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化名)在北京平穀經營工程機械的租賃生意,自去年下半年行業出現下滑態勢以來,工程機械行業的景氣度每況愈下,而王林是最直觀的見證者,“今年上半年的收入是5萬元左右,2007年、2008年行業最景氣的時候年收入近40萬元”,王林告訴筆者,由於市場低迷,工程量不足,自己的收益大減,“價格上不去,接的都是些零散的小活”。
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挖掘機行業的產能已經超過40萬台/年,而全球每年挖掘機的需求量尚不足40萬台。隨著基礎建設高潮的謝幕,工程機械行業的情況每況愈下,行業的不景氣如今已經蔓延至整個產業鏈的各個環節。許多工程機械生產廠家有計劃地停產減產,但仍有大量產品積壓在倉庫;各級經銷商、代理商的銷量持續下滑;工程機械的購買者受累於工程量不足而收益大減。
產能過剩苗頭去年就已顯現,某業內龍頭企業去年5000台挖掘機年產量隻消化了1000多台,80%產品滯留在經銷商環節。一位業內人士表示,今年一些製造商漂亮的銷售數據下隱藏的卻是多數挖掘機都積壓在經銷商環節的不利現實。三一重工在今年也陷入一連串負麵消息中。而在王林看來,則是“很多機器都滯銷了”。
王林認為,資金和人員大量湧入導致了行業的競爭加劇。而在業內人士看來,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第一,從根本上講,是由於企業盲目擴產造成了該行業的產能過剩,使市場供大於求;第二,工程項目開工量減少使得市場需求下降,銷售量下滑;第三,融資租賃的大肆風行透支了工程機械的市場需求,更使原本萎縮的市場雪上加霜;第四,國家一係列拉動經濟政策仍在發酵中,效果顯現還需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