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總理李克強7月31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會議確定重點要加強市政地下管網建設和改造,加強汙水和生活垃圾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加強地鐵、輕軌等大容量公共交通係統建設等。
專家認為,此次提出的新增基建設施發展,無疑會穩定投資,並將推動建材管網、輕軌等相關產業發展。
早在今年4月份,國務院辦公廳就曾下發《關於做好城市排水防澇設施建設工作的通知》,預示著城市排水防澇管網建設迎來實質性支持政策。按照該通知,預計5-10年之內中國城市地上管網有望脫胎換骨。而且,住建部已編製了《城市排水(雨水)防澇綜合規劃編製大綱》,指導各地編製符合當地實際的綜合規劃。
據住建部2010年對國內351個城市排澇能力的專項調研顯示,2008年-2010年間,有62%的城市發生過不同程度的內澇,其中內澇災害超過3次的城市有137個。
有材料顯示,地下管道的鋪設成本十分高昂,直徑1200毫米口徑的鋼混排水管道綜合成本為每公裏160萬元、直徑2000毫米管道成本達到每公裏約400萬元。如果要建成綜合管廊,那麽每公裏投資額將達上千萬元。北京市政管網總長度大約4萬公裏,包括上下水、雨水、汙水管道等,如果要把排水管網及排澇係統全麵改造修繕,需要幾百億元的投入,才能從根本上排除隱患。據悉,今年上汛前,北京市就已至少投入30億資金用於城市河道治理和泵站改造。
因此,即使按每個城市僅投資10億改造地下管網推算,全國總投資都在3500億以上。由此推算,未來幾年整個城市基建投資規模達萬億並非空談。
再者,根據此前有關汙水處理和垃圾處理的規劃推算,“十二五”期間,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個人投資在內,城市汙水處理總投資達到4500億元,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總投資達到2800億元,兩者總計投資將達7300億元。
城市軌道、輕軌建設規模也相當可觀,去年國家發改委一口氣發出25條城軌批文讓人記憶猶新。
“全國有28個城市有城市軌道交通運營或在建。其中,12個城市已有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線路。”去年國家發改委基礎產業司司長黃民曾透露,預計到“十二五”末,28個城市將擁有3000公裏運營線路。
而據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相關專家介紹,到2015年,全國城市規劃交通總投資將達1.2萬億元。到2020年,將有40個城市建設地鐵,總規劃裏程達7000公裏,是目前總裏程的4.3倍。
對於上述城市基建,市場或更擔心其建設資金來源。對此,分析人士指出,城軌電網汙水垃圾處理等設施,利用社會資金建設的手段已相對成熟,加之改革的進一步深化,預計社會資金進入會越來越多,資金也能夠保證。
去年住建部曾正式發布《關於進一步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市政公用事業領域的實施意見》,鼓勵民間資本采取獨資、合資合作、資產收購、購買地方政府債券、投資基金、股票等多種方式直接或間接投資城鎮供氣、供熱、汙水處理廠、生活垃圾處理設施等項目的建設和運營。
而今年,隨著一大批行政審批的取消和下放,民間資本和地方政府的項目活動空間越來越大,因此市場應有理由相信城市基建,資金不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