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四,是賀東東的“麵試日”。這位三一德國有限公司(簡稱:三一德國)董事總經理卻說,“與其說是我麵試別人,不如說是我被應聘者麵試。”
“麵試”往往是這樣一幅場景:應聘者對三一的問題層出不窮,從戰略、品牌策略到實現路徑等等,惟有賀東東的回答讓他們滿意才會考慮加盟。而要蒙混這些人並不容易,他們事先都做了很多研究工作,包括搜集三一的背景、客戶群體等,在麵試之前大多還會到三一德國的工廠去做一番“實地考察”,新聞報道也是重要信息來源之一。
最初的招聘工作像是“開始滑行的飛機”,阻力巨大。三一德國嚐試了所有辦法:在報紙、雜誌上登廣告,參加人力資源專場、主動與大學聯絡等等。三一在國內名聲如雷貫耳,即使在歐洲的“行業裏很有名,但德國人對此並不買賬”。市場總監林肯巴克(Christiane Linkenback)說,她於2010年12月加盟三一德國,其此前在德國建築機械領域有超過10年的工作經驗。
這僅僅歸因於“保守”?更深層的原因是他們對這個“中國”品牌的不信任:在他們印象裏與低成本、低質量劃等號的中國品牌,真的準備到傳統機械強國的後院來放一把火?這就像水從低處要流向高處,怎麽可能?又憑什麽能做到?他們是否隻是想把技術轉運回中國?
種種猜測並非杞人憂天。“德國被認為是工程機械的發源地和競爭中心。”VDMA新聞處的Anja Schnieder女士說,這是德國工程聯合會旗下的一個政府性機構,三一重工已是其會員單位。“從包括三一的會員那,我們了解到外國公司投資德國的重要原因,是為了能更好地觸摸未來發展趨勢以便保持在工程技術領域的先進性。”
盡管德國各級政府都很願意向像三一重工這樣的中國企業伸出橄欖枝。三一德國所在的北萊茵-威斯法特倫州(簡稱:北威州)政府派駐了一名博士“專職協助”三一德國的籌建和初步運營,薪水則由北威州政府支付。“在德國法律中,在德投資的就是德國公司,沒有德資、外資之分。”德國聯邦投資促進署公關部高級經理曹奕說。“不信任”卻依然流傳,當地媒體報道映射著這種“不信任”,反過來又擴散著這種不信任。就在三一德國正式開始運營前半個月,該國非常有影響力的一家報紙依然在質疑,它的報道內容是這樣的:三一德國所謂1億歐元的投資根本沒有到位。
“如何消除對中國品牌的偏見?這是我們最大的挑戰。”賀東東說,從發展中國家到最高端的歐洲國家,這是無法避免的問題。“我們的策略是打陣地戰,一步一步向前推進。”在這種平靜的表述背後,則是“破釜沉舟”般的必然性:倘若無法實現品牌的升級,三一也會如大多數中國公司一樣處於全球產業鏈的底層、賺的隻是辛苦錢。
“德國製造”
在第一次“麵試”後,林肯巴克就決定為三一德國工作。
最打動她的,是“這會是個德國公司”:在德國建廠、產品由德國工人製造、聘用德國管理層,由本地研發中心為歐洲客戶量身定做產品。“我們開業時的口號就是"德國製造"。”賀東東說,一期工程設計的年產能是1800台設備,這些產品將打上三一的品牌在歐洲當地以及北非、中東等傳統歐洲品牌市場進行銷售。
當時是2010年的8月,“我問他們現在有多少人?”林肯巴克得到的回複是50個人,當年年底已是近百人,而目前的數字則是160人,預計今年年底會增加到200人左右,其中80%在德國當地招聘。
三一德國僅一期工程就可為北威州新增600個工作崗位,這對當地政府和民眾都頗有吸引力。“我們非常重視三一這個項目。”北威州投資促進署中國項目經理魏德曼(Frank Weidmann)說,投資規模大是一個原因,並且“我不允許競爭對手得到這個項目”。與此同時,本地的機械工程公司卻在裁員,“我此前工作的重汽生產商當時正準備解雇600名員工。”林肯巴克說。VDMA新聞處的Anja Schnieder女士坦承:相對中國等新興市場,歐洲工程機械市場的增長乏力。
2008年5月,三一重工控股上市公司三一股份(600031.SH)宣布計劃在德投資1億歐元,工業園區選址在北威州的貝德堡,這是一個離科隆約40公裏的小城。這個計劃一度因為金融危機而“重新考慮”。從2006年底、2007年三一重工開始海外布局,2007年三一集團實際銷售收入135億元、利潤40億元。2011年,根據第三季度季報披露,公司1-9月實現營收413.03億元。據相關人士透露,三一海外分支的投資“80%都由集團投資”、剩下的20%則由母公司擔保向當地金融機構貸款。
賀東東介紹,三一德國一期工程的投入為4000萬歐元,代號為“二號廠房”的二期工程即將啟動、三期工程也已在規劃中。“預計僅二期的投入就有1億歐元,三期工程我們還會追加投資。”賀東東說,研究中心的投入則單另計算,“沒有封頂”。目前有200名中國工程師、三四十名德國工程師在研發“歐版”三一產品。
三一到來所帶來的利益,貝德堡市市長科爾特(Gunnar Koerdt)感觸最深,有另外兩家中國企業也正在和其協商落戶貝德堡。科爾特坦承,“他們”都是三一重工的追隨者,“為其提供產品配套”。
三一德國很早就承諾過將“生根當地”,其中一個舉措就是擴大向當地供應商的采購,“德國人很樂意看到這個局麵”。“我們的工廠由德國公司建造的。”林肯巴克介紹說,在二期工程完成之前,三一德國生產的水泥澆灌泵的噴漆業務也外包給當地的一家德國工廠。“未來水泥攪拌車上的那個攪拌桶也將向當地供應商采購。”目前這個部件來自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