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4小時到區縣,8小時到達周邊各省會城市。
火車4小時到達周邊各省,8小時出海。
飛機2小時通達國內所有省會城市,可直飛港澳台、東北亞、東南亞、西亞,9小時直達北歐。
地處中國地理中心的重慶,正在改變蜀道難的傳統印象,鐵路、公路、航空、水運、軌道交通建設五路齊發,加速打造長江上遊交通樞紐。
黔江區是重慶東南部的一個少數民族聚居區,這裏地處武陵山腹地,渝、鄂、湘、黔四省市的結合部,長期以來,因為交通不便經濟十分落後。“沒有高速公路以前,我們到重慶需要坐車先到鄰近的彭水縣,再從彭水坐船,前後要3天才能到重慶,通了鐵路以後,也要10多個小時,現在通過高速公路,隻需4個小時就能到重慶了。”重慶黔江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一位幹部告訴記者。改變黔江的不僅是高速公路,還有民航。2010年建成的黔江機場實現了武陵山區民航業“零”的突破,現在已開通黔江到重慶、上海、昆明、北京、廣州的航線,整個渝東南地區無需再借道重慶,黔江的山貨可以方便的運出去,五方的客人也可以方便的來黔江欣賞武陵山的幽穀風光了。
黔江的交通建設成就可以說是重慶近年來交通建設跨越式發展的一個縮影。
2011年7月,重慶市政府通過了《重慶市“十二五”基礎設施及物流保障規劃》,提出“十二五”期間將重慶建設成為長江上遊地區綜合交通樞紐,首先要重點打通重慶對外的通道。根據這個目標,重慶按“米”字型布局了8條對外綜合運輸大通道,基本實現了重慶360度全方位對外溝通。所謂綜合通道,即包括鐵路、公路、航空、水運和軌道等多種交通方式。
鐵路是現代運輸業的龍頭。據重慶市發改委介紹,目前重慶有渝利鐵路、蘭渝鐵路、成渝客運專線等6條鐵路及興隆場貨運編組站、重慶北站、沙坪壩站三個樞紐工程同時在建,境內建設裏程達到980公裏、投資規模1380億元。到2015年,全市鐵路運營裏程將達到1970公裏,路網密度達到240公裏/萬平方公裏,鐵路客運能力超過600對/日,貨運列車解編能力達到20000輛/日,形成西部重要的鐵路樞紐。
航空方麵,重慶江北機場是西部首個雙跑道運營的機場。2012年,江北機場旅客吞吐量達到2205萬人次,排名西部第4位、全國第9位,躋身世界百強。目前,正在建設江北機場第三跑道及東航站區工程,建成後,年旅客吞吐能力達到4500萬人次,貨郵吞吐能力達到110萬噸,可以滿足世界上最大飛機A380的起降、飛行區等級達到世界先進的4F級水平。
地處三峽庫區的萬州、武陵山區的黔江已興建了支線機場,實現了民航運輸零的突破。未來還將在重慶東北冀和東南部再建設兩個支線機場,實現“一大四小”的機場格局。
公路方麵,重慶率先在西部地區完成國家高速公路網建設,目前“二環八射”1900公裏骨架公路網已經形成,路網密度2.4公裏/百平方公裏,居西部地區首位;全市所有區縣之間、省際之間全部實現高等級公路連通,並率先中西部地區全麵取消二級公路收費;農村公路鄉鎮通暢率和行政村通達率在“十一五”末已實現100%,村通暢率達到75%。截至2012年底,重慶境內公路總裏程為11.9萬公裏,四級以上公路占比達77%。
到2015年,重慶市高速公路通車裏程再新增1000公裏,達到3000公裏左右,除最邊遠的城口縣外,其餘各區縣均有高速公路,將基本建成“三環十射”高速公路網絡。
濤濤江水,百舸爭流。重慶擁有長江、嘉陵江、烏江三江水運資源,通過對主幹道和支流的綜合整治,已形成“一幹兩支”內河航運體係。一批規模化、專業化、集約化港口星羅棋布,重慶寸灘港、果園港一期、東港一期已建成,年貨物通過能力達1.4億噸,其中集裝箱通過能力244萬標箱,成為長江上遊惟一擁有水運一類口岸、保稅港區和5000噸級深水航道碼頭的地區,重慶已建起國內第一個內河航運交易所,未來還要構建鐵水聯運、港口物流一體化,長江上遊航運中心已顯雛形。
說到城市軌道交通,重慶屬於後起之秀。2006年重慶第一條輕軌投入運營,至2012年底,重慶城市軌道運營總裏程達到143公裏,位居北京、上海、廣州、深圳之後。今年重慶軌道運營總裏程將達到170公裏,到2015年累計運營裏程達到208公裏。
自1997年來,重慶鐵路運營裏程增長了兩倍,高速公路通車裏程增長了15倍,民航吞吐能力增長了12倍,港口通過能力增長了近2倍,軌道交通更是從無到有,從零猛增到全國第五。
到2015年,重慶將建成江北機場立體換乘航空樞紐,9大公路客運換乘中心,4個鐵路客運立體換乘站,全麵實現航空、鐵路、公路客流與市內交通的零換乘。
貨運方麵,重慶將以1個西部最大的貨運編組站、9個鐵路貨運站、3個國家級物流基地、4座港口搭建起鐵路、公路、水路、航空多式聯運物流樞紐。
2020年,重慶將全麵實現鐵路“4小時周邊、8小時出海”、高速公路“4小時重慶、8小時周邊”的通達目標,聯通三大洋,為重慶建設內陸開放高地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