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修建首條海外高鐵
“如果不是中國公司幹,不知道哪年才能通車”
1月7日,阿卜杜拉·梅利克在土耳其安卡拉火車站候車,準備搭乘高鐵回家。每兩周,這位柯尼亞市政府副秘書長就要坐高鐵到首都開會。
“土耳其老百姓都特別關注高鐵的動向,高鐵正在縮小土耳其的版圖。”梅利克介紹,柯尼亞與安卡拉之間的高鐵票價比大巴車便宜20%,時間隻是汽車出行的一半,現在常常“一票難求”。“如果安伊高鐵開通了,柯尼亞到伊斯坦布爾的旅行時間就會從10小時縮短到3個半小時,老百姓怎麽會不期待呢?”
梅利克所期待通車的安伊高鐵,是土耳其首都安卡拉至第二大城市伊斯坦布爾高速鐵路的二期工程。該段鐵路全長158公裏,西起伊諾努,東至科斯克亞,經既有線將伊斯坦布爾與安卡拉連接。該段鐵路設計時速250公裏,由中國鐵建牽頭,聯合土耳其當地企業等四家公司,組成合包集團競標承攬。
安伊高鐵是中國企業在海外修建的第一條高速鐵路,更是中國企業在歐洲拿下的第一單高鐵生意。其工程橋隧比達42%,其中最長的隧道長6.1公裏,最長的橋梁長1.96公裏,在盛產花崗岩的土耳其,技術難度可見一斑。“如果不是中國企業在這裏修這條高鐵,還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幹完。土耳其的很多工程總是拖拖拉拉。”土耳其姑娘納依萊因為安伊高鐵而結識中國人,並成為中國鐵建安伊高鐵項目部的一名行政人員。
安伊高鐵二期工程主體完工,伊斯坦布爾衛星城市帕穆科瓦市市長傑瓦特最高興。“安伊高鐵開通後,帕穆科瓦距離伊斯坦布爾的距離將由1個半小時縮短到20分鍾,會有更多國際人才來居住,我們能更好地融入國際化大都市。”傑瓦特的辦公室至今仍掛著2012年的掛曆,因為上麵裝裱著這條高鐵在當地開始鋪軌的照片。“中國朋友帶來的不僅是高鐵技術,還有帕穆科瓦的未來。”
歐洲市場波折多
“扛到現在,我這湖北佬都成了祥林嫂”
聽來皆大歡喜的高鐵工程,卻是“好事多磨”。從2005年10月中標到今年1月17日主體工程完工,一條158公裏的高鐵竟修了8年,在中國鐵建土耳其分公司總經理鄭建兵看來,這就是進入歐洲市場之難的縮影。
2005年8月,中國鐵建與當地合作夥伴強強聯合,以12.7億美元的價格擊敗俄羅斯、西班牙等競爭對手成功中標,在當時刷新了我國對外工程承包單項合同總額紀錄。然而,中標的幸運感轉瞬即逝,項目設計開始了無休止的變更。
“從我2009年介入這個項目開始,沒有一個設計方案是一次性通過的,土耳其人總是不斷提出新的要求。”中國鐵建第五勘察設計院設計總體李會傑回憶,他曾在不到5個月的時間,對一個變電所設計反複修改了10次,最後業主都不好意思了,連說,“這次真不改了,再改就太對不起你們了”。
158公裏的高鐵線路,竟有90多公裏經過了反複的修改設計,但在鄭建兵看來,這種“反複”並非業主故意刁難。一方麵,高鐵對於土耳其是新事物,當地鐵路局做的前期地質勘測不夠紮實精確,導致項目不得不邊勘測,邊設計,邊施工。另一方麵,與中國市場相比,歐洲市場更重視過程管控,因此也特別講究“慢工出細活”。
“語言和文化溝通不暢也是造成設計反複的原因。”中國鐵建土耳其分公司合同成本部副經理許亮表示,土耳其人不大喜歡說英語,很多鐵路專業詞匯的土耳其語翻譯都是大家邊施工邊學習。
除了設計變更,采購這種“在國內不是事兒的事兒”也成了闖蕩歐洲的一大門檻。中國鐵建本打算借安伊高鐵這個平台,將“熟門熟路”的中國裝備引入歐洲市場。但是由於項目采用歐洲標準,所有高鐵部件、監測設備等必須有歐洲實驗室認證,多數中國企業並不具備這種資質,項目部不得不從在歐洲采購。
“歐洲認證要從原材料開始,一直覆蓋到產品生產裝備,比如鋼軌用什麽鐵礦石都有認證,很多國內企業覺得費時費力不劃算。”中國鐵建土耳其分公司副總經理兼軌道現場項目部經理吳久義,曾聯係國內一家知名的道岔生產廠,希望把產品引入安伊高鐵項目。但是該企業老總認為搞歐洲認證太麻煩,還要至少花600萬元,不如做好國內市場。
盡管最後訂購的意大利鋼軌物美價廉,可吳久義對“肥水流進外人田”還是糾結了很久。“中國的高鐵裝備不比國外差,歐洲鐵路市場這麽大,企業為什麽不能把眼光放遠一些呢?”
最令項目部頭疼的還是合同變更風險。2012年3月,由於設計不斷變更,工程量一再增加,項目部迎來最大挑戰。根據合同,土耳其交通部有40%的合同變更權,即可以追加投資40%,施工方應將全部工程幹完;或者項目仍按原合同額進行,建設方幹滿合同額即可離場,剩下的施工量再次招標。對土耳其本土企業及歐洲企業而言,兩者並無多大差別,而且選擇後者沒準還能多掙錢。但對遠赴異鄉的中國企業而言,如果土方選擇後者,則意味著前期墊資的上億元人民幣就將損失。
在土耳其鐵路局傾向於重新招標時,中國企業沒再猶豫。中國鐵建中土集團總經理袁立在談判桌上從土耳其市場信譽、民生期待、中土貿易合作以及未來高鐵項目融資等多個角度闡明利害,激烈的交鋒甚至驚動了土耳其交通部長及總理。最終,中國企業在施工中展現出的品質與信譽,讓合作夥伴心悅誠服地決定追加投資。
“8年過去了,扛到現在,我這湖北佬都成了祥林嫂。現在對每個合同的每個細節、每個詞匯,我都要與員工反複琢磨,與土方討價還價。算是磨出來了。”鄭建兵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