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經信委、煤炭廳等7部門日前聯合發文,推進山西煤炭企業和煤機企業的強強聯合,引導該省煤炭企業在同質同價的條件下,優先采購省內產品,兩年內將山西煤機產品在該省的市場份額提升至60%。山西將每年500億元以上的煤機需求優勢,轉化為煤機製造的產業優勢,全力打造煤機製造大省。
“山西煤機裝備製造在全國煤機市場處在第一軍團位置,但並不靠前。”劉混舉告訴記者,像太重煤機生產的大功率采煤機,國內市場占有率在30%左右;平陽重工生產的液壓支架,全國市場占有率不到10%。相對而言,省外的鄭州煤機生產的液壓支架,則占到全國市場的40%。
與規模和產值較大的國企相比,山西民營煤機裝備製造企業又是另一番光景。這些企業數量非常多,但規模以上(產值500萬元以上)企業卻非常少,尤其是產值上億元的企業,就更是少之又少了。因此,低端產品的競爭非常激烈,特別是在當前的經濟環境下,大部分企業都出現了經營“寒冬期”。
除此之外,困擾山西省煤機生產企業的還有一個大問題——配套設備的采購。太重煤機副總工程師李秀春告訴記者,盡管太重煤機在國內同行業中處於領先地位,但像軸承和液壓原件之類的許多配套設備大多從省外購買,還有好多配件甚至需要從國外進口。“每次打包、拆包、轉運都非常麻煩,但也隻能如此。”李秀春說。
劉混舉對此表達了相同的觀點:“比如生產刮板輸送機,大功率1米以上的刮板都是進口鋼板,國內和省內並非不能生產,而是生產的產品耐磨性差,容易壞。”
看來,山西煤機裝備製造企業在一些配套設備上與省外企業還有較大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