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機械行業融資租賃市場作為國際上通用的一個促進市場銷售的方法,不但能保護股東利益,又可以作為支持客戶盈利的一種行為,一度被工程機械行業市場熱捧的發展方向,但是它是建立在市場終端可靠的基礎上,一旦沒有終端市場需求,沒有動工了,這就會出現問題。工程機械租賃業逐漸失寵,不免使得部分業內“投資者”憂心忡忡,再加上整個工程機械行業市場發展的“不景氣”,令行業複蘇的疑問再次升溫。
租賃危機來襲惡性競爭或為誘因
從2010年開始,國家針對房地產市場調控的政策便不斷推出,限購令的出台更帶來沉重打擊,房地產開發熱戛然而止。與此同時,國際金融危機持續發酵,國內企業資金鏈備受考量,新項目建設完成後仍拖欠項目款的現象時有發生。整個工程機械租賃市場從2011年開始迅速入冬。
即便進入行業低迷期,工程機械生產企業對發展融資租賃的熱情依然不減。僅2012年,就有熔盛機械、福田汽車、中聯重科等公司在融資租賃業有新舉措。其中,中聯重科的融資租賃占營業收入比重更是從5年前的5%左右上升到如今的50%以上。在行業風險乍現之時,快速增長的融資租賃業務帶來的風險也令人心驚。出於市場競爭,一些融資租賃公司的條件開始不斷放寬,如放鬆客戶資質評審等,令一些沒有工程機械經營經驗、還款能力較差的客戶進入其中,從而增加了工程機械融資租賃公司應收租金回籠的風險。
政策導向需給力人才儲備仍是關鍵
目前我國還沒有關於融資租賃的專門法律,隻有一些相關規定散見於其他法律條文中,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融資租賃合同糾紛案件若幹問題的規定》等。另外融資租賃產品的產權登記部門不夠清晰,缺乏信息公開的平台,既難以抵抗善意第三者引起的糾紛,也無法實現出租方和承租方的信息對稱,導致風險管控問題的高成本和低效率。對此,業內人士表示,解決租賃危機,還需盡快改善目前的法製環境,使得配套法律能夠支持和促進租賃行業健康發展,同時加強對出租人作為債權人和所有權人的保護。
此外,融資租賃要想真正得到發展,還必須培養自己的專業人才,而不是單純靠挖人來解決。及早製定人才儲備計劃,防患於未然,可以幫助公司在業務擴張之路上走得更加從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