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首頁 行業資訊 產品縱覽 機友會 招標信息 工程信息 每周話題 熱點專題 高端訪談 基建投資

徐工信息:雲平台下的新工業模式

2017-01-20 10:30:35
中國路麵機械網-工程機械新聞中心 徐工
字體大小:

\

一家成立不到三年的公司緣何能做成國內首個工業物聯網大數據平台,作為從中國工程機械行業龍頭老大徐工集團孵化出的年輕IT企業,江蘇徐工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的成長經曆和發展理念或將成為大型集團IT部門獨立創業的成長樣本。

“徐工信息的工業物聯網大數據平台,是全國首個工業物聯網大數據平台,此平台填補了大數據在工業領域大規模應用的空白,在成功解決實時定位、軌跡回放和遠程控製等功能後,可以不斷采集並拓展設備基礎信息,進行設計研發、資產安全、市場營銷、產品智能等的智能化水平提升,從而愈發體現互聯網與製造業雙向融合和滲透的特點。”這是江蘇徐工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徐工信息)總經理張啟亮操著幾乎嘶啞的口音在“世界智能製造大會”徐工信息展區向采訪的記者介紹來自徐工信息自主研發的首個工業物聯網大數據平台。而就在當日上午,這種幾乎重複的介紹張啟亮已經說了不下30次。

這個被定義為國內首個工業物聯網大數據平台的產品是基於徐工信息強大的創新能力,其自主研發和設計的具有多路總線接口、無線故障診斷接口、定位精準、防護等級高、超低功耗等特點的新一代物聯網智能信息終端,現已成功應用在國防機械、工程機械、農用機械、環衛機械等領域。

一家成立不到三年的公司緣何能做成國內首個工業物聯網大數據平台,作為從中國工程機械行業龍頭老大徐工集團孵化出的年輕IT企業,它的成長經曆和發展理念或將成為大型集團IT部門獨立創業的成長樣本。

徐工基因

徐工集團王民董事長一直有一個夢想:讓徐工插上信息化的隱形翅膀,翱翔全球!如今,這一夢想又一次得以騰飛——2014年7月1日,在這具有曆史意義的一天,江蘇徐工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運營。這家致力於為各細分行業的用戶提供涵蓋智能製造、物聯網、谘詢實施、兩化融合等智能化整體解決方案的公司,在不足三年的時間裏,就已成為徐工集團人均貢獻度最高、盈利能力最強、增長速度最快的子公司。作為徐工集團曆史上最年輕的部長和現今最年輕的總經理,1979年出生的張啟亮自認為徐工信息有著得天獨厚的發展優勢。“雖然年輕,但我們可不是一窮二白,”張啟亮笑言。脫胎於徐工集團信息化部門,徐工信息擁有73年裝備製造業大型信息化項目的實施經驗,以及徐工起重機、徐工裝載機、徐工混凝土機械、徐工挖掘機和徐工汽車五大智能化生產基地的建設經驗,還有著過千條的企業管理經驗,“這些獨有的經驗和優勢,讓我們既懂生產製造,又懂管理,還懂IT技術,當然要更受客戶青睞了!”

在徐工大噸位裝載機智能化製造基地,現場獨具特色的兩條智能化生產線,數控機床、機器人、AGV小車等通過工業互聯網技術實現了人與機器的對話,設備與設備的對話;而通過數據共享,信息交互,解決“信息孤島”,最終達到智能生產。進到車間,隻見生產線正緊張有序地忙碌著,但是卻看不到幾個工人。原來,一台終端已經成為整個工廠的“大腦”,工作人員隻需在終端上進行簡單的觸控,就可以下達生產指令,這時機床、機器人就可以識別指令,開始智能生產。事實上,徐工大噸位裝載機智能化製造基地在建設之初,就定位於行業樣板工廠,從生產管控、物料配送、質量檢驗等方麵均製定了智能化方案。其帶來的成效十分顯著——在實施智能製造之前,原來1500人一年隻能生產1.7萬台產品;而通過發力智能製造,如今相同的人員,可以實現年產4.6萬台。不僅是產能提高了,大量智能化設備的應用,特別是焊接機器人和塗裝機器人的應用,更使產品質量得到極大提高,並且能夠長期保持穩定。

