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三一港機來說,2014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年初,三一集團即作出決定,將對港機公司進行重點投資。而在過去的2013年,三一港機不負眾望,銷售突破10億元,取得了讓人矚目的成績。看著公司從正麵吊、堆高機、岸橋一路發展而來,三一港機公司總經理彭國成內心澎湃。“從小港機到大港機係列產品的推出,讓三一港機的海洋夢想越來越近了。”
海洋夢托舉三一港機崛起
流機5年領跑中國市場 鋪就海洋裝備發展之路
作為三一港機公司的主要創始人之一,彭國成告訴記者,2004年,他由混凝土機械研究領域轉入港口機械的研究,當時的中國市場,正麵吊、堆高機等產品,85%以上都被國外企業如瑞典卡爾瑪、意大利的範特斯、美國的特雷克斯等企業所占據,國產品牌沒有話語權。
盡管麵對不利局麵,但彭國成卻敏銳地意識到這片藍海有著強大的市場需求。憑著一股不服輸的勁頭,2005年,三一港機公司正式成立。
短短3年時間,三一港機銷售額一路走高。2008年,三一港機實現銷售額3.4億元,一舉占領超過30%的國內市場份額,國內市場占有率躍升至第二位。
從2009年開始,一直到2013年,在中國市場,三一港機牢牢占據著市場銷售第一的寶座。事實上,在國內物流機械領域,三一港機的市場占有率高達65%—70%,穩居行業鼇頭。而這一切成績的取得,取決於三一港機超強的核心競爭力。
國內最大的糧食裝船機交付客戶
據了解,我國的物流成本所占GDP的比重值是美國的兩倍,高昂的物流成本影響著國家經濟的發展。一直以來,三一港機以“降低物流成本”為己任,在發展過程中,從技術、管理、生產等各個方麵共同發力,以“組合拳”的形式在物流機械闖出一片天地。
同時,三一港機對成套技術和客戶差異化進行改進和提升,並開發智能化碼頭管理技術,為降低物流成本而不懈努力。另一方麵,三一以“一切為了客戶,為客戶創造價值”為宗旨,在售後服務、配件供給等方麵都處於行業領先水平。
曆經4次更新換代,2013年底,三一港機推出由中德研發團隊聯合開發的H8係列產品,從8大性能指標上全麵突破,這標誌著三一港機產品對歐美品牌的全麵超越。
據介紹,通過八大方麵的技術和性能升級,每台H8正麵吊光是節能這一項就能為客戶年節約費用10萬元。目前,該係列產品已在天津港、上海港得到使用。
國際銷售超3成 堅持小港機、大港機雙腿快跑
小港機業務打下的堅實基礎,為三一進軍海洋重工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據彭國成介紹,目前在珠海產業園,排隊生產的岸橋訂單就已超過2億元。同時,在2013年的港機產品銷售中,超過3成的銷售來自國際市場訂單。
彭國成告訴記者,首批生產的2台岸橋已經交付給和記黃埔旗下的香港國際貨櫃碼頭投入使用。此外,還有多個國家總價值達2億多元的岸邊集裝箱起重機訂單正在“排隊”等候生產。
“和黃這兩台岸邊集裝箱起重機吊具下起重重量為35噸,產品從開始研發到製造完成,整個周期為12個月,產品技術含量極高。”彭國成表示,研發過程中不僅采用了參數化模塊化設計、有限元分析等先進研發手段,而且在製造工藝方麵采用高強度全焊接鋼結構,裝備了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岸橋大車行走機構,使整台岸邊集裝箱起重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其實早在2010年,三一剛剛開始研製大港機時,即確立了高起點的研發目標。在三一開發的首台岸橋交付丹東港後,因產品出色的表現,丹東港後來還追加了8000萬元的訂單。
從2011年開始,短短幾年時間,三一岸橋以良好的品牌形象、領先的核心技術已經獲得香港、沙特、印尼等國際市場的青睞,持續斬獲國際訂單,極大提升了三一港機的行業競爭力及國際影響力。目前,三一海洋重工已接到沙特、拉脫維亞、印尼等多個國家的訂單,僅這些訂單的總值就達2億多元。
在大港機走出國門之前,三一港機生產的小港機早已在世界各地忙碌,這也預示著三一一直堅持著大小港機齊頭並進的戰略。
談及集團投資港口機械、工程船舶及海洋工程裝備製造項目的戰略思路,彭國成告訴記者,隨著陸上資源逐漸麵臨枯竭,海洋資源的大力開發將帶動船舶與海工裝備需求量的顯著增長。與此同時,我國將大力發展海洋經濟已提升到國家層麵,“十二五”規劃更是明確製訂海洋發展戰略。預計未來五年,包括海洋鑽井平台、油氣生產裝置、工程輔助船舶在內的全球主要海洋工程裝備市場將迎來快速的增長。
他指出,未來五年是我國船舶與海工裝備產業發展的關鍵時期,三一海洋重工將依托良好的內外部條件,牢牢把握住戰略發展機遇,迅速成長為世界高端工程船舶及海工裝備領域集設計、製造、運營於一體的工程總承包與運營商,繼承集團“產業報國”理念,打造出高端的民族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