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個落後產能項目被淘汰幾次,在水泥行業並不算新鮮事。有業內人士曾仔細對比了2010年和2011年的淘汰名單後發現,當中有部分企業名字是重複的。而且在2011年的淘汰名單中,部分事實上是早已停產了的企業,又出現在了淘汰名單上。
“有的地方借等量淘汰新建項目,三個廠都投產了,落後產能卻還在。”雷前治表示。
據了解,目前國家要求的水泥企業淘汰落後產能重點淘汰窯徑3.0米以下水泥機械(行情 專區)化立窯,小型水泥回轉窯,水泥粉磨站直徑3.0米以下的球磨機等產能。
記者從有關渠道獲悉,當前落後產能的範圍並沒有完全確定,除了上述產能外,列入範圍的產能規模或將擴大。
“一刀切”政策或漸行漸近
對於水泥新增產能的控製,業內曾存在兩種聲音,一種是讓市場去調節,另一種是政府加強幹預。
國家發改委、工信部在今年5月份就下發了《關於堅決遏製產能嚴重過剩行業盲目擴張的通知》(發改產業([2013]892號),要求各地對鋼鐵、水泥、平板玻璃、船舶等過剩行業的違規產能進行清理和檢查並在6月底前上報匯總。同時兩部委還在研究《化解產能過剩矛盾總體方案》。
這似乎也讓有些地方政府十分緊張。有業內人士對透露,西南某地區就在該通知下發之後,加速審批了多條線。
記者日前從知情人士處獲悉,上述情況匯總目前已經結束,化解方案或將在近期出台。綜合(行情 專區)多方消息來看,實行“一刀切”,禁止一切新建水泥項目,成為有關方麵重點考慮的內容。
不過,有權威人士透露,在“一刀切”禁止產能新增的信號擴散後,就有不少地方政府的官員跑到發改委“求情”,這也讓政策的出台存有變數。
除了對增量進行嚴控外,本次化解產能方案中,對一直就在進行淘汰的落後產能,業內也期待有更為堅決的措施。
在原建材局局長王燕謀看來,落後產能占有市場空間,不能及時退出是造成總產能過剩的原因之一,“政府監管不完全到位和市場競爭不夠充分,使落後產能淘汰不快和盲目投資不斷產生”。
企業兼並重組進一步加速
為了進一步提高落後產能淘汰的有效性,中國水泥協會最近提出建議希望能夠調整水泥資源孔祥忠認為,隨著水泥行業的技術進步和結構調整,政策的“普惠性”使得更多的落後產能繼續享受政策優惠,加大了淘汰落後水泥產能的難度。由此,中國水泥協會提出建議,對32.5等級水泥摻兌廢渣比例不低於30%廢渣的由全額退稅改為減半退稅;對42.5等級水泥摻兌廢渣比例不低於20%廢渣的享受全額退稅;對52.5等級水泥摻兌廢渣比例不低於10%廢渣的享受全額退稅。
不過,記者從相關人士獲取的信息顯示,本次化解方案中關於稅收方麵不會做太多調整,但下一步對相應稅收政策進行修訂的預期較為明顯。
此外,從各方麵的信息來看,加強水泥行業兼並重組的扶持力度無疑會成為此次化解方案中的一個重要內容。
“落後產能的淘汰、行業結構的優化,離不開企業之間的戰略重組。”雷前治認為。
不過,對於重組企業來說,一邊是重組成本越來越大,一邊是新增產能不斷增加,重組後企業無效益,重組壓力越來越大。有不願具名的企業人士對記者表示,希望政府能夠協調各金融機構給予企業重組資金政策上支持,降低重組成本。
中國水泥協會本月剛發布了《加快推進水泥行業兼並重組實施方案》提出,至“十二五”末,水泥熟料生產企業數量控製在1000家之內,年產規模60萬噸及以上大型水泥粉磨站控製在2000家以內。到2020年國內前十家企業(集團)的水泥產品市場集中度應達到60%以上。該方案中就對稅收優惠政策、加大財政資金支持、相關政策支持等提出了建議。
相關人士告訴記者,兩部委的化解方案中,關於兼並重組的內容,基本將以水泥協會這個方案為基礎進行。
值得注意的是,國務院辦公廳日前發布的《關於金融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也明確表示,對實施產能整合的企業,要通過探索發行優先股、定向開展並購貸款、適當延長貸款期限等方式,支持企業兼並重組。
“通過兼並重組,未來水泥企業家數將有明顯減少,區域會出現更多的寡頭企業。”數字水泥網CEO陳柏林認為,這些企業更多向資金雄厚,經營管理水平一流的大企業靠攏,更有利於穩定區域盈利水平,保持行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