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對普茨邁斯特公司創始人卡爾?施萊西特的歡迎晚宴上,梁穩根曾幾乎使用了漢語中最華麗的詞匯:“作為混凝土機械製造業曆史上最偉大的公司,大象的技術和產品,在人類文明進步的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它既是我們希望超越的目標,也是我們長期學習的榜樣。”然而收購“偶像”,也成為追趕時代暫告段落的標誌。
告別高增長時代 幾度沉浮再上征途
就在盛宴之中,很多“聽風者”品出了不同滋味,他們擔憂周期性風險一旦來襲,自己很可能不堪一擊,而沿著原來的路線繼續奔跑,則可能跌入斷崖,成本上漲、訂單減少、融資風險讓他們開始思考轉型。
“中速增長時代”生存法則,最重要的變化是決策思維的變化,從過去的抓機會、重規模,到選機會、重細節。這將是一個自我否定的過程,經濟高速發展時,機會無處不在,但需要規模才能捕捉,製造企業延續了以發展作為主題的增長模式,大和強是關鍵詞,如今則需要更注重投資機會的選擇與細節把握。
高增長時代,中國製造企業多習慣走實用路線,就是通過低成本抓住機會快速擴張,先把市場占領,擁有規模優勢。以沙鋼為例,它之所以能快速崛起,秘訣之一就是在宏觀調控時數次逆流而上,擴張產能,兼並收購。
當然,多元化並不是唯一出路。我們的重點應放在企業運營的精細化方麵,美國企業自身發展邏輯比較強大,主要不是依靠經濟發展周期來調整自身,但中國企業受政府影響比較大,往往要通過經濟周期來實現自身轉型。
“中速增長時代”的第二條路徑是加速推進國際化。2012年,工程機械行業掀起出海潮,工程與起重機械進出口貿易2004年之前都是逆差,2010年以來,國內工程機械市場陷入低迷期後,海外的技術與市場就顯得更加珍貴。“國際化確實能夠給我們拓展事業,增強企業抵禦風險的能力。”三一集團總裁唐修國說,如果把客戶和市場集中在一個局部,就有可能帶來一些問題。據悉,除了收購大象外,它還在歐洲尋找其它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