴西公司的生產車間,普通一線工人平均工資相當於人民幣12000到13000元左右,而在中國的工廠裏,工人的工資大概為3000元左右。而且,巴西工人們的假期很多,每年休假多達一百多天,還有一個月的法定假期,“幹11個月活,要拿13個半月的工資。”如果把很多零部件的生產本地化,意味著三一付出的人力成本大大增加。
但是,本土化生產,其成本究竟是否比從中國直接進口更便宜,還需要精確計算。
此外,與中國不同的是,巴西的現行稅製複雜,稅率繁雜並且經常變動,而且各個州的稅收政策也不一樣,“要多聘用財務人員,一旦弄錯了,懲罰措施非常嚴厲。”三一巴西分公司員工告訴記者。
比如,一台起重機從聖保羅運送到其他城市參展,如果其他參展的企業想購買,三一也不能就地交付產品,“因為這個產品是展示機,所以不能用於銷售。”必須把產品運回聖保羅,然後按照銷售產品的流程繳稅,再運送到目的地。
“不太理解這樣的政策,人為增加了運輸、人力和時間成本。”袁金華說,“但是我們既然進入了巴西,就要遵守這樣的法律”。
本地化還表現在軟性的企業文化層麵。比如,巴西人家庭觀念非常重,不愛加班。
在中國的企業裏,上下級大多是管理與被管理的關係,但是巴西並非如此。曾經有個來自中國某企業的管理人員,因為飯菜口味問題,批評了食堂工人兩句,但是立刻被後者告上法庭,最後隻好賠錢了事。
“巴西工人們喜歡聽好話,必須經常鼓勵他們。”中國企業通行的那一套獎懲措施在巴西無法落實——因為對員工罰款屬於違法。而且,必須給他們安排合理的工作量,“不能隨意增加工作量,或者更改工作內容,否則他們就抗議。”三一巴西分公司員工告訴記者。
如今,三一正努力變成更加本地化的企業。現在,在三一巴西分公司,巴西當地工人的占比超過了75%。“肯定是我們適應他們,因為他們人比較多嘛!”上述三一巴西分公司員工說,“否則就成不了事。”
不過,最近幾年,雙方越來越互相理解了。在三一巴西的當地員工中,大概有30%的人員曾經來過中國,有的陪同客戶,有的是到集團開會等。當他們來到中國之後,也開始逐漸理解並接受三一的企業文化,比如“嫉慢如仇”“創建一流企業”等。現在隻要付給足夠有吸引力的加班工資,合理安排調休,一線的工人們也願意接受少量的加班,但是“如果加班太多是不行的,就必須再招點新工人了。”
袁金華並不願意多談困難,他更願意展望前景。按照梁穩根簽訂的備忘錄,未來三一將把部分需求量較大產品放在巴西本土生產,包括起重機、挖掘機和港口設備。2016年,巴西市場需要的、各個型號的挖掘機都將實現本地化生產——這些產品將滿足巴西政府規定的本地化標準。
“那時候,我們將真正成為一家本地化的企業。”袁金華說。三一希望在巴西積累國際化的經驗,使三一巴西成為輻射整個南美洲乃至北美和非洲的基地。(本文來自中國新聞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