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網近日公布了《蘆山地震災後恢複重建總體規劃》(下稱《總體規劃》)。《總體規劃》提出,用三年時間完成恢複重建任務,使災區生產生活條件和經濟社會發展得以恢複並超過震前水平。恢複重建資金總需求約為860億元。
關於資金來源,《總體規劃》提出,中央財政統籌現有各類資金,實行總量包幹,分年安排,支持災區恢複重建。分配地方政府債券規模時,考慮蘆山地震災後恢複重建因素,適當增加對四川省的支持力度。四川省要通過調整支出結構集中財力用於災後恢複重建。
不過,相比汶川地震、玉樹地震、舟曲泥石流的重建規劃,此次重建則強調社會資金。“引導社會捐贈資金在規劃框架下認建或承建恢複重建項目。通過企業和居民自籌資金、銀行貸款等多渠道籌措災後恢複重建資金。市、縣政府統籌優化財政資金使用,通過貼息等方式,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杆作用,吸引更多社會資金參與重建。”
汶川地震災後重建作為當時擴大內需的引擎,四川本地專家對《第一財經(微博)日報》說,目前地方財政收入增幅減緩,以及刺激性財政政策的退出,政府投入的財力有限,困難會比上次大得多。因此,此次總體規劃相比汶川而言,是以恢複為主,而不是以提升發展為主。
在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上,《總體規劃》提出,以恢複現有公路功能為主要目標,盡可能利用原有設施,修複受損路段,加固受損橋涵,完善排水防護和交通安全等設施。而汶川地震後,災區群眾普遍認為,基礎設施、公共設施建設前進了二三十年。
不僅如此,相比汶川地震重建規劃,以及玉樹地震、舟曲泥石流重建規劃,蘆山地震的總體規劃的重建原則中新增加“創新機製”,要求“以改革創新促恢複重建,積極探索災後恢複重建新思路、新機製、新辦法”。
考慮到不可能再複製汶川對口援建的模式,四川社科院課題組曾經建議采用“政府+部門+企業+災區”的立體化對口援建機製。即由四川省內地市州對口援建重災鄉(鎮);國家部委的政策、資金和項目支援;中央企業和省內國有企業為災區產業重建引入資金和項目。
但是,《總體規劃》隻是提出,“加強中央企業對災區的支持,建立四川省內對口支援機製,充分發揮災區幹部群眾主體作用,調動市場和社會力量,全方位、多層次參與災後恢複重建,形成強大合力。”
在城鎮居民住房的重建機製上。《總體規劃》就提出,政策支持與市場運作相結合,吸引民間資本和社會資金參與城鎮住房恢複重建,允許居民按照統一規劃自主聯建。老城區住房恢複重建與老城區改造,特別是與棚戶區、城中村改造結合起來,采取保障性住房、商品房、商業服務、配套設施整體開發模式進行建設。對自願到其他市縣落戶的群眾,按相同補助政策給予現金補助。
四川省政府參事室副主任紀盡善在汶川地震之後,曾經向四川省和中央寫報告要求重視民間資本,發揮市場的作用。“5·12地震重建沒有把政府和市場很好結合起來,對民間資本重視不夠,光靠政府的力量,災區長遠發展會受到很大局限。”紀盡善稱,此次強調結合市場運作,吸引民間資本就是對汶川地震重建經驗的吸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