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中國路麵機械網 | 資訊中心 > 行業分析 > 正文

2011年我國機械工業經濟運行情況及未來走勢分析

2012-01-16 09:40:23   來源: 中國路麵機械網
導讀:今年前十個月機械工業經濟增長速度一直在逐月回落之中,但是到現在為止,我認為仍然處於狡獪增長區間,預計今年後兩個月增長速度仍將緩慢回...

今年前十個月機械工業經濟增長速度一直在逐月回落之中,但是到現在為止,我認為仍然處於狡獪增長區間,預計今年後兩個月增長速度仍將緩慢回落,但全年算總帳,機械工業產銷肯定可以實現20%以上的增長。
  
  應該說今年經濟形勢是比較複雜的,在這樣一個複雜的性是指下,機械工業能夠取得20%以上的增長,對這點應該給予充分肯定,但是我們必須認真的看待今年所表現出來的行業發展當中種種的深刻變化,因為這些變化表明,我們在研究“十二五”行業規劃的時候,大家都形成了共識,說必須加強轉型升級這麽一個指導思想,已經被今年前十個月運行數據所證明是具有前瞻性的,對這方麵的認識必須進一步加深,隻要我們在這樣一種認識基礎上,堅持推進結構調整、加快轉型升級,機械工業可以繼續實現較長時間的穩定的增長。
  
  圍繞這樣一個觀點,我從四個方麵給大家做一個匯報:
  
  一、2011行業經濟運行取得很大成績
  
  1.必須肯定2011年經濟運行取得了很大成績,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麵:第一,從主要經濟指標來看,全行業實現了較快的增長,1-10月機械工業總產值136466億,同比增長了25.93%;1-9月主營業務收入118423億元,同比增長了26.16%;1-9月利潤總額8060億元,同比增長了18.25%。主要產品產量,列入快報統計的119種主要產品中,105種產品的產量同比增長,占品種數88%,14種產品的產量同比下降,占品種數12%。我不知道你們是1-9月還是1-10月的數字,1-9月數字雖然不一樣,但是大體走勢相同,我不一一說,供參考。119種主要產品裏更有代表性一些產品列出來了,我不一一說了。汽車的數據,用的是汽車協會的,而不是國家統計局的,國家統計局的數曆來比汽車協會的數要稍微高一點。從前麵我所介紹的這些主要指標數來看,全行業今年基本實現了較快增長的勢頭。在今年國內外經濟環境明顯趨緊的大背景下,機械工業能做到這點是非常不容易的,因此我說應該給予充分的肯定,這是肯定的理由之一。
  
  2.結構調整在壓力下提速,而且明顯的提速,因為和產銷相對較快增長相比,機械工業廣大的企業、多數企業確實做到了變壓力為動力,加快了結構調整,這種動作既保障了行業較快增長,同時我認為也是今年行業發展當中更值得肯定的一大亮點,比實現29%的增長速度更有意義。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麵:第一,產品向高端升級的步伐在加快;第二,關鍵基礎零部件攻關有新的突破,這個新的突破體現在若幹方麵,不隻是一個個別的零件,有時候我說看來這幾年我們國家有關部門政策指向重視基礎看起來還是有效的;第三,發展現代製造服務延長產業鏈,現在越來越成為部分優秀企業自覺的行動;第四,區域結構繼續朝預期方向前進。
  
