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電商正成為中國外貿和電子商務領域的廣闊“藍海”。針對當前跨境電子商務零售出口在海關、檢驗檢疫、稅務等方麵存在的瓶頸和難題,商務部等部門日前發布《關於實施支持跨境電子商務零售出口有關政策的意見》,提出六大扶持政策。跨境電商新政將使“網貨”出口更為順暢和便捷,有助行業健康發展。
跨境電商告別“野蠻生長”
在全國最大對外貿易口岸的上海,近年來跨境電子商務快速發展。據上海海關統計,2012年,上海關區日均進出境郵件包裹高達7.56萬件,其中出境郵包6.38萬件,占比接近85%。在傳統外貿低迷的形勢下,電子商務已逐漸成為國際貿易的新方式和新手段,成為我國企業擴大海外營銷的新渠道,對提升我國品牌競爭力,實現我國外貿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
為支持跨境電子商務零售出口,商務部等部門近日出台具體扶持政策,包括建立適應電子商務出口的新型海關監管模式,建立相適應的檢驗監管模式,支持企業正常收結匯,鼓勵銀行機構和支付機構為跨境電子商務提供支付服務,實施相適應的稅收政策,以及建立電子商務出口信用體係等。
上述新政策將先在已開展跨境貿易電子商務通關服務試點的上海、重慶、杭州、寧波、鄭州等5個城市試行。自今年10月1日起,在全國有條件的地區實施。
專業外貿綜合服務平台廣新達運營總監楊學海向記者表示,此次政策核心還是提高效率、加強監管。一方麵是加強海關、稅務、檢驗檢疫、銀行等機構對於電商特殊形態的進出口模式進行更高效率的處理和支持;另一方麵,對於零散的電商產品進出口實行更加全麵和深入的監管,包括報關、收匯等環節。
破解行業發展瓶頸
跨境電子商務近年來獲得快速發展,但由於電子商務出口在交易方式、貨物運輸、支付結算等方麵與傳統貿易方式差異較大,致使現行管理體製、政策、法規等已無法滿足其發展要求,致使企業在海關、檢驗、收付匯、稅收等方麵諸多不便。
據商務部電子商務專家谘詢委員會委員楊堅爭教授介紹,在跨境電商的急速擴張中,一些製約發展的矛盾逐步顯現。一方麵,社會和企業要求進一步提高通關效率,降低貿易成本,解決外貿電商結匯、退稅難問題;另一方麵,海關對於海外代購和小額外貿進出口的控製以及新的小額進口稅製機製還沒有建立。
“物流配送問題、新興市場的業務拓展問題、外貿B2C網站用戶‘粘度’低問題、貨物通關問題、貨款回籠問題等,都是目前跨境電商亟待完善的方麵。”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分析師張周平稱。
商務部等部門此次推出的六大扶持政策,正是為化解上述難題。比如在海關監管方麵,目前電子商務出口大量采用航空小包、郵寄、快遞等方式,其報關主體是郵政或快遞公司,這部分出口無法納入海關貨物貿易監管與統計。而隨著新型監管模式建立以後,海關對經營主體的出口商品進行集中監管,並采取清單核放、匯總申報的方式辦理通關手續,降低報關費用。
電子商務出口無法辦理檢驗檢疫也是行業一大難題。按照現行體製,出口企業應在產地對法檢商品進行報檢,而電子商務出口的商品具有來源地廣泛、批次多、批量小、單件金額低等特點,很難按照要求在產地進行報檢。今後檢驗監管模式建立後,將對電子商務出口企業及其產品進行備案或準入管理,利用第三方檢驗鑒定機構進行產品質量安全的合格評定。
外貿電商將駛入發展快車道
跨境電商平台西遊列國首席執行官楊義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跨境電商已成為中國外貿的“藍海”。伴隨著此次扶持政策的出台,無疑將有效改善及解決之前跨境電商遇到的貨物通關、貨款回籠等問題,為企業跨境電商之路掃清障礙。“政策的有效實施加之中國製造商品在國外受歡迎程度日漸提高等因素,必將推動跨境電子商務在未來幾年更快發展”。
商務部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我國跨境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1.6萬億元,比2010年增長33%;2012年達到2萬億元,又比2011年增長25%。作為外貿發展的新方式,跨境電商正在迎來高速增長期。
在近日下發的《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進出口穩增長、調結構的若幹意見》中,將發展跨境電子商務作為當前外貿穩增長、調結構的重要手段之一,並提出明確工作要求。
美國電商巨頭eBay旗下網絡支付部門paypal近日發布報告稱,中國、澳大利亞、巴西、德國、美國和英國等國間的跨境互聯網商務規模在2018年將激增至3070億美元。中國擁有4000萬家小企業,目前隻有500萬家通過網絡出口商品,中國的跨境商務市場擁有巨大增長潛力。
從資本市場來看,今年上半年外貿B2C示範效應明顯。蘭亭集勢作為2013年第一家在美上市的中國公司,也是“中國外貿電商第一股”,證明外貿B2C道路可以走通。業界普遍認為,伴隨國家對跨境電商的大力扶持,行業將駛入發展新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