“首先,我們來源於製造業,對製造業的整體鏈條、各個環節都有著深刻的理解,我們站在徐工集團這個巨人的肩膀上;其次,我們又有著互聯網的基因,徐工集團多年以前就在大力推進信息化建設,我們來自徐工集團的信息化部門,所以天生地就具備互聯網和製造業的雙重基因,並且雙向深度融合。”張啟亮認為徐工集團的特有基因對於徐工信息的成長最為關鍵,“此外,我們是以實際應用來驅動自身技術發展的,所以更接地氣、更容易落地。每當我們有了新的產品、新的解決方案,首先會在徐工集團進行落地實施;等實際效果很好了,我們再推向外部市場,所以能夠真正幫助客戶解決難點和痛點。”

這種獨特的競爭優勢,使得徐工信息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煥發出了強勁的戰鬥力。2016年年初,知名風電設備製造商天順風能決定大力推進智能製造。在得知消息後,徐工信息迅速與天順風能進行了接觸,並針對其需求為其量身定製了解決方案;隨後,在向客戶進行匯報時,天順風能方麵從整個供應鏈變更層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最後的競標中,徐工信息憑借豐富的經驗、絕佳的方案、執著的付出力挫佳能、羅克韋爾、MPDV、山大華天等諸多國內外一流企業,一舉中標。

\

“天順風能希望我們能夠幫助他們全麵提升整個生產管理智能化水平,包括風塔塔筒、風葉等產品所有的生產線——從生產過程的自動化到產品質量的保障,從生產計劃到供應鏈、物流係統的高度協同,甚至產品的追溯等等。可以說這個項目起點高、時間緊、要求高。但是我們立誌將這一項目打造成整個行業稱道的精品項目,團隊成員齊心協力、夜以繼日,攻克了一項又一項難關。如今,項目已接近尾聲,即將順利完成!”張啟亮認為助力客戶打造成行業標杆是徐工信息的唯一選擇。

徐工信息的目標定位是:對內實現工業4.0,對外提供工業4.0模式。這種模式得到了社會的認可,因為好多的企業需要徐工,希望了解徐工,想和徐工做的一樣,但是以往沒有這種平台。而現在有了這種機會,所以好多的企業來找他們合作,就是看中他們在徐工的經驗。徐工信息也把徐工成功的案例有效地轉接到其他的企業。這種跨界的聯合,強強的聯合,形成了一種非常良好的、“螺旋式”上升的模式。

“在傳統的製造業,信息化人員不可能成為主流,不會有很高的待遇和地位。但是轉到這個(信息技術公司)平台上,我們成立了專業的信息化公司,我們的體製、機製和工資待遇,都是對標IT行業的。所以這會成就從人才窪地到人才高地的轉變,這對拉動原有的傳統企業(轉型)是非常有效的。目前有很多的企業都在嚐試,因為以往製造型企業,想找一些這方麵高端人才還是很困難的,因為缺少這種氛圍,沒有一個好的平台。但是製造業企業轉化為服務化的平台,就提供了一個很好的(人才)空間,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氛圍,讓這些高手進入這個平台,為傳統的製造型企業服務。我認為這種模式,在未來應該會有更多的應用。”張啟亮把徐工信息定位為製造服務業企業。

“三年上市、2020年進入行業前五。”張啟亮給徐工信息確定了發展目標,2017年正好是第一目標的節點,對此徐工信息正緊張籌備。

徐工指數

工業生產開工指數是判斷工業發展情況的重要依據,徐工信息創建的工業物聯網大數據平台依據平台上徐工集團工程機械產品的運行狀態監控就可以評價出一些工業領域的開工狀況,形成獨特的“徐工指數”。這遠比靠工業企業自行申報的數據來得準確,來得及時。