  第一,產品向高端升級的步伐加快,我怎樣做出這樣一個結論的呢?一是我感覺到清潔能源設備的發展速度在加快,1-10月累計,發電設備當中,水電機組產量同比增長27.24%,火電機組產量增長14.99%,因此火電在發電設備總產量當中的比重明顯的下降;二是機床行業結構升級有新進展,數控機床和數控係統的產量增長速度明顯的快於普通機床,數控化率在繼續提升,上半年數控金切機床產量比上年同期增長了44.99%,這樣的增長屬於可以說是很難想象的;三是高端儀表發展勢頭強勁,這點以前我們不太關注,這是今年指標行業發展的一個亮點,自動化儀表產值增長速度達到了35%,大大高於儀表行業25%的平均增速,該子行業的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達到了10%,過去自動化儀表當中代表性的所謂高技術產品DCS係統,可以說曾經成為我們的心頭之痛,但是這幾年尤其今年國產化取得了長足的進展,智能電表在智能電網身份背景之下,也得到了迅速的發展,高端產品升級的步伐加快,還表現在一些重大裝備產品,比如天然氣長輸管線加壓站設備國產化取得突破,在此之前西氣東輸一線、二線基本全靠進口,兩萬千萬級的壓縮機、拖動電機、變頻裝置和管線閥門現在都已經研製成功,並且通過了用戶嚴格的測試,其中大部分產品已經在運往用戶實際的加壓站過程當中,有的可能今年年底可能就會投運,都已經進入投入試運行階段;五是文化辦公設備製造也中內子企業市場占有率提高這也是我們頗為欣慰的一件事情,文化辦公設備製造業是唯一被外資企業占優勢的行業,應該說前幾年基本上一統天下,但是被外資一統天下的局麵現在開始發生一些變化,經過艱苦努力,這個行業內資企業市場份額正在開始上升,去年達到了12%,今年又提高了兩個百分點,就絕對值來看,還微不足道,才一層多一點,熟悉這個行業的都知道,原來沒有我們的立足之地。
  
  第二,關鍵基礎零部件攻關有新突破。差距巨大的高端液壓件的國產化初露曙光,並不是說這塊已經產業化,但是確實已經初露曙光,這是機械行業當中技術比較薄弱的行業,現在技術薄弱的行業開始有投資幾億、十幾億以至於幾十億的大項目紛紛上馬,而且我們的一些主機行業的龍頭企業也開始大舉進入這一領域,長期製約高端主機國產化的基礎瓶頸環節的環節已見到希望。有人說三年之後能夠三分天下有其一,能夠說這樣的話也是基於這個行業正在發生深刻變化這麽一個判斷。同樣,對於自動化儀表行業影響很大的高端壓力變頻器的自主創新也取得了實質性突破,可以說這種突破體現在出口之後國外用戶認可了我們的高端壓力變頻器,裝到主機上返銷到國內,引起了國內用戶的關注。再一個超高壓交直流絕緣套管及變壓器出線裝置,天然氣長輸管線和大型火電及恩核電設備閥門,主機國產化了,但是這些閥門,過去70%以上都是進口的,還有核電裝置用的高端密封件,今年評科技成果獎,我聽他們說評為一等獎,大型水論發電機組用的無取向優質的矽鋼片和抗撕裂厚鋼板、超高壓大型變壓器用的冷軋取向優質的矽鋼品、超高參數鑄鍛件等基礎件產品的自主創新取得了一係列可喜的突破。像直接絕緣套管、特變電工和西電公司都已經拿出了新產品,以前都是被人家敲竹杠的。
  
  第三,發展現代製造服務業延長產業鏈方麵取得一些新的氣象。像杭州製氧機廠、四川空風、陝鼓等企業由製造空風設備和壓縮機向建設供氣站延伸,現在保留原有產品優勢基礎之上,開始關注建設供氣站,從而為自己拓展了新的業務領域,開辟了一條既能通過持續經營而盈利的新空間,又解決了一部分中小用戶沒有能力自建供氣站的困難。我們都知道,發電設備製造業十五、“十一五”實現了若幹年持續超高速增長,就國內市場需求來講已經沒有太大的增長空間,他們普遍走過去,到國外成見電站交鑰匙工程的力度,由提供單機,到提供成套,到提供電站交鑰匙工程,為環節國內訂單下降的困難起到很大作用,發電設備產量今年能增長20%左右,很重要一點就是由於出口量的大幅度增加,不但如此,而且我們發電設備有些企業還在通過跟國際同行的深度聯合探索發達國家電力建設市場的可能,原來都是東南亞、中東發展中國家,現在開始在動腦子考慮怎麽樣能夠進入發達國家市場;同時還有的企業利用製造常規發電設備的工藝技術優勢,開始涉足像海水淡化設備製造等領域,工藝上的條件可以相通,工藝設備能夠適應,但是是一個全新的業務領域。汽車行業、工程機械行業、內燃機行業以及文化辦公設備製造業的再製造開始受到越來越多的企業重視,像濰柴,再製造這塊已經有相當大的規模,開始起步了,在為發展循環經濟作出貢獻的同時,也拓展了我們企業自身新的發展空間。現代製造服務業已經由理論進入到實踐。
  
