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盛重工一直想打造成一家抗周期的企業,但現在還是陷入了周期性難題。
放棄收購全柴集團是不得已而為之,一是因為全柴股份的要約收購價與當前股價發生嚴重背離,二是熔盛重工資金鏈緊張。這一失敗的並購還意味著,熔盛重工的動力板塊發展嚴重受挫,無法與工程機械板塊形成協同效應,至少這一初衷未能實現。
去年,熔盛重工執行總裁陳強曾向本報表示,5年後造船板塊在業務構成中所占比例要降到50%左右,同理,海洋工程、動力工程、機械工程要達到50%,希望將熔盛重工打造成為一家綜合性、大型化企業。
必須承認,陳強此舉頗為高瞻遠矚,在造船業摸爬滾打30多年的陳強深知周期性對這個行業的衝擊。因此,在受邀於張誌熔聯手打造熔盛重工時,“抗周期性”在業務構成中已經不容回避。在造船業務的基礎上,熔盛重工很快延伸出了海洋工程、動力工程、工程機械這三大板塊,希望這些板塊能夠和造船業務形成一定的“對衝”。
按照陳強的解釋,“對衝”分為兩個方麵:一是周期性,比如造船業務處於下滑時,其他板塊可能存在增長;二是匯率上的對衝,造船、海工是外向型產業,多以美元結算,而發動機和工程機械則瞄準國內市場,以人民幣結算,無論人民幣是升還是貶,都會有板塊收益。
去年收購全柴動力時,熔盛重工的初衷也是借機強化動力工程板塊,全柴動力的中高速柴油機可以和工程機械配套,內部結算以降低成本,對外銷售則可增加收益。再加上已有的船舶發動機業務,熔盛重工具備了低、中、高速發動機生產能力,動力工程產業鏈布局更加完善。
計劃很美好,但現實很殘酷。熔盛重工收購全柴動力的計劃落空,另外三大板塊也未能如願成長起來。
檢視不久前發布的中報不難發現,目前熔盛重工的業務構成,造船所占比例仍高達95.3%,海工的貢獻為零(其間僅有意向訂單,但無交付產品),動力工程和工程機械占了4.7%。
這說明,熔盛重工仍是一家地地道道的造船企業,距離綜合性企業的道路還很漫長,在國際航運市場低迷的背景下,造船業首當其衝,由此也不難理解熔盛重工目前的困境。
熔盛重工的快速崛起堪稱奇跡,其秘訣在於順勢而為。2000年以來,國際造船業正加速從日本、韓國向中國轉移,這一趨勢被熔盛重工緊緊把握;此外,地方政府的鼎力支持,張誌熔的財力,陳強的經驗和行業資源,以及公司的股權製度設計(比如授予陳強股權,很好地解決了國有企業普遍存在的委托—代理關係),等等,這些因素相互作用,使熔盛重工在短短幾年時間內,進入造船業第一梯隊,並與央企分庭抗禮。
民營企業家有“隻爭朝夕”的急迫心理,但快有快的缺點,慢有慢的好處。在短短5年內,讓海工、動力、機械板塊複製造船的奇跡,有點不切合實際;速度慢一點,夯實基礎,對熔盛重工來說,未嚐不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