徐工信息成立了物聯網研發中心,建立了專業的軟硬件產品研發、運維團隊,並憑借對傳統製造業轉型升級的獨特理解,將物聯網在工程機械行業裏最簡單的車載信息終端應用,拓展至了覆蓋基礎業務流程、麵向不同對象、深度契合行業需求的各種物聯網平台。

想象一下這樣一個大型、多設備協同作業的繁忙施工場景:施工管理員輕點智能手機,將當日的施工方案導入客戶物聯網係統,指令快速傳輸,各個設備調整作業計劃、作業工具、施工位置和作業路線,開始繁忙有序地施工;當管理員欲滿意離去時,其中一台設備發出故障預警,訊息快速並同步傳遞至徐工服務工程師和管理員,並為後者展示解決方案,待其做出選擇後,數據中心協助預警設備實施版本升級和故障自動恢複,瞬間,預警設備重新投入施工,客戶也收到完美的運營情況統計報表。

如今這已不是“想象”。借助徐工信息的物聯網技術,這種施工場景已成為了現實——其自主研發的係列智能終端產品,已經具備了實時定位、軌跡跟蹤、狀態監控、遠程控製、異常預警、故障報警、工況采集、遠程升級等諸多功能。同時,由於在業內第一家實施了物聯網信息終端海外認證工作,徐工的相關管理人員可以適時看見遠在南美巴西、東南亞、緬甸、老撾等國家和地區的車輛實時運行情況。

也就是說,借助各種物聯網軟件平台的支撐,徐工可有效監控其分散於全球各地的設備,實現設備與設備、設備與人以及人與人的互聯互通,真正做到了全球服務的“零距離”。

而這種智能終端,分別適用於工程機械、環衛設備、電梯設備、機場設備以及出租車等移動終端。其正在開發的適用於機床行業的智能終端,也將打破人與係統、係統與設備的技術壁壘,實現人與機床的直接通信。“隻有在重大領域實現突破,才能最終實現工業4.0。”張啟亮強調說。

徐工定製

徐工信息更多為徐工集團傳達著“互聯網思維”理念。“‘互聯網思維’是非常重要的。以徐工集團為例。首先在研發方麵,徐工集團過去的研發是一種不可公開的秘密,我們一直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研發自己的產品。但是現在這已經行不通了。如今在這種互聯網思維的影響下,我們更要做到如何充分利用外部的資源、全球的資源,加快我們產品的研發和創新。其次就是我們的製造。現在客戶偏好個性化的定製,如果按照傳統的製造方式,是無法實現的,因為(傳統生產方式下)單獨一台車、一台車地生產,那樣生產效率是極低的。但是互聯網卻快速實現了客戶定製:Customer-to-Manufactory就是C2M的方式。那就是說C2M後,進行2C環節,這樣就可以形成一個完整的閉環。未來所有的全球製造產業,都在向客戶的定製化轉型。沒有互聯網,這種變革是無法實現的,因為無法打通生產和客戶之間需求的交流,從這個角度看,互聯網的貢獻是很大的。最後,我們的營銷和服務模式也在發生著重大的轉變。曾經我們的企業,包括目前大部分製造型企業,都是以企業為中心,以產品為中心的。但是互聯網的思維轉變了這一點,如今我們要以客戶為中心,以服務為中心。如何把客戶的需求,轉化為你企業的產品,這應該是所有企業都要思考的,都應該用‘互聯網+’的思維,站在‘互聯網+’的風口上,解決我們企業發展過程出現的問題。”張啟亮說。

