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北京市發改委介紹,北京市將積極吸引社會資本推動市政基礎設施領域建設,包括地鐵14號線、蘋果園交通樞紐等126個試點項目將向社會資本開放。這是記者從最近召開的第五屆投資北京洽談會上獲悉的。
北京擬引進社會資本1300億推動六大領域建設
洽談會上首次正式發布了北京市政府新出台的《引進社會資本推進市政基礎設施領域建設試點項目實施方案》。方案明確,北京市將積極吸引社會資本推動軌道交通、城市道路、綜合交通樞紐、汙水處理、固廢處置、鎮域供熱等六大領域建設,並隨方案推出了126個試點項目,總投資3380億元,擬引進社會資本1300億元。
126個試點項目涵蓋市政基礎設施的六大領域,軌道交通領域包括地鐵14號線、地鐵16號線、地鐵7號線、燕房線等;道路領域包括國道110二期高速、京良路東段等;交通樞紐領域包括蘋果園、北苑北、望京西等;汙水處理領域包括鄭王墳、定福莊等中心城再生水廠,以及一批新城、鄉鎮再生水廠;固廢處理領域包括海澱區循環經濟產業園再生能源發電廠等;鎮域供熱領域包括門頭溝區齋堂鎮鎮區供熱工程等。
總體來說,試點項目的選擇主要是從完善城市功能、滿足民生需求和具有代表性三方麵出發。
方案最大特點是可操作性強企業可“對號入座”
除北京外,全國其他省市近年來也出台了一些推動重點領域民間投資的政策,和它們相比,此次出台方案的最大特點是具有很強的操作性,不僅明確了改革的方向和原則,而且提出了具體的、可操作的路徑。對每個領域,都詳細設定了市場化建設運營的實施模式、政策條件,以及具體的技術經濟指標。企業參與市場化建設時,行業部門進行管理和服務時,都可照著這份方案來“對號入座”,有利於政策最終落到實處。
市政基礎建設麵向社會資本開放並不意味著價格放開
北京市發改委表示,價格在方案中有詳細的設計,一方麵特許經營項目應執行由價格主管部門製定的政府定價或者政府指導價,其他項目執行行業統一價格政策,另一方麵,政府將按照補償成本、合理收益、節約資源及社會可承受的原則,加強投資成本和服務成本監測,建立定期審價製度,逐步調整理順價格收費水平,建立科學的價格形成機製。
市政基礎設施領域對社會資本開放是否會帶來安全隱患?
對於市政基礎設施領域對社會資本開放是否會帶來安全或供給不穩定等問題的擔心,北京市發改委表示,市政基礎設施領域對社會資本開放針對的是投資人身份而言,即無論企業的規模、屬地、所有製如何,都可以公平地參與。但在專業方麵的準入限製依然是有的,為了保障城市公共安全和公共產品的有效供給,市行業主管部門會進一步加強行業監管,分行業設定技術規範,明確準入標準、服務質量和監管細則。
對於在特定市政基礎設施領域有投資意願,但缺乏相應技術實力和專業經驗的投資人,可以通過與現有企業組成投資聯合體的方式參與相關項目,實現優勢互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