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工勞模廖國鋒:讓“智造舞台”更寬廣

導讀:柳工,9月9日下午,在柳工裝載機事業部大型機廠結構車間裏,自治區勞模廖國鋒正帶領兩名90後徒弟擺弄著一個大家夥:當天兩名小夥子要學習焊接機器...

9月9日下午,在柳工裝載機事業部大型機廠結構車間裏,自治區勞模廖國鋒正帶領兩名“90後”徒弟擺弄著一個“大家夥”:當天兩名小夥子要學習焊接機器人的操作,指揮機械臂在零部件上找焊點。在這裏,有一個專門開辟的“廖國鋒(勞模)創新工作室”,工作室隻有幾十平方米,但它搭建起來的“智造舞台”卻很寬廣。

工作室是今年8月才掛牌的,也是柳工第二個以工人名字命名的工作室,這裏既有車間主任、技術顧問、公司總裁助理,也有從一線工人中走出來的技術大師。廖國鋒是一位從一線走出來的工人技術專家,他1993年從技校畢業後進入柳工,在電焊工崗位上幹了十多年。

雖然一線生產經驗豐富,但多年來有一個問題始終困擾著廖國鋒,“設計和生產容易不對‘口’!”廖國鋒說,過去負責設計的技術人員因缺乏生產經驗,設計的機件達不到要求,工人用不了,而一線工人雖有經驗,但卻不懂設計,提出的建議也沒法被技術人員很好利用。

“藍領和白領融合”成了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在工作室裏,培訓大學生、技術人員學習基本電焊技術及現場生產實踐是一項重要內容。助理工程師麥鮮杏是廖國鋒的一名大學生徒弟,這名畢業於西南交通大學的小夥子,常跟廖國鋒到車間裏“走現場”,很快便從中受益。小麥舉例說,車架上一塊需要兩端焊接的鋼板,焊接後可能收縮2毫米,這區區2毫米,卻是一個很大的工藝誤差。他通過“走現場”了解情況後,將鋼板的工藝尺寸放寬2-3個長度,焊接後的尺寸正好符合標準

工作室對一線工人的培訓亦是朝著“藍加白”的方向。廖國鋒說,近年來焊接機器人的使用越來越普及,傳統焊工的一些基礎活,機器人都能做,而且做得更快更好,這要求電焊工在技術上要有所突破,“比如為機器人編程,如果有一線工裝設計和焊接工藝編製等實踐積累,編程就變得更直觀、更容易了。” 

到目前為止,廖國鋒培訓過的學徒已超過500人,工作室成立後,這個數字還在繼續擴大。而廖國鋒個人,今年為企業進行的生產即時改善,創造效益已超過10萬元。

據了解,截至2013年9月,像“廖國鋒(勞模)創新工作室”這樣的先進模範(職工)創新工作室,柳州市共有35個,共培訓了技工近5000人次;取得近40項創新成果;創造(節約)效益達5000多萬元。
 

標簽: 柳工
本文鏈接地址://big5.lmjx.net/news/2013/201309/2013091609354991.shtml
新聞投稿: news@lmjx.net
關注中國路麵機械網微信公眾平台
了解工程機械每日動態
微信公眾賬號:lmjxwx
更多

看更多話題>>《每周話題》欄目 —— 最新鮮的話題 做專業的評論,每周三推出

2017年工程機械行業熱點新聞事件
第143期:2017年工程機械行業熱點新聞事件

“日月如梭,文籍如海,探討不及,朱黃敢怠。”——宋·高登《東溪集·朱黃雙硯》。 2017年即將匆匆走過,工程機械行業發生的哪些新聞事件值得我們一起關注呢?讓我們一起梳理下。閱讀更多>>

聚焦2017長沙配博會精彩看點
第142期:聚焦2017長沙配博會精彩看點

2017年12月第一周,有關2017長沙配博會的各種消息鋪天蓋地,成為了工程機械行業本周最有熱度的話題。中國路麵機械網記者親赴現場報道了展會盛況。 據本網前方記者報道,展會吸引了包括卡特彼勒、三一、中聯重科、山河智能、山推、星邦重工等主機企業及300多家國內外配套件企業盛裝亮相,更有100餘家國際采購商現場采購。閱讀更多>>

2018中國挖掘機市場“徐州論劍”
第141期:2018中國挖掘機市場“徐州論劍”

2017年11月17-19日,2017年度中國挖掘機械行業第二十一屆年會在江蘇徐州隆重召開。中國挖掘機械行業製造商、代理商、配套廠商等企業高層領導相聚彭城,直麵發展難題,共同探求中國挖掘機械產業健康發展之路。閱讀更多>>

更多
複製鏈接 加入收藏
圖片資訊
華通動力:水泥攤鋪機內蒙古大顯身手 華通動力:水泥攤鋪機內蒙古大顯身手
中聯重科:步步為營 開啟新篇章 中聯重科:步步為營 開啟新篇章
關愛卡車司機 陝汽重卡在行動 關愛卡車司機 陝汽重卡在行動
合福鐵路銅陵長江大橋邊跨鋼梁高精度合龍 合福鐵路銅陵長江大橋邊跨鋼梁高精度合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