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在國內上映的好萊塢大片《鋼鐵俠3》讓觀眾見識了鋼鐵俠英勇神猛的同時,也認識了我國機械行業的大鱷——中聯重科。作為《鋼鐵俠3》全球唯一重工企業合作夥伴,中聯重科的發展之路和影片中的鋼鐵俠多少有些相似:有著深厚的科研背景,但卻在改革的大潮中一度迷失方向,在經過幾番陣痛之後又獲得新生,並逐漸成長為中國乃至世界工程機械行業的大鱷。
十多年前,市場經濟下的機械綜合型科研機構如何轉型為科研企業?又如何改變在我國機械工業長期依賴進口的局麵?日前,記者采訪了中聯重科董事長詹純新,聽他講述中聯重科的創新曆程。
從研究院到科技企業
說起中聯重科,不得不說的是中聯重科的“母體”——長沙建設機械研究院。
“建機院”成立於1956年,原隸屬建設部,是全國最大的建設機械綜合型科研機構。與中國大多數科研機構一樣,建機院盡管技術力量較為雄厚,但由於科研和生產的脫節,大量科技成果不能及時和有效地轉化,發展一度舉步維艱。
“新技術的產生並不等於新產業的形成,真正決定自主創新價值和產業競爭力的,是科技成果轉化的數量、質量和速度。而目前我國的科技成果真正實現產業化的不足5%,這在科技成果紮堆的高校、科研院所仍然顯得尤為突出。”作為專家,時任建機院副院長的詹純新找準了當時的問題所在。
1992年,詹純新帶領長沙建機院7名員工借款50萬元,創立了中聯公司,開始“科技產業化”的嚐試。第二年,我國第一代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混凝土輸送泵就在中聯誕生,當年創產值400萬元,實現利稅230萬元。此後中聯公司更是一年一個台階。1996年,完成產值1.2億元,實現利稅4200萬元。
公司發展了,對科研的投入也加大了。科技人員走出了僅靠賣圖紙賺小錢的窘境,開始全力投入對高新技術水平課題的研究。很快地,一大批技術先進、適應市場需要的科研成果源源問世。建機院走上了良性循環的發展軌道。
“這就是科技產業化的魅力所在,技術一旦與市場結合、與資本結合,改變的不僅僅是技術本身的命運,也是科技人員的命運、一個企業的命運,甚至是一個國家的命運。”詹純新說。
1996年,中聯高層決策者提出了“科技產業化,產業科技化”的整體思路,“科技產業化”是指把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以產生經濟效益;“產業科技化”則是指用高新技術提升傳統的工業產業,推動行業技術進步,最終達到全行業的科技化、集約化發展,研究院也逐步變成了一個科技型企業。
“不同的企業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對自主創新的路徑會有不同的選擇。中聯重科走過的是一條‘科技產業化、產業科技化、企業國際化’的道路。當回過頭來看這條路時,其所承載的使命,並不僅僅在於把技術轉化成了現實的生產力,做大了一個企業,更重要的是把一個國家級的研究院帶入了市場,引領行業技術進步的作用得以繼續發揮。”詹純新說。
從模仿到創新
日前,全球首創新型環保產品——再生水洗掃車在中聯重科實現量產,並開始大範圍投放市場。這種再生水洗掃車,通過內置汙水再生利用係統,減少用水量,每台車每年比傳統洗掃車可節水1.5萬噸。因其卓越的性能、過硬的質量再生水洗掃車一投放市場便大受歡迎。
事實上,這台再生水洗掃車隻是近年來中聯重科眾多創新產品中的一員。
“關鍵技術是模仿不來、買不來的。”詹純新說,“與其追求‘洋’模‘洋’樣來吸引眼球,不如沉下心來搞好自主創新。”為此,中聯重科設立了總部研究院和事業部研究所,開始係統研究工程機械的基礎原理、源頭機理、共性和特性技術。
2010年3月22日,由中聯重科自主創新、自主研發製造的全球最大水平臂上回轉自升塔式起重機,在武漢與中鐵大橋局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鐵大橋局”)正式簽約。該塔機的開發,標誌著我國工程用超大噸位塔機長期依賴進口的局麵徹底被改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