  第四,區域結構繼續朝著產業政策所預期的方向調整。中西部地區上半年在機械工業總產值中的比重分別上升了1.19和0.24個百分點,從固定資產投資來看,上半年中西部地區投資增長速度分別快於東部20.08和13.36個百分點,實際上後一點是為今後中西部地區比重進一步上升創造了條件。
  
  3.內生的應變意識明顯增強。我們應該給予肯定,或者說更值得我們高興的是半年變化之三是內生自應變意識明顯增強,在今年大家都認為比較困難的年景之下,我非常關注我們行業應收帳款和庫存的震蕩幅度,困難時候往往這兩個指標增長速度是比較大的,我驚奇的發現,和我所擔心的相反,今年機械工業應收帳款和庫存並沒有異常的高速增長,有數據為證,1-9月全行業應收帳款同比增長24.75%,庫存同比增長26.89%,其中產成品庫存增長25.30%,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26.21%,比較這幾個數字,可以看出沒有太大的差距,並沒有異常地說超過了產值增長的增幅,我的判斷是現在我們行業內生的風險控製意識和應變能力明顯增強,當然對這點也不要光從數字上看過於樂觀,我有一點擔心,我們的數據會不會有一點深層次上麵的問題,比如說我們這種庫存量是不是像中間流通環節一樣獲得了這樣一個銷售成績,有沒有這種情況?可能會有,但是不管怎麽樣,好象比起計劃經濟時代經濟調整應收帳款大幅度上升、產成品庫存大幅度上升好象還是有比較大的變化。
  
  4.市場化改革進一步深化。從數據分析來看,市場化改革在進一步深化,1-9月利潤增長和利潤占比在不同所有製機械企業當中我發現這樣一種趨勢,民營企業占比已經達到46%,而利潤增長幅度達到了31%,差不多高於全行業增長速度的12點多個百分點,民營企業占機械工業總產值的比重超過了一半,增長速度高出全行業產值增長速度8個百門店。從這兩組數據可以看出民營企業在機械工業產值和利潤總額中的比重已經占半壁江山,發展速度快於全行業平均水平10個百分點左右,毫無疑問,我認為這一態勢不但有利於增強我們行業發展的活力,而且也將增強行業內生的應變能力和發展穩定性。從這幾組數據對今後機械工業發展態勢作出一個分析是很有意義的觀察點,能夠傳遞出某種信號。
  
  二、深刻認識機械工業今年發生的變化
  
  變化必須認清,從現象來看,有這樣幾個變化:1.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增長速度普遍回落。2.成本劇增利潤增幅回落明顯快於產銷。成本劇增的壓力之下,我們行業利潤增長速度的回落速度明顯快於產銷增幅回落速度。3.需求趨緩產能膨脹惡性競爭愈演愈烈。4.機械工業利潤率告別了前若幹年上升的通道由升轉降,這是一個非常令我憂心的一個變化。5.外需不振出口增速正逐月回落。6.進口高速增長外資進入勢頭猛。7.主要分行業形勢普遍不如上年。
  
  1.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增長速度普遍回落。去年全年工業增加值增長21.1%,而今年1-10月增長15.5%,比去年增長速度回落了5.6個百分點,10月當月增長速度是14.4%,10月當月增長速度比去年當月增長速度回落6.7個百分點,應該說回落還是相當明顯的。工業總產值,去年快報數增長33.93%,而今年1-10月增長25.93%,回落了8個百分點。
  
