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科技創新大會7月6日至7日在北京舉行。黨和國家領導人胡錦濤、吳邦國、溫家寶、賈慶林、李長春、習近平、李克強、賀國強、周永康出席會議。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王曉華作為科技創新企業代表參加大會,與參會代表一同學習貫徹大會精神,探討科技創新話題。
全國科技創新大會是黨中央、國務院在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會上, 胡錦濤總書記、溫家寶總理作了重要講話。會議高頻率地提及企業技術創新,並且強調“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對於我們裝備製造企業正確把握科技發展新形勢、明確科技改革發展新任務,加快推進創新型企業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在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時指出,我國已經構建了比較完整的學科體係,擁有豐富的科技人力資源,科技發展具有良好基礎,完全有條件發揮自身特色和優勢,跟上世界新的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步伐。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麵對新形勢新要求,我國自主創新能力還不夠強,科技體製機製與經濟社會發展和國際競爭的要求還不相適應。到2020年,我們要達到的目標是:基本建成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符合科技發展規律的中國特色國家創新體係,原始創新能力明顯提高,集成創新、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大幅增強,關鍵領域科學研究實現原創性重大突破,戰略性高技術領域技術研發實現跨越式發展,若幹領域創新成果進入世界前列;創新環境更加優化,創新效益大幅提高,創新人才競相湧現,全民科學素質普遍提高,科技支撐引領經濟社會發展能力大幅提升,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
胡錦濤強調,從現在起,到實現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的目標,隻有不到10年的時間,形勢非常緊迫,任務十分艱巨。胡錦濤就深化科技體製改革、加快創新型國家建設提出6點意見。第一,進一步推動發展更多依靠創新驅動,堅持把科技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把科技創新作為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激發全社會創造活力,推動科技實力、經濟實力、綜合國力實現新的重大跨越。第二,進一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大力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運用高新技術加快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加快農業科技創新,發展關係民生和社會管理創新的科學技術,推進基礎前沿研究。第三,進一步深化科技體製改革,著力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提高科研院所和高等學校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推動創新體係協調發展,強化科技資源開放共享,深化科技管理體製改革。第四,進一步完善人才發展機製,堅持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重大方針,統籌各類人才發展,建設一支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創新人才隊伍。第五,進一步優化創新環境,完善和落實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的政策措施,促進科技和金融結合,加強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在全社會進一步形成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濃厚氛圍和良好風尚。第六,進一步擴大科技開放合作,提高我國科技發展國際化水平,在更高起點上推進自主創新。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會議上發表講話指出,深化科技體製改革的中心任務,是解決科技與經濟結合問題,推動企業成為技術創新主體,增強企業創新能力。這是一項事關國家長遠發展的基礎性、全局性、戰略性重大任務。企業強則國家強。我國是製造業大國,已經具備很強的製造能力,但仍然不是製造業強國,總體上還處於國際分工和產業鏈的中低端,根本原因就是企業創新能力不強。如果能在“中國製造”前麵再加上“中國設計”、“中國創造”,我國的經濟和產業格局就會發生根本性變化。企業的創新能力,很大程度上決定我國經濟的發展前景。溫家寶對增強企業創新能力提出了具體要求。一要支持企業建設高水平研發中心。真正的企業研發中心,是企業創新能力的源泉、企業競爭力的核心,應當具備足夠能力把握創新機會,選擇創新方向和技術路線,組織技術研發、產品創新、利用和轉化科技成果。“十二五”時期,國家重點建設的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實驗室,要優先在具備條件的行業骨幹企業布局。二要以企業為主導深化產學研結合。企業直接參與市場競爭,對新技術、新產品最敏感。產學研結合,要堅持“產”為主導,即企業為主導。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凡是產業目標明確的,要由有條件的企業牽頭組織實施。三要建立科技資源開放共享機製。國家投資建設的科研設施要向企業開放,作為技術研發的公共平台。國家支持的科研活動所獲得的信息資料,要最大限度地向社會公開。四要創造公平開放的市場環境,使各類企業公平獲得創新資源。科技型中小企業最具創新活力,要為他們發展創造更有利的條件。大力支持企業開展國際科技交流合作。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建設規範的知識產權市場。
會後,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王曉華要求公司全體員工認真學習貫徹全國科技創新大會精神。王曉華指出,柳工肩負著將中國從裝備製造大國轉變成為裝備製造強國的重任,下一步的重點就是要認真學習貫徹好全國科技創新大會精神,將科技創新作為企業發展的生命線和麵向市場的核心競爭力,依托國家土方機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創新機製,鍛造隊伍,加強液壓元件、傳動元件等核心部件,以及先進綠色節能產品的技術攻關,以產業報國之誌推進民族製造企業做強做優,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參與世界競爭,打造世界柳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