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見到孫兆慶,麵容削瘦,衣服幹幹淨淨,沒有印象中服務人員的那麽邋遢,人也非常健談,話裏話外都顯得人倍兒精神。簡單一聊,便被他那些淺顯易懂的話語以及言談舉止間發出的正能量所折服。
經了解,孫兆慶今年42歲,1999年3月1日進入公司穀神一試車班組工作,因為入廠前開過轎車和大貨車,有一定維修經驗,當年三夏就被安排外出服務,而這服務的行當一做就是15年,孫兆慶也由一名服務隊員成長為服務隊長。
團隊和諧,我們就是一家人
剛到服務站點的時候,孫兆慶正在接聽用戶電話。仔細一聽,孫兆慶在接聽電話時,嗓子一直是沙啞狀態,“從9月29號來到河北,嗓子就是這個樣子了,沒有辦法,每天從上午7點30到晚上9點30,一天平均接聽14個小時、120多個電話,就是鐵打的嗓子也起得磨平了。” 孫兆慶微笑著說,“都習慣了,三夏、三秋的服務季節性太強,服務強度也大,不加班加點根本趕不出活來,用戶心裏不高興,我們也睡的也不安心。”
現在,孫兆慶帶著兩個徒弟正在河北保定及周邊地區進行駐點三秋服務,每天披星戴月來形容他們都不為過,外出服務幹到淩晨一兩點的時候也很常見。
孫兆慶的徒弟們在為用戶進行維修
“這對一群90後的孩子來說,的確不容易,他們能夠堅持下來,對於我這個師傅來說,很驕傲!”孫兆慶說。現在我們實行“一帶三”、“老帶新”、“一幫一”的服務模式,比如這個隊員對液壓件熟悉,當有維修“液壓”活的時候,就會安排他和另外一個不熟悉液壓的人一起去,在工作當中對個別服務人員進行專項培訓學習,在工作中提升能力,進而保障了整體服務團隊的作業能力。
談到對服務團隊的管理和分配工作上,孫兆慶一直堅持合理分配的原則,根據每位服務隊員的特長安排任務,忙碌一天後大家都顯得非常疲憊,但能夠明顯感覺到這個團隊的活力和戰鬥力。
淩九超,2012屆大學生,作為專職服務隊員今年第一次走出公司,跟隨孫兆慶來到河邊保定地區進行三秋一線服務。他表示,“師傅對我們非常好,不僅在工作上對我們進行細心指導,在生活上也對我們非常照顧,我們來到這就感覺到是一家人,‘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專業體現能力,責任體現品格
專業和責任是孫兆慶身上的最亮閃光點。接聽用戶電話時,一邊用筆記下用戶的問題,一邊提問一些關鍵問題並進行專業的解答,即使遇到開口就罵素質稍差的用戶,孫兆慶也從來沒跟用戶紅過臉,,而是仔細詢問用戶的問題,正確引導用戶,達到圓滿解決問題的根本目的。孫兆慶從來都是用通俗易懂的話來解決用戶遇到的問題,而不是照本宣科,最終都能取得圓滿解決的結果。這不僅是體現了專業能力問題,更顯示出了一個人的責任和素質。尤其在電話結束前,總會多囑咐用戶幾句,比如整車如何保養,關鍵件如何保養,易損件如何維修等等,最後再來一句“車跟人一樣,你對他好,他也就對你好!”
孫兆慶的徒弟們在為用戶進行維修
“換位思考”是孫兆慶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用戶花十多萬買咱一台車,就是用來掙錢的,三夏三秋就那麽幾天,如果作業期間出現問題,不能下地幹活耽誤掙錢,心裏肯定添堵,你還能讓人家不發兩句脾氣嗎?對吧,這時候服務人員千萬不能跟用戶置氣,不然就會出現雙向負麵效果,一方麵用戶很不滿意,對公司產品產生失望態度,另一方麵會激化矛盾,服務人員發脾氣,不僅砸了公司的服務品牌,對產品的美譽度也會造成惡劣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