用商業模式創新解決經營中的難題,“互聯網+工程機械”是徐工集團未來新的增長點。徐工集團董事長王民表示:“未來五年,再製造及二手機交易將與新機銷售一樣成為企業主流業務,深耕後市場創造的不僅是製造業服務化的增量空間,更將打開‘另一片藍海’的企業價值空間。‘互聯網+工程機械’對用戶而言,不僅僅是新奇愉悅的‘智能互聯型’產品體驗,更將是實實在在的B2C電商購機、無人化操控、設備效率自動管理、施工工藝方案智慧優化、故障預測報警智能主動服務等;大數據挖掘的是最大資源,更是同樣潛力無限的用戶價值空間。”在王民的理念裏,商業模式的整體創新要緊密結合互聯網思維,對企業全價值鏈的方方麵作徹底的反思改革。

徐工雲平台

“徐工雲”的理念來自於GE的Predix,正如Predix一樣,徐工信息致力打造的徐工雲平台就是要把徐工這樣的傳統製造企業向開放式企業轉變。

“Predix的運用意味著工業模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變化就在於以往在這個平台上研發的一款發動機,不是GE的人研發的,但是研發出來的發動機,比原來的產品輕了很多,穩定性又很好,又省油。這在航空的發動機行業是一種顛覆。我們的想法就是通過GE的這種模式,讓徐工也能生產一些顛覆性的產品。雖然我們這次放在平台上的環境設備,雖然徐工已經生產出了產品,但是我們還是希望把全球的高手、智慧聚集到這個平台上,這是我們設立平台的初衷。而且我們王民董事長非常重視這個平台,他說這個平台有可能會把徐工真正引向世界級的一個企業。”張啟亮說。

在張啟亮看來,徐工是一個傳統的製造企業,就現在來看還是比較封閉的。但是互聯網平台上的“徐工雲”會改變徐工,讓徐工向開放式企業的創新轉變。

2016年11月22日,在上海舉行的baumaChina2016國際工程機械博覽會上,徐工集團攜手華為、阿裏巴巴、中國電信等互聯網和通信業巨頭,共同啟動“徐工工業雲”平台,打造“互聯網+雲技術+製造”的全新工業經濟發展模式,這標誌著徐工積極融入“中國製造2025”和“工業4.0”時代大潮,打造中國首個工業雲平台邁出更為堅實一步。

張啟亮介紹,全新打造的“徐工工業雲”平台,將應用顛覆式思維、借助新一代信息技術,將徐工數字化工業能力輸出,打造成開放、共享、共贏的全球雲平台,力爭成為中國工業領域的“Predix”。這種平台模式將為全球工程機械行業帶來新的創新變革動力。

“這次工業雲改革與以往的信息化是完全不同的,對於徐工人來說,也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但是也是一種機遇。如果我們把這件事做好了,以後在‘徐工雲’的平台上,我們可以聚合更多的資源。我們徐工研發的網絡越多,徐工的張力就越大,同時創新的模式也就越多。所以‘徐工雲’的研發,有可能成長為這個行業的變革者。”張啟亮表示。

\

“徐工雲”技術眾籌平台也為徐工原有的研發模式帶來顛覆性變化。原有研發模式是公司研發人員去研發,然後拿出新產品。但是“徐工雲”技術眾籌平台是一次性把研發的新產品放在網上,讓全球喜歡這項專業的人員,喜歡這項工作的人員,全球不同區域的、不同膚色的、不同語言的人,都來參與這款產品的研發。這不僅僅是工程機械行業的第一家,也是國內製造業的第一家。

“我們的想法就是讓世界成為徐工的研發部,我們希望把這個想法變成現實。所以說我們正在嚐試。我們要把我們徐工未來的難題,包括我們新的產品,都要通過這個平台進行開放研發。希望這是一種顛覆式的創新模式,使我們的研發變得更加具有競爭力,更能滿足客戶的需求。”張啟亮認為“徐工雲”帶來的一切都是顛覆性的。

徐工生態

無論是“徐工雲”這樣的開放式平台,還是工業物聯網大數據平台這樣的具體應用平台,都是為構建徐工產業生態服務的,而徐工試圖打造的徐工產業生態,從根本上說是為中國工業整體服務的,徐工的產業生態最終會輻射成為中國工程機械產業生態乃至中國工業新生態。

