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橋飛架怒江兩岸,旁邊保留的溜索成為曆史符號,隻作旅遊體驗和觀賞之用了。
在雲南西北部靠近中緬邊境的地方,有一條發源於青藏高原的河流——怒江,在雲南境內穿鑿出全長600多公裏的怒江大峽穀。千百年來,滔滔怒江水不僅哺育了居住在兩岸的傈僳族、怒族等各族兒女,也孕育了奇特的怒江文化。其中,溜索過江便是怒江上的奇特景觀之一。
統籌解決溜索過江問題
走近怒江,就如同走進橋梁博物館,每隔三四公裏就能看到一座橋梁。盡管如此,一些居住人口少、懸崖峭壁的地段,仍保留了溜索過江的傳統。兩年前,怒江州境內的怒江、瀾滄江上保留著42對溜索。
記者來到怒江州福貢縣石月亮附近,專門體驗了一回溜索過江:現在的溜索已經從以前的藤繩、竹篾改成茶杯粗的鋼繩,兩端用水泥墩固定,兩岸一高一低,通過滑輪從高處滑向對岸低處。“雖然很快就滑到對岸,但需要爬上爬下,不方便,也不安全。”村民紮裏說,一旦意外墜入怒江,生還的幾率很小。據當地村民反映,最大的不便是運送生產生活物資。“靠溜索運送一包水泥過江,要多花10塊錢,要是有橋就方便多了。”村民小鄧說。
2011年1月,“溜索醫生”鄧前堆的事跡經媒體報道後,引起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在交通運輸部的關心支持下,雲南決定取消怒江州42對溜索中的32對,對其中具備條件的18對溜索實施索改橋工程,改建成4座汽車吊橋、7座農用車吊橋、7座人馬吊橋和146.5公裏公路連接線。
溜索改橋後六成村民蓋新房
2011年6月,作為怒江溜索改橋示範工程的拉馬底溜索改橋項目開工。該項目由1座主跨120米的人馬吊橋、1座主跨136米的農用汽車吊橋和4.28公裏公路連接線組成,惠及6個自然村、265戶共1043人。
“在高山深穀中實施這一工程,工期很緊迫,除克服高溫多雨、江水洶湧等困難外,還要解決施工機械、施工物資過江難,路基石方開炸難等問題。為保證施工進度,我們把攪拌機等施工機械拆卸後用渡船運送到對岸,鋼筋、水泥等施工物資靠溜索運送到對岸。”時任該項目總工程師的張慶生告訴記者。
2011年11月23日,當地傈僳族、怒族等少數民族群眾穿上節日盛裝,載歌載舞,熱烈慶祝拉馬底溜索改橋項目竣工。此後,雲南交通部門再接再厲,全麵推進剩餘16對溜索改橋項目。2012年年底,怒江州境內的18對溜索改橋工程全部完工。
“溜索改橋以後,拉馬底村怒江西岸60%至70%的農戶蓋起了新房子。由於節省了大量運輸費用,過去蓋一棟房子的錢,現在可以蓋兩棟房子。”拉馬底村鄉村醫生鄧前堆告訴記者。
徹底解決溜索過江
今年8月8日,“溜索改橋”工程建設座談會在北京召開,會議決定於2013年至2015年在全國實施290對“溜索改橋”項目,其中雲南有139對“溜索改橋”項目。
根據調查數據顯示,雲南目前仍有在使用的溜索140對,單邊合計總長1.7萬餘米,分布在曲靖、昭通、文山等11個州(市),涉及280個建製村、1438個自然村、14.4萬戶共34.4萬人。交通運輸部與國務院扶貧辦要求所有項目在2015年年底前完工,社會投資超過橋梁總造價20%的單位或個人,可獲得橋梁命名權。
國家實施“溜索改橋”工程是雲南徹底解決“溜索過江”問題的重大機遇。由於項目存在點多麵廣,工期緊、任務重,質量監督難度大,籌資壓力大等問題,雲南省交通運輸廳將結合之前的調查數據,到各橋位現場進一步核對糾偏計劃數據,將計劃落到實處,嚴格要求地方按基本建設程序開展項目,嚴格質量、資金、進度管理。省級公路質監部門將介入監督管理,保證工程質量。雲南省交通運輸廳將督促各州(市)根據最終確定的計劃,倒排工期,確保“十二五”期結束“溜索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