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工如今也焕发出新的活力,预计今年产量能达到1.2万台。成工总工程师朱佩和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表示:“目前成工的装载机主要零部件都自已生产,包括出口的大型装载机的湿式桥。成工对配套件的投入是非常大的,仅2007年就投入2000多万新添设备,今年将再投入1个亿的资金。经过10来年的不懈努力,我们已经基本掌握其生产技术,目前成工新的H系列装载机包括3t、5t、8t都是装配自己生产的湿式桥。
带着装载机“四大家族”光环的宜工,2006年却在中国装载机市场销声匿迹了!2007年底被江苏沃得集团收购后虽然已恢复生产,但“四大家族”的风光已经逝去!这其中与宜工的原“婆家”有关系,但恐怕与宜工在持续创新投入少或者说是重视不够有着密切联系。
如今中国的装载机行业则是群英荟萃。
徐工装载机借助徐工的品牌和出口渠道长期保持着中国装载机出口量第一的记录。马铸告诉记者:“徐工装载机2007年出口达2800台,占总销量的30%,预计今年将达到3600台。由于国际市场的需求相比国内较高,从而进一步促进了徐工装载机品质的提升。”
马铸说:“依靠大集团的优势,徐工目前加强了对装载机等产品的基础性研究,如振动、噪音、排放、优化设计等。在此同时徐工加大核心零部件的研究力度,如:电控变速箱、湿式驱动桥等。为提高操作人员的舒适性,徐工在驾驶室和薄板件项目就投入了近9000万元,用生产汽车车身的工艺比如冲压线等来生产装载机车身。
1993年开始创业的龙工用十几年的时间,在2007年坐上了中国装载机销量的头把交椅。一向比较低调的龙工,一直在默默做事。记者到上海龙工工厂参观时,发现其工厂内数控机床一排连着一排,自动化程度让人感叹。作为民营企业,龙工在福建、上海、河南、江西等都建有生产基地。
常林股份(原林业部常州林业机械厂)作为装载机行业的老牌企业,在中国装载机行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长龄牌ZLM30木材装载机曾获得国家质量奖审定委员会授予的国家银质奖。1996年改制为上市公司后,常林股份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2004年又在马来西亚投资建立了合资的“常林(马)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将常林的工程机械向东南亚延伸。
山东临工选择了与沃尔沃合资的发展模式,凭借中国的本土优势和沃尔沃的品牌影响及技术支撑,相信山东临工会有更快的发展。
山东青工则不无遗憾地落入卡特彼勒的囊中。
据悉,目前卡特彼勒、斗山、现代等外资企业均计划在中国投资生产装载机。
祝中国装载机行业在下一轮激烈的竞争中,不负众望,再建功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