  2.成本劇增利潤增幅回落明顯快於產銷。在成本劇增的壓力之下,利潤增幅回落要快於產值,拿1-9月數據來看,成本在快速增長之中,財務費用同比增長35.1%,民營企業財務費用增長48.78%,財務費用當中利息支出增長44.85%,蘄州民營企業利息支出增長51.60%。成本快速上升的,但是全行業成本融資困難當中民營企業更為嚴重,成本上升另外一個重要方麵是人工成本,根據我們典型調研,大體上多數企業人工成本增長15%左右。第三個是要素供給價格上漲,機械產品價格指數總體上行,但上行速度要遠遠低於上遊要素供給價格上漲速度,我這裏有一張表,左邊是上遊,右邊是機械工業代表性產品,大體上概念是什麽呢?機械產品價格上漲低於上遊產品十個點,燃料動力,1-10月價格指數111.18,鋼鐵107.9,生鐵112.6,有色金屬114.3,而機械全行業加權平均價格指數是101.2,差一個數量級,其中比較極端的像風力發電設備隻有93.8,價格指數比去年下來6個百分點,已經降到每千瓦3000多塊錢了。利潤增長幅度在這樣一種成本劇增的情況之下回落大大快於產銷,去年1-11月快報表明,利潤增長是52.7%,全年年報今年8月份之後才拿到,年報數是去年全年利潤比上一年增長55.6%,而今年1-9月,全行業利潤比去年同期增長18.25%,如果和年報相比的話,增長幅度的回落高大30幾個百分點,這種回落幅度和產銷增長幅度回落8個百分點相比較高出很多,如果把逐月產銷增幅回落和利潤增幅回落進行比較,產銷增幅回落在6月份之後和緩慢,但是利潤增幅回落在6月份之後仍然很明顯。可以看出今年行業經濟運行形勢的嚴峻程度。
  
  3.需求趨緩產能膨脹惡性競爭愈演愈烈。我們有一個重點聯係企業調查製度,每個月進行一次,去年重點聯係企業訂單增長幅度大體都在20%以上,而今年年初一季度12%,而到9月,掉到了5.69%,5.69%訂單增長幅度和去年20%訂單增長幅度相比較,可以明顯感受到我們的訂單變的非常冷,訂單增幅明顯下滑的情況之下,我們的投資增幅過大,產能仍然在快速增長,1-10月全行業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2626億元,2010年全行業固定資產原值4萬億,淨值2.5萬億,大體上3年左右可以再造一個去年規模的機械工業,這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情,沒有這麽大的需求來支撐這麽高度快速發展的產能,這是我所認為的我們今後行業發展當中最大的挑戰之一,因為現在2萬多億投資裏麵外延性傾向非常明顯,用於征地和建安投資高達54%,設備工具投資41%。訂單增幅的明顯回落和產能的高速擴張,使得我們行業原來就比較嚴重的供大於求的矛盾更加激化,使得機械企業麵對用戶的時候,由於產能過剩而喪失定價話語權,這是除成本上升外導致今年行業利潤率下滑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第一個重要原因是成本上升,第二個重要原因是產能嚴重過剩,而不得不惡性競爭。今年參會的有專業協會的同誌,我把13個分行業1-10月投資額和在整個機械工業當中投資額的比重和與去年相比較同期的增長速度都列出來了,而且我把各個地方投資、占比和增長速度也列出來了。
  
  4.利潤率由升轉降。前若幹年機械工業一直保持了利潤增長快於產銷的好勢頭,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逐年上升,而今年利潤率告別了上升通道,由升轉降,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由2010年8.38%這樣一個曆史最高點下降為今年1-9月的6.81%,在不到一年時間裏,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下滑了1.5個百分點,這是非常值得大家高度警醒的一件事情。可以說少數子行業的利潤率下滑更快,像工程機械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上年7月12.42%,今年7月6.30恩%,下降速度差不多一半。變壓器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上年7月7.05%,今年7月3.82%,降幅高達46%。這幾個行業之所以利潤率如此之低,下降的如此之快,很重要一個原因就是產能擴張失控,嚴重的惡化了自身的營銷環境,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表征行業經營效益的其他重要指標也普遍下行,像總資產貢獻率14.39%,下降了0.55個百分點,成本費用利潤率7.43%,下降了0.5個百分點。
  
