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生產基地從中國分散到其他亞洲國家的日本企業正在增加。日本船井電機計劃將2011年度曾高達9成的家電在華生產比例降至5成以下,2014年該公司旗下菲律賓新工廠將投入運行。此外,伊藤洋華堂將於2013年度把服裝的在華生產比例降至3成,而2011年度則高達8成。此舉意在緩解中國勞動力成本上升的影響,保持商品的價格競爭力。由於中日關係緊張等原因,除了瞄準中國內需的商品之外,避免過度依賴中國的趨勢正日趨明顯。
船井電機在中國生產DVD、藍光光盤錄像播放機和打印機,然後出口到美國等市場。在這些產品中,中低價位機型等的生產將逐步轉移到菲律賓。今後將在靠近菲律賓馬尼拉首都圈的利馬工業園取得的約12萬平方米土地的一部分用於建設工廠。新工廠的總投資額預計為30億-40億日元(約合2.01億-2.68億元人民幣),產能等情況將在今後確定。船井還計劃2014年夏季將擴大泰國自有工廠的電視產能。
船井電機實現增長依靠的是以OEM(貼牌生產)方式供應低生產成本的電視和DVD錄放機的業務模式。而生產成本的降低則是得益於中國工廠。該公司在廣東擁有2家代工工廠和1家自有工廠,在華生產比例截至2011年度末高達9成。不過,自有工廠在2012年發生涉日遊行時,出現了工人要求提高工資的事件。船井認為在中國進行集中生產的風險正在提高,因此在華生產比例將會被控製在5成以下。
據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的調查,中國製造業普通從業人員的月基本工資在2010年10月為328美元(約合2047.44元人民幣),在5年裏上升了約4成。與菲律賓(253美元)、越南(145美元)和緬甸(53美元)等國相比,中國明顯更高。
伊藤洋華堂將調整2012年度銷售額約為800億日元的自主開發服裝的生產體係。在中國的代工生產比例在2012年度高達6成,2013年度將降至3成,大幅降低,同時增加在東南亞的生產。在緬甸的生產比例要從目前的15%提高至2013年度的20%以上,而印度尼西亞則要從3%增加至10%以上。此外,運營"優衣庫"的迅銷公司、男裝廠商青山商事和AOKI等也將擴大在中國以外的商品生產。在日元不斷貶值的背景下,將逐步把生產轉移到成本比中國更低的亞洲各國。
據日本經濟產業省實施的海外事業活動基本調查顯示,在日本企業旗下中國當地法人的銷售額中,2010年度中國國內銷售額為23.2萬億日元,出口為11.5萬億日元。與雷曼危機前的2007年度相比,中國國內銷售額增長27%,出口減少了22%.在內需不斷增長的同時,中國作為麵向全球的出口基地的地位則在弱化。據中國商務部數據顯示,1月日本對華直接投資較去年同月減少了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