“‘徐工雲’是一個龐大的基礎平台,相當於一個通道,而在‘2016世界智能製造大會’上展出的‘首個工業物聯網大數據平台’則相當於‘徐工雲’上的一個具體應用。”張啟亮如是解釋“徐工雲”與“首個工業物聯網大數據平台”之間的關係。徐工的工業物聯網大數據平台實際早在2005年時,作為徐工信息前身的徐工集團信息化管理部就已經開始著手研究了。

在徐工信息自主研發的物聯網智能終端裏,裝有速度、溫度、位移等多種傳感器,通過把這個“黑匣子”裝在運行的車輛上,徐工的工業物聯網大數據平台就能實時接收到傳回的數據。目前在平台上已經接入了超過31萬台設備,通過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就能實現諸多的價值。比如,可以看到每台設備的開工率,由於工程機械反映了基礎設施的建設情況,可據此預測每個省的GDP。目前這些數據已經被國家統計局等相關部門采納。再有,通過對數據進行分析,徐工的客戶可以得知每個機手的操作行為習慣,可以據此為其定製保險,更好地保障他們在施工過程中的安全。還有,徐工可以監控設備的運行軌跡、速度、工作情況等等,幫助機主提升運營價值。而從維修方麵來說,這個平台可以對設備的健康狀況進行監控,實施遠程故障診斷和遠程維護;也可以分析出每個區域的設備故障率狀況,從而計算出該布局多少維修人員、備件和服務車……總而言之,這個平台的商業價值是非常巨大的。

據了解,徐工的工業物聯網大數據平台不僅可以接入工程機械設備,還可以接入汽車、農業機械、環衛機械、軍工機械等。目前已經接入平台的31萬餘台設備中,不僅有工程機械、農業機械,而且還有武警部隊的裝備。不久前,徐工信息為武警交通部隊研發的裝備指控平台在全國公路交通軍地聯合應急救援演練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其統一指揮能力、快速反應能力、整體協同能力以及設備安全管控等都在這一平台上得到了很好的詮釋,彰顯出了巨大的價值。“理論上說,隻要是行走的車輛,我們都可以接入進來。我們不僅要將工程機械產業相關利益者全部囊括進來,而且要走向大裝備行業,進行跨行業應用,形成一個強大而富有生命力的生態係統。”張啟亮把打造徐工生態係統作為徐工工業物聯網大數據平台的終極目標。

徐工智造

作為工業化與信息化相融合的主攻方向,智能製造可謂是世界製造業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徐工信息總經理張啟亮表示:“我們不能再走漸進式創新的老路,必須走顛覆式創新的新路,通過技術創新,實現指數型企業增長,才能在智能製造領域走在別人前麵。”

徐工信息定位發展目標,綜合現代化技術,將現代傳感技術、網絡技術、自動化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等先進技術作為基礎,通過智能化的感知、人機交互、決策和執行技術,實現設計過程、製造過程、製造裝備的智能化,是信息技術和智能技術與裝備製造技術的深度融合與集成。

在占地600畝的裝載機工廠,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徐工大噸位裝載機智能化製造基地”這個名字。基地從建設之初,就定位為行業樣板工廠,從生產管控、物料配送、質量檢驗等方麵均製定了智能化方案。進入車間,各生產線井然有序,忙忙碌碌,但工人卻寥寥無幾,更多的是焊接機器人、塗裝機器人等大量的智能化設備。它們的入駐以及MES係統的實施,不僅提升並保障了產品質量,還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

“如果不能顛覆式創新,我們就必須走漸進式創新的道路,整合一步步的技術創新,實現突破創新。”張啟亮表示,中國製造業大部分還處於工業2.0~2.5階段,必須要補課。如果技術水平、管理手段沒有跟上,很容易南轅北轍。

“從最早的ERP到後來的MES係統,徐工集團打造了五個各有千秋的智能化工廠。而依托這些最佳實踐,徐工信息契合工業互聯網趨勢,以信息為中心主線,打造了智能製造的整體解決方案。”徐工信息智能製造發展部副部長許建全介紹說,它以MES係統為核心,以傳感器和機器人作為兩翼支撐,通過實現智能生產、智能物流和全生命周期質量管理最終幫助企業實現智能製造。