  5.進口快速增長,國內訂單被大量分流。1-9月累計進口機械產品2329億美元,進口增長速度是25.77%,快於同期出口增速,快速增長的進口,大量分流了國內企業的訂單,激化了需求不足的矛盾。特別應該關注的是,盡管從進出口總額我們似乎好象還不那麽太感覺到恐懼,說今年1-9月仍然還有30來億順差,但是實際上如果我們進一步做分析,在進出口當中一般貿易中,機械工業已經出現205億美元的巨額逆差,加工貿易的順差掩蓋了一般貿易的巨額逆差。我有幾張表把1-9月機械工業當中逆差比較大的產品和逆差額說出來,可以在這個當中找到我們的著力點,在這些領域,是國內的裝備製造業所無法滿足用戶而不得不進口形成我們逆差的領域,如果說我們有能力的企業在這盲從通過創新能夠使得我們的產品滿足用戶的需求,那麽這方麵是有客觀現實的需求的,有增長空間的,但是前提條件是你得能夠做到和國際同行先進企業有競爭能力。同時,在做進出口數據比較的同時,我們還應該關注到現在出於國際經濟形勢的困難,一些發達國家看好中國,好象這邊風景獨有,盡管我們自己感覺需求增長速度在回落,發達國家覺得還滿誘人的,因此加大了中國高端裝備製造業的力度,這一點在高端液壓件、軸承、切削刀具、內燃機、工程機械、數控機床及其功能部件、大型農機等行業看得尤其突出。昨天咱們機械工程學會換屆會,台灣上營也參加了,而且還出資,在機械工程學會獎勵一個優秀論文,上營為什麽一年要出三多百萬呢?實際上他看中了中國正在高速成長、高速發展當中的機床功能複配件市場,要擴大影響,加大投資,高壓液壓件方麵我們自己看到了曙光,外國人也關注到這點,國外跨國公司也在中國設獨資廠,巨額投資。
  
  6.外需不振,出口增速逐月回落。1-9月累計,機械工業出口創匯2365億美元,同比增長25.62%,低於同期進口增長速度。從這張表可以看出來,去年增長增長出口占32%,今年1-9月份25.62%,在今天早上的新聞中,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今後出口形勢表示不樂觀,我想機械工業也不例外,恐怕還會進一步回落。
  
  7.各主要分行業產銷形勢普遍不如上年。汽車行業不用說,今年機械工業增長速度回落很大程度上是汽車行業在牽引,1-10月,汽車產銷量為1503萬輛和1516萬輛,分別增長2.66%和3.15%,微不足道,轎車增長稍微高一點,隻有8.16%和7.95%,個位數的增長和去年30%左右的增長,可以說大幅度回落,而汽車工業在機械工業當中總量已經占到了30%,因此機械工業今年增長速度也不可能不回落。而且,去年年底由於大家都擔心從今年開始就沒有購車優惠政策了,曾經拉動了不大不小的銷售高潮,但是今年沒有這樣一個翹尾,所以也不能指望靠11月、12月能夠拉上去,我想增長速度隻能進一步下滑。汽車行業也有亮點,汽車行業亮點是出口,1-9月我們國家已經出口汽車超過60萬輛,增長速度56.43%,而且再出口當中,很值得關注的一個現象是轎車出口已經超過了載重車,成為第一大出口車型,轎車出口增長速度達到119%。內燃機沆瀣,受汽車行業降溫的影響今年日子也明顯不好過,1-10月增長速度22.18%,低於機械全行業平均增長速度,9月份當月產量負增長,1-10月產量實現正增長,增長速度0.13%,利潤增幅低於10%,機械工業全行業利潤增幅1-9月份18.25%,內燃機行業隻有7.4%。工程機械行業是大起大落的行業,一季度可以說超高速增長,一個月買挖掘機4萬多台,從4月份開始增長速度逐月極具回落,10-10月雖然工程機械行業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37.14%,利潤增長26.24%,好象還排在前麵,但是如果觀察一下全年增長曲線,這條曲線還是往下滑的很厲害。利潤增幅今年7月之後第一次低於產值增幅,8月、9月繼續大幅下落。工程機械行業重點聯係企業累計訂單1-4月77.36%,1-8月23.23%。機床行業今年也有點類似,產銷增速和訂單增幅前高後低,上半年很好,有的企業說用生產汽車的方式生產數控機床,但是下半年形勢發生明顯轉折,表現在新增訂單開始大幅下滑,尤其低檔機床和重型機床回落幅度更大,有些原有訂單用戶也要求延遲交貨,1-9月機床行業進口金額同比增長46%,高出同期全行業工業總產值34.48%的增速11個百分點,說明高端需求不是沒有,客觀存在,但是國內企業受水平所限還不能充分滿足,因此產品需加速升級。重型礦山機械行業景氣低迷,受鋼鐵行業調整影響,冶金機械行業行情低迷,而受日本福島核電站事故的影響,我國核電建設進度放緩,新批項目一直停著,核電鍛件等新訂單也難以落實,因此有關重機企業(像一重、二重、三重)經營比較困難。相比較而言,電工、石化通用、儀器儀表、基礎件這幾個行業發展態勢應該來說相對平穩,增幅回落相對比較小,其中像石油鑽采設備及空分設備需求旺盛,自動化儀表行業技術進步加快,基礎件行業投資力度加大,液壓件落後的麵貌有望逐漸改觀。電工行業增長比較平穩,但是電工行業輸變電設備製造業困難突出,8、9月份大型變壓器產量同比去年同期分別下滑3.6%和0.28%,是機械工業中為數很少的產量負增長的產品,10月份恢複增長了,變壓器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由去年7月7.05%下滑到今年7月的3.82%,1-8月電線電纜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3.93%,發電設備行業產值增長幅度和產品結構調整勢頭好於預期,但風電設備產銷形勢明顯下滑,發電設備製造業今年的亮點是出口高速增長,彌補了國內訂單下降的缺陷,但是這個行業也有問題,出口訂單雖然不少,但是執行滿難的,而且效益也比較低。農業行業由於政策利好,是今年13個分行業裏風景這邊讀好,1-10月產值同比增長34.12%,1-9月利潤同比增長37.51%,是13個分行業裏同比增速高於上年的少數行業之一,或者說唯一的行業。食品包裝機械製造也受農副產品加工的需求拉動,增速也有上行之勢。文化辦公設備行業的情況不太好,產值增長13.07%,位居13個分行業增速之末,利潤是負增長,比去年同期下降8.72%,也是排倒數第一,既反映了這個行業主要麵向國際市場,而國際市場今年形勢很不樂觀,反映了這樣一個困難,同時也告訴我們外資企業的利潤並不高,對於各個地方來講,能夠看清這點我覺得是很有好處的,我對吸引外資、把外資企業奉為上賓我有點看法,真正的外商獨資企業、外商控股企業利潤是大量轉移的,複印機、照相機這樣一些典型的數碼產品照理說附加價值應該是高的,但是在我們國家並沒有表現出來,利潤被轉移了,利潤率不到3%。大家說一般觀感上不看好的鑄造、鍛造為代表的工業專業化行業一直保持比較高的增長勢頭,而今年在13個分行業裏名列前茅,產值增長39.49%,利潤增長47.45%,說明我們看企業時候不要看表麵,要深入的看看,表明熱加工專業化生產在市場機製作用下顯示出內在的高成長性特點。我給大家列出了13個分行業逐月產值同比增長速度、利潤同比增長速度表。
  
