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把當前鋼鐵業的困境概括為“三高三低”,即高成本,低價格;高產能,低需求;高庫存,低銷售。這三組反差明顯的高低對比,形象地反映出鋼鐵業目前的生存狀況。
由於產能過剩、需求低迷,年初以來,鋼材一度賣出“白菜價”,導致上半年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下簡稱“中鋼協”)會員企業的利潤減幅高達95.81%,銷售利潤率僅為0.13%,扣除投資收益,主業實際處於虧損狀態。對此,中鋼協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張長富表示,“從國際國內宏觀經濟形勢和市場需求分析預測看,國內鋼鐵企業要做好迎戰困難和長期‘過冬’的思想準備。”
鋼價跌跌不休鋼企深陷微利困局
年初以來,我國鋼鐵行業市場需求延續去年低迷狀態,鋼價持續走低。國內鋼鐵資訊機構“我的鋼鐵”研究中心分析,今年上半年,國內鋼價雖在春節後的2、3月間經曆了一波小幅上揚,但4月中旬之後持續下滑。到6月底,普鋼的綜合價格相對於4月中旬的高點,至少下降了6%以上。一家鋼貿公司的總經理以螺紋鋼舉例,“春節前後還賣到4400元/噸,到了7月上旬,就跌到了3650元/噸。”很多業內人士都調侃,鋼價“沒有最低,隻有更低”。
而與跌跌不休的鋼價相對的是原材料價格的高企,以及高額的融資成本。據中鋼協監測數據,進口鐵礦石價格從去年底的136.3美元/噸,漲至5月中旬的152.9美元/噸,進入7月份,進口鐵礦石平均到岸價格雖然在需求不足的影響下有所下調,但仍達138.15美元/噸。另外,據中鋼協統計,其會員企業上半年財務費用支出同比上升幅度高達37%。
有業內人士表示,“這種上下遊比價關係的不合理,對鋼鐵企業的盈利能力有一種類似於掏空的作用。”中鋼協的數據顯示,上半年中鋼協會員鋼鐵企業累計實現利潤僅為23.85億元,同比大幅減少545.49億元,減幅95.81%;虧損企業虧損額142.48億元,虧損麵達到33.75%。如果扣除投資收益,鋼鐵主業實際處於虧損狀態。
上市鋼企半年報也把鋼鐵業的困境暴露無遺。已發布預告的上市鋼企業績同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業績同比降幅最大的為韶鋼鬆山,該公司預計上半年虧損7.5億元,淨利潤同比降幅高達1309.71%;預計虧損額最大的為鞍鋼股份,該公司預計上半年虧損19.76億元,同比降幅達998.1%。另據“我的鋼鐵”資訊機構分析,除攀鋼因去年實施資產重組,其業績表現與去年同期不具有可比性之外,僅寶鋼股份、久立特材和金洲管道3家鋼企同比業績預增。
需求持續低迷產能過剩令人憂慮
業內普遍認為,需求端的疲弱加上供給端新增產能的剛性釋放,是造成鋼材市場價格持續低迷的根本原因。
今年以來,隨著國家經濟增長方式的調整,經濟增長勢頭減緩,鋼鐵需求增速明顯下降。由於鐵路等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回落,房地產調控政策依然堅挺,造船、機械等主要用鋼行業市場需求下滑,上半年我國粗鋼表觀消費同比幾乎沒有增長。有統計顯示,今年粗鋼實際需求隻有6億噸左右。
而與低迷的需求相反的是,我國粗鋼產能每年以7%的增幅增長,粗鋼產量居高不下。4月份我國日均粗鋼產量已創下201萬噸的新高。
據中國冶金建設協會去年9月統計,46家設計單位公布的數據顯示,煉鋼在建產能5504萬噸,正在設計產能1930萬噸,正在規劃煉鋼產能2108萬噸,統計期間停止建設的規模600萬噸。如果這些規劃項目也開工建設並形成產能,將新增粗鋼產能近9千萬噸。業內估計,目前我國粗鋼產能已擴張到9億噸,實際產量7億噸。中鋼協副秘書長李新創曾表示,目前鋼鐵業的產能太高,幾乎已把未來多年的增長空間填滿。為何鋼鐵產能屢控不止?山東鋼鐵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鄒仲琛指出,這主要緣於鋼鐵企業之間的惡性競爭。為避免在市場競爭中被淘汰兼並的命運,一些地方的鋼鐵企業仍在擴張規模。在國有企業淘汰產能的同時,一些民營企業卻在偷偷擴張。而地方政府出於稅收與就業考慮,有意保護這些企業擴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