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小剛一到長沙,就開始全心琢磨混凝土輸送泵(又稱拖泵)。為避開技術壁壘,易小剛改變思路,另辟蹊徑。“別人用專用零件我們就用通用零件,在此基礎上再進行技術改進和集成。”
混凝土拖泵在進行高低壓切換時,需要換接不同的管子。易小剛大膽設計了一個可以旋轉90度的閥門,不料遭致了從工人到車間主任的一致反對:國外都是用管子,客戶也沒提意見,怎麽能換呢?最後,還是董事長梁穩根拍板支持易小剛。終於,一個工作原理與原有產品完全不同的液壓集流閥組設計出來了。企業的第一 個也從此誕生。
“這不是很難的突破,隻是思路的改變。”易小剛直言。拋開常規的模仿國外產品設計的路徑,而是在國內外現有技術的基礎上大膽創新,這正是三一重工出奇製勝的秘密武器。 “有些人每天畏畏縮縮,好像創新離我們很遠。其實,不是這樣。”易小剛說。在他看來,這種對國外技術的恐懼實際上源於對“創新”本身缺乏正確認識。
在討論技術問題時,有兩句話易小剛是不允許技術人員說的:一句是“國外是這麽做的,我們也這麽做”,另一句是“國外沒有這麽做過,我們也不能這麽做”。易小剛還會反問:“國外是錯的,難道你也跟著錯嗎?”
“如果說我對我們這個團隊有什麽貢獻的話,就是把我的這種創新思維不斷地灌輸到我們8000多人的研發團隊裏麵,然後跟著我的研發團隊一起,不斷地去突破一個個的技術,解決一個個的問題。”易小剛說。
“創新,是一種文化,一種理念,一種膽量。也就是說,人人都可以創新。”這就是易小剛理解的“創新”,現已成為全體三一科研團隊的信條。
正是依靠這種持續不懈的技術創新,三一不僅為中國贏得了尊嚴,還帶動了整個行業的發展。
2011年3月,由易小剛主持研製的62米泵車馳援日本福島核電站。在整個注水作業過程中,62米泵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東京電力公司對三一泵車的突出表現給予高度讚揚,表示“起了非常大的作用”。一些日方人員更是親切地稱呼三一泵車為“大長頸鹿”。三一更是由此成為一張中國名片。三一重工在國際救援中的數次優異表現,使得中國製造開始撕下“價格低廉”、“質量低劣”的標簽,大幅提升“中國製造”的國際形象,並開始在被歐美長期壟斷的機械製造產業擎起中國旗幟。中國工程院院士譚建榮高度評價三一:“它不僅僅引領了泵車技術的發展,也引領了我們國家整個裝備製造業自主創新的發展。”中國工程院副院長潘雲鶴院士在長沙親手將自己的書法作品“科技造就三一,品質改變世界”贈予易小剛。這既是對三一集團科技創新品質的肯定,也是對易小剛這位科技企業技術領軍人的不懈創新的由衷讚賞。(本文來自三一集團)
掃碼下載機友會APP
或各大應用市場搜索“機友會”下載
獲取更多資訊
掃碼關注路麵機械官方微信
1995年6月,受命於危難之中的易小剛孤身一人從北京來到星沙,和剛剛成立不久就陷入困境的三一重工一道“墾荒”。住在民工們用水泥瓦搭建的工棚裏,工作在腳踩黃泥的簡陋車間內,周圍全是黃土和荒山。
[詳情]據行業權威數據顯示,2017年1-8月份三一20/22T全液壓壓路機銷量在同噸位全液壓單缸輪壓路機中持續占據第一,銷量超過第二名三倍以上,遠超二三名產品銷量總和! 銷量遠超二三名總和 是運氣還是實力 在剛剛過去不久的北京展上,全液壓壓路機風靡整個展會。
[詳情]春江花月夜,花開月正圓 9月26日晚,三一員工小區的廣場上座無虛席,掌聲此起彼伏。三一2017年慶中秋文藝晚會“春江花月夜”在這裏精彩上演。來自三一文工團的藝術愛好者們用精湛的演技,為全體員工奉獻了一場精彩的藝術盛宴。
[詳情]9月26日,兩台三一雙箱堆高機交付台灣萬海航運最繁忙的高雄碼頭,標誌著三一與萬海航運的全麵合作正式開啟。 三一堆高機 萬海航運作為全球前二十大班輪公司,在全球範圍內運營多個集裝箱碼頭及集散站。
[詳情]工程機械行業年度盛會2017年北京BICES展已經圓滿結束,但是展會餘熱未散,三一微挖/壓路機電商團購會持續進行中,活動時間截止9月30日,團購名額所剩不多,欲購從速。
[詳情]9月24日淩晨,英超第6輪迎來一場焦點戰役,利物浦客場挑戰萊斯特城。此役利物浦客場3-2擊敗萊斯特,報了聯賽杯0-2被淘汰之仇。比賽中,“三一紅”第三次亮相全球最頂級賽事,也愈發被全球觀眾所熟悉。 本場比賽,雙方共貢獻了5粒精彩進球,讓球迷大呼過癮。
[詳情]新項目高端開講! 為順應當前三一集團深入推進的“企業再造”和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潮流,今年以來,集團人力資源總部堅持推動培訓變革,旨在顛覆傳統培訓模式,推行“視頻+開發+研討+行動”的新模式。
[詳情]2017年9月24日,兩年一屆的北京BICES展閉幕。作為行業領軍者,三一為這次大展可謂卯足了勁,攜22款明星產品華麗亮相,成為本屆展會“最吸睛”的展商。 每一屆BICES展,三一總有一些別有趣味的畫麵和鏡頭讓人眼前一亮。
[詳情]常言道“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在古代,四川地區由於山路崎嶇,難以運輸通行,連遊遍山川河流的詩仙李白都發出了感慨。 自古以來,四川的地勢多以高、險、土地濕軟聞名,工程機械施工有一定困難,因此對設備有著極高的要求。
[詳情]在廣袤的西藏,有100多台三一起重機設備參與橋梁、鐵路、高速公路等基礎設施建設,為建設美麗西藏貢獻力量。在這批建設堅兵身後,是我們的幕後英雄——陌陌奉獻的三一服務工程師們。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