  前麵講的七個是我們今年行業裏邊的一些變化的現象,這些現象折射出什麽問題呢?也就是實質是什麽?我個人從這些變化當中看到了機械工業發展的環境已經、並正在繼續發生深刻的變化,前幾年我們行業賴以存生的粗放式發展環境正在消失,日益趨緊的發展環境正在逼迫我們放棄以速度規模為先、以實物訂單高速增長為前提和支撐、以過度的消耗資源和能源為代價的傳統發展模式,從前麵講的七個現象應該得出這樣一個結論。
  
  三、麵對變化必須加快行業的轉型升級
  
  1.今年的變化具有長期性和全局性特點。我們今年行業的形勢的變化不僅僅是個別子行業受到了影響,而是全局性的,而且不僅僅是短期的趨勢,我認為今後將繼續發展,具有長期性,今年的變化印證了行業“十二五”規劃對形勢發展的判斷,“十二五”有行業總體發展規劃,我們對形勢作出了我們的分析和判斷,我認為今年前10個月運行實際情況證明了我們所作出的判斷是符合客觀的,由於這些變化的趨勢具有長期性和全局性,因此應對之道也不是從局部考慮,必須具有發展戰略層麵的思考。
  
  2.行業健康發展麵臨六大矛盾,雖然我們在“十五”、“十一五”這十年裏機械工業取得了迅猛發展,但是如果保持我們行業今後仍然實現持續健康的發展,就必須破解目前行業發展當中日益突出的六大矛盾,我歸納為這樣六大矛盾:一是需求增長趨緩與產能高速擴張的矛盾;二是成本壓力加大與提高行業效益的矛盾;三是發展高端裝備與基礎發展滯後的矛盾;四是產品急需升級與創新能力不足的矛盾;五是匯率持續上揚與參與國際競爭的矛盾;六是轉變發展方式與各地政府追求速度的矛盾,我相信,我們的企業大概不會太追求速度,但是各地政府尤其是對拳頭企業、龍頭企業在增長速度上的壓力是非常大的,我們要求發展方式轉變,他們要求三年翻一番。
  