而憑借其在該領域的出色表現,徐工信息2015年11月榮膺“全國智能製造優秀解決方案”商,並參與起草了江蘇省智能車間認定標準和國家工業雲標準;還與SAP、西門子、華為等8家單位組成了“中國工業4.0星火小組”成立,為《中國製造2025》貢獻徐工力量。

“智能製造絕不是換幾個機器人、多幾台數控機床那麽簡單,要構建新型的製造體係,實現供應鏈、價值鏈、產品全生命周期的連接集成,首先還是產品的智能化,第二是生產裝備的智能化,第三是管理的智能化。以保證用更經濟、更高效、更精準的體係,為用戶提供更可靠、更精密、用不毀的產品。中國製造之所以至今未被全球中高端用戶充分認可,要害是質量。因此,要以智能製造為主攻方向,將信息技術嵌入主機、關重件提高產品品質,以智能製造貫通神經脈絡、鍛造精益製造平台,堅實地打造出高可靠性、用不毀的中高端產品質量。”王民對於智能製造理念的詮釋為徐工信息指出了發展方向。

“未來的工程機械都在線上,服務都在掌上。”張啟亮笑著說,徐工集團已經啟動了全球物聯網係統,“十三五”期間還將打造財務共享中心,實現全球的統一結算。同時,還將借助“互聯網+”,實現全球協同研發、製造,並打造智能供應鏈管理係統,全力奔赴世界行業前三強,完成“珠峰登頂”。

徐工信息的角色

作為徐工集團唯一一個沒有產業邊界的產業,徐工信息,不僅是一個新興的利潤板塊,更是帶動傳統裝備製造產業轉型升級、持續創新的重要引擎,還是在“互聯網+”、《中國製造2025》的洶湧大潮衝擊下實現彎道超車的重要機會。

此外,它還是國有企業體製機製改革的一個積極探索和實踐。作為徐工集團旗下第一個采取混合所有製的子公司,目前徐工集團持股比例為60%,徐工信息全體職工持股比例為40%。

“體製改革是一座能量巨大的火山。”王民說。而混合所有製改革就是內生動力,可以極大激發和調動企業的積極性,下一步,徐工集團的股份還將繼續減少。而到“十三五”末,將徹底實現全員持股,真正地做到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在張啟亮的眼中,徐工信息需要做好兩個工作:一是要支撐好徐工集團的轉型升級。徐工信息已經有了一批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包括原創性的技術,現在徐工信息已經成為徐工集團信息化人才的高地。希望通過這種方式,給徐工集團注入新的思維、新的技術和新的模式。二是把徐工信息做大做強,2017年徐工信息將單獨上市。“我們希望用製造業的經驗,加上互聯網的方式,把這個企業做大做強,讓員工在這個平台上,實現自己的價值。”張啟亮說。

張啟亮認為,未來的企業,不僅麵臨著信息化和製造業相融合的問題,它還需要真正實現雙向的滲透、雙向的驅動和雙向的拉動。在他看來,未來的企業將逐漸轉變成平台,員工也將從現在的企業雇員轉變成平台上的獨立個體或合夥人。未來誰擁有一個好平台,誰就可能擁有更多的資源;擁有了更多的資源,企業的競爭力就會更強。(本文來自徐工)

下載機友會App二維碼

掃碼下載機友會APP
或各大應用市場搜索“機友會”下載

路麵機械網公眾號二維碼

獲取更多資訊
掃碼關注路麵機械官方微信

標簽: 徐工

鏈接地址://big5.lmjx.net/news/2017/201701/2017012010303545.shtml

新聞投稿:news@lmjx.net

相關報道

徐工挖機首入印尼棕櫚園展鋒芒

印尼是棕櫚樹種植大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棕櫚油出口國,棕櫚園產業是印尼國民經濟命脈。棕櫚園開發周期一般為15年,在棕櫚樹的種植、采摘、加工、運輸、清理等工序中,挖掘機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輔助設備。長期以來,印尼上千萬公頃鬱鬱蔥蔥的棕櫚園,一直都是日係和歐美挖掘機的天下。

