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半年報甫一出爐,就備受各方關注。數據顯示,我國上半年GDP增速同比增長7.6%,經濟運行總體平穩,主要指標保持在合理區間之內。7月16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主持召開經濟形勢座談會時指出,當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內,要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以調結構為著力點,釋放改革紅利,更好發揮市場配置資源和自我調節的作用,增強經濟發展活力和後勁。
總理這番話彰顯了中央政府堅持走“調結構”之路的決心。我國經濟已步入新的發展階段,必須更加注重轉型升級。那麽,“調結構”應如何破題?又該調向何方?
調結構是一篇大文章,而非單純地壓縮過剩產能。從政府近期連續的動作中,我們看到,經濟結構調整可以從擴大內需、穩定和拓展外需、區域結構調整和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四大方麵入手。
擴內需既是我國經濟結構調整的主攻方向,也是穩增長的根本之策。泱泱大國,依賴外需既難以拉動經濟持續健康增長,也無法實現經濟轉型升級的目標。
7月以來,國務院相繼出台一係列擴內需舉措。與以往不同的是,這些舉措既著眼於當前,又謀劃長遠,旨在通過“擴內需”來實現“調結構”和“穩增長”。
7月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加大對棚戶區改造、節能環保、公共服務業、城市基礎設施和促進消費等方麵的投入;7月5日,國辦發布《金融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指導意見》,其中強調進一步發展消費金融促進消費升級;7月1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促進信息消費,拉動國內有效需求,推動經濟轉型升級。
各國經驗早已證明,把資金投入薄弱的基礎設施方麵不僅不會形成過剩產能,而且有利於結構調整。例如鐵路建設方麵,據測算,到“十二五”末期,我國鐵路營運裏程仍僅有美國目前營運裏程的一半。通過鐵路建設能帶動相關站點建設、輔助公路建設,從很大程度上拉動內需。政府隻需把握好資金投向、並通過改革創新使投資主體和投資機製多元化,就能避免走以往“鐵公基”的老路。
培育新的消費熱點是擴內需的重要抓手之一。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名義增長12.7%,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7個百分點。增速平穩,但後勁略顯不足。在此背景下,中央出台政策促進光伏產業發展、鼓勵信息消費、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等,這些措施不僅有利於結構調整,也有利於穩定經濟增長。
擴內需最大的潛力在於城鎮化。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來的實踐告訴我們,沒有工業化和城鎮化,就沒有今天的發展局麵,今後沒有進一步的工業化和城鎮化,也不可能實現中國的現代化。
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表示,據統計,我國去年城鎮化率為52.6%,與發達國家城鎮化率70%以上相比,約有20%的增長空間。他透露,2001年到2011年10年期間,經測算城鎮化每提高一個百分點,就會拉動投資增長3.7個百分點,拉動消費增長1.8個百分點。
因此,研究出台促進城鎮化健康發展的政策,積極穩妥地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並積極探索完善相關體製機製,把新型城鎮化作為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的重要抓手,就能發揮其促進投資和消費增長的重要作用。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認為,通過改革,特別是戶籍製度的改革,使符合條件的農民工盡快成為城鎮戶籍居民,既有利於加大勞動力供給水平、又能夠擴大市場需求能力,這就是改革帶來的紅利。
馬建堂說,根據統計局的調查,2012年,我國農村居民一年人均開支大約6000元左右,縣城居民一年人均開支為1.2萬元左右,如果轉移到地級城市和地級以上城市,一年消費開支人均1.8萬元左右。即每上升一個行政級別,人均消費等級就增加6000元。“所以把人口從農村吸引到城鎮落戶,所帶來的投資和消費需求是巨大的。”
當然,經濟發展的根本目的是要不斷提高所有民眾的生活水平。多年來,我國卻麵臨著區域發展不平衡的難題。目前東部地區人均GDP已經超過9000美元,而西部地區才4000多美元。因此,推進區域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統一市場體係建設,實現優勢互補、良性互動的區域發展格局,不僅能加快西部經濟發展,同時還能助力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取得一舉多得的效果。
服務業是最大的就業容器。財政部部長樓繼偉指出,今年上半年,中國新增城鎮就業732萬人,比去年同期增加38萬人,正是得益於服務業就業增長較快。
目前,我國服務業與同等發展國家水平差距明顯,養老、教育、醫療等方麵尤甚。馬建堂表示,既然看病難、上學難問題突出,就允許更多的民營資本參與辦教育、辦醫療,加快第三產業的結構調整。
正如李克強總理所強調的:中國經濟正在轉型發展,不能因經濟指標的一時變化而改變政策取向,影響來之不易的結構調整機遇和成效。在經濟運行的合理區間和宏觀經濟的政策框架內,隻有不斷升級、改革、創新,迸發市場活力,才能實現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