  一是需求增長趨緩與產能高速擴張的矛盾。前十年是我們國家工業化高速發展時期,特定的發展階段造就了需求的持續高速增長,進入“十二五”之後,隨著現代化進程的深入,將更加關注經濟和社會的發展質量,因而對於裝備水平的要求將更高,而需求量將轉入平穩增長。水平要求提高,這是非常明顯的,但是量的增長將轉入平穩增長,還是增長,但是不可能像“十五”、“十一五”那樣高速增長。但是雖然今後實物產品需求增長幅度回落是不可避免的,而我們以產能擴張為主要指向的固定資產投資強度卻有增無減,估計今年全年得到兩萬六七千億,這就積極打地激化了供過於求的矛盾,惡化了機械工業的市場環境,引發了競相降價以爭奪市場訂單的惡性競爭,不但使行業利潤率下降,而且誘發偷工減料等不當競爭,產業結構有逆向調整的危險。弄虛作假、坑蒙拐騙的企業在市場監管不嚴情況下會把好企業擊跨。
  
  二是成本壓力加大與提高行業效益的矛盾。總體而言,上遊原材料的價格、融資成本、人工成本將呈持續穩定上漲之勢,由於機械工業是高度競爭性行業,產能的擴張雖然非常令人頭疼,但是確實難以有效的抑製,在供不應求的環境下,我們很難把成本上漲的壓力往下遊傳遞,因此機械工業今後將長期麵臨成本上漲快、效益提高難的矛盾。
  
  三是發展高端裝備與基礎發展滯後的矛盾。近十年來,高端電力裝備、果斷工程機械、數控機床等諸多主機的發展相對較快,但許多關鍵零部件和配套產品發展滯後,嚴重的受製於進口,由於國產化步伐無法滿足主機配套的需求,因而使得進口價格居高不下,甚至於把外商的胃口吊起來橋主幹,大膽利益大量流失,常常因進口不到而被迫削減主機的生產。事實證明,發展高端裝備製造業,必須解決以下四個基礎瓶頸環節:一是高檔數控機床;二是高性能測試儀器;三是高檔液壓件;四是高檔優質原材料。
  
  四是產品急需升級與創新能力不足的矛盾。麵對嚴峻的競爭形勢,越來越多的企業正在從以下依靠進口的高端產品領域來找我們的著力點,因此,產品的研發和工藝技術升級勢在必行,但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由於創新能力薄弱,行業裏哪怕重點企業研發實驗條件普遍比較差,因此有這個心很難做到我們期望的目標,如何盡快提高創新能力,已成為能否加快結構調整的關鍵因素,現在不在於你能不能認識到,而是認識到以後能不能做到。
  
  五是匯率的上揚與參與國際競爭的矛盾。重新啟動匯率改革以來,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進入了持續上升通道,隨著人民幣匯率的持續上揚,現在最高已經升到了6.33以上,今天好象6.35,機械產品進口高速增長和出口競爭力被削弱在匯率上揚之下是不可避免的,機械工業單靠低價獲取競爭優勢的時代已經日漸遠去,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今後必須努力提高技術和服務附加值來緩解匯率上升的壓力。
  
  六是轉變發展方式與各地追求速度的矛盾。雖然轉型升級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已為人知,但在現實環境中,各級地方政府為追求政績,仍普遍將經濟發展速度置於首位,向本地企業強壓增長指標,尤其是一些比較好的企業,要想轉變發展方式確實比較難。
  