[詳情]

徐工壓路機銷量連續三十年領跑行業

徐工壓路機銷量連續三十年領跑行業

根據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路麵與壓實機械分會統計,2016年全年參加統計的23家主要企業共銷售壓路機11959台,同比2015年的10388台增長15%。包括:靜碾352台,輪胎式1222台,機械式單鋼輪3855台,全液壓單鋼輪1897台,雙鋼輪2051台,輕型設備2411台,垃圾壓實機77台。

[詳情]

徐工履帶吊遲到的專屬“賬單”!

徐工履帶吊遲到的專屬“賬單”!

1月5日 支付寶推出了 《2016年個人年賬單》 然後,朋友圈“炸”了 你懂得!! ▼ 麵。

[詳情]

徐工重卡震撼開局:一次交車200台,價值6000餘萬

徐工重卡震撼開局:一次交車200台,價值6000餘萬

2016年,徐工漢風重卡正式上市的第一年,各類產品銷量達到13000餘台,其中重卡銷量9300台,同比增長87%。一舉奪得四項行業第一:牽引車銷量增幅行業第一、超重載牽引車銷量行業第一、非公路寬體自卸車銷量行業第一。

[詳情]

中環協力聯姻徐工 勇攀行業巔峰

中環協力聯姻徐工 勇攀行業巔峰

草原見證,誓言錚錚 在內蒙古茫茫草原之中,埋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而這些大自然賦予的寶藏,又孕育著一個個企業的傳奇。這些傳奇的締造者,各自的故事雖有不同,但他們卻擁有共同之處!這一點。

[詳情]

徐工鏟運機械事業部2017年經銷商年會隆重召開

徐工鏟運機械事業部2017年經銷商年會隆重召開

新年伊始,徐工鏟運機械事業部召開主題為“創新前行 砥礪奮進 凝心聚力 矢誌登頂”的2017年度經銷商大會,全國近200名經銷商代表齊聚徐州,共謀“十三五”發展大計。

[詳情]

徐工設備“領先”中國男足,提前“入駐”2022年卡塔爾世界杯!

徐工設備“領先”中國男足,提前“入駐”2022年卡塔爾世界杯!

徐工設備“入駐”2022年卡塔爾世界杯! 2022年卡塔爾世界杯還未打響,但中國“國家隊”已經提前進駐——徐工設備參與主體育館“盧塞爾體育場”建設。

[詳情]

施工案例:徐工XLY100TB零下12度低溫坑槽修補

施工案例:徐工XLY100TB零下12度低溫坑槽修補

01、案例簡介 施工單位:遼寧某單位 施工地點:遼寧省遼陽市G202國道 天氣氣溫:-12° 施工機型:XLY100TB ▼XLY100TB 產品用途 XLY100TB主要用於瀝青路麵坑槽快速修補等小修保養作業施工。

[詳情]

徐工XCA550引領風電吊裝新風標

徐工XCA550引領風電吊裝新風標

2017年1月6日,臘八節剛過,天空剛剛泛起魚肚白,我們就和北京福雲大鵬吊裝的宋老板做好出車前的最後檢查工作,趕赴山東省煙台市龍口某大型風電場,在這裏即將上演一部風電吊裝大片。

[詳情]

科爾沁草原上的“徐工金”

科爾沁草原上的“徐工金”

此馬必遂千裏誌,追風猶可到天涯。”駐紮在蒙東地區的徐工施維英銷售人員蘇都畢力格,就是馳騁在遼闊的科爾沁草原上的一匹徐工駿馬,不畏艱難,勇敢地走在他人前麵,用“徐工金”支援祖國北疆建設。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