  總之,我們既有理由為過去十年取得的成績而欣慰,更需要在新的五年裏從零開始,正視六大矛盾,亟謀破解之策及轉變發展方式,為更有效的保持經濟增長而努力。
  
  3.“十二五”發展必須實施主攻高端、夯實基礎、創新驅動、兩化融合、綠色為先五大戰略。
  
  在結構調整中突出攻高端、夯基礎主攻方向,攻高端主要有三個內涵:一是主攻高技術產品;二是追求產品高質量,創名牌產品的內涵;三是致力於產業結構高度化,要重視發展現代製造服務業,我們不能夠把攻高端理解為發展高端裝備,高端裝備是攻高端的其中應有之意,必須同時關注和加大發展現代製造服務業的力度。對於高端產品的國產化,也不能夠隻滿足於能做,現在有很多產品、有很多企業填補了國內空白,打破了國際壟斷,實際上說法似是而非,能做不等於已經打破空白,不等於已經擺脫國外的製約,不僅要能做,而且要做好,不能隻停留於首台次的突破,而是要追求持續穩定的生產,比如像我們的所謂的五軸聯動加工中心,不但要能夠做出來,而且要能夠讓用戶買賬,讓用戶心甘情願的用,這就要破顏你是不是做好了,是不是能夠穩定生產了,我們的三代核電成套鑄鑽件,不但要能做,而且每次都能夠做好,否則做三個成一個,交貨期滿足不了,自己的成本壓力滿足不了,用戶也信不過,心裏忐忑不安,不但要能做,而且要做好,隻有做好,穩定生產,才能夠真正的說擺脫進口的製約。
  
  夯基礎,就是夯實發展高端裝備的四大瓶頸環節,夯實基礎,不僅要爭取國家的支持,而且要凝聚行業共識,形成夯實基礎的社會氛圍和合力。我想說這幾年工信部、發改委、能源局在不同的文件裏邊都一而再再而三強調,我們作為行業協會也在很多場合呼籲這個,我感到高興的是還是有效果的,前麵我講到現在有很多企業現在已經開始願意向這方麵投入,很多企業開始做這方麵文章,就是這個表現,我們有些實力比較強的投資十幾億、二十億,有的實力相對弱的他也想出一些高招,像濟寧有個液壓件廠沒那麽大實力,但是他說卡脖子環節是高端液壓自主件,日本那買不到我到意大利買,我先解決加工問題,這樣困難就可以縮小一點,夯基礎這樣一個關緊性問題開始在行業裏得到了大家的共識,都在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所以我說看到了曙光。

新聞投稿: news@lmjx.net
關注中國路麵機械網微信公眾平台
了解工程機械每日動態
微信公眾賬號:lmjxwx
更多

看更多話題>>《每周話題》欄目 —— 最新鮮的話題 做專業的評論,每周三推出

2017年工程機械行業熱點新聞事件
第143期:2017年工程機械行業熱點新聞事件

“日月如梭,文籍如海,探討不及,朱黃敢怠。”——宋·高登《東溪集·朱黃雙硯》。 2017年即將匆匆走過,工程機械行業發生的哪些新聞事件值得我們一起關注呢?讓我們一起梳理下。閱讀更多>>

聚焦2017長沙配博會精彩看點
第142期:聚焦2017長沙配博會精彩看點

2017年12月第一周,有關2017長沙配博會的各種消息鋪天蓋地,成為了工程機械行業本周最有熱度的話題。中國路麵機械網記者親赴現場報道了展會盛況。 據本網前方記者報道,展會吸引了包括卡特彼勒、三一、中聯重科、山河智能、山推、星邦重工等主機企業及300多家國內外配套件企業盛裝亮相,更有100餘家國際采購商現場采購。閱讀更多>>

2018中國挖掘機市場“徐州論劍”
第141期:2018中國挖掘機市場“徐州論劍”

2017年11月17-19日,2017年度中國挖掘機械行業第二十一屆年會在江蘇徐州隆重召開。中國挖掘機械行業製造商、代理商、配套廠商等企業高層領導相聚彭城,直麵發展難題,共同探求中國挖掘機械產業健康發展之路。閱讀更多>>

更多
複製鏈接 加入收藏
圖片資訊
三一“超級感恩盛典”現場簽訂挖掘機348台 三一“超級感恩盛典”現場簽訂挖掘機348台
徐工重型借力移動CRM實現戰略轉型及管理提升 徐工重型借力移動CRM實現戰略轉型及管理提升
2012年力士德公司配套商務年會隆重舉行 2012年力士德公司配套商務年會隆重舉行
三一履帶吊完美吊裝昌江核島穹頂 三一履帶吊完美吊裝昌江核島穹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