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首頁 行業資訊 產品縱覽 機友會 招標信息 工程信息 每周話題 熱點專題 高端訪談 基建投資

陳錫文:中國農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2016-12-16 13:19:09
中國路麵機械網-工程機械新聞中心 中聯重科
字體大小:

什麽是“中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通過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進入公眾視野。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為了提高農業生產的綜合效率和農業產品的競爭力,這是當前我國農業政策改革的重點,其核心內容是加快科技創新。

\

為什麽要進行“中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1.我們的糧食供求關係有一些問題
中國的農業,特別是進入新世紀以後,有顯著的發展。近十二年來,糧食產量不斷增長,同時,在糧食重要農產品產量不斷增長的同時,國民的收入也在較快增長。從分析農業形勢的兩個主要指標:糧食產量與農民收入增長來看,應該說,過去的十二年,我國的農業生產進入了又一個黃金期。

但是隨著不斷的增長,新的問題也接踵而來。

十二年來,農業出現糧食產量、庫存量、進口量“三量齊增”的現象,在農業迅速發展糧食產量增加的同時,進口量也不斷增加,進口量增加,而糧食的庫存量也在不斷增加。顯然,這就出現了問題——高產量的糧食仍然無法滿足我國的糧食需求。

以去年為例,我們的糧食缺口是500億斤,而我們實際進口了2500億斤,為什麽要多進這2000億斤呢?分析去年的情況,這2500億斤中有1640億斤是大豆。這也間接反應了存在於糧食中的供求矛盾。

\

2.我們的農作物在市場上缺少價格方麵的競爭力

農作物成本高於國際平均成本,而價格也高於國際平均價格,導致農作物賣不出去,進入庫存,例如小麥、稻穀和玉米的價格要比國際市場的平均價高出35%-50%,那麽在這種情況下,糧食的加工者、經營者在同等品質的農作物中,當然會選擇價格較低的那一類,尤其受影響的就是玉米。小麥、稻穀等農作物,可替代性小,其餘農作物的口感與其有較大差別。但玉米替代性高,玉米有15%用於食用,其餘皆用於飼料或者工業原料。可以替代玉米的農作物很多,如高粱、木薯等。像木薯這類進口農作物,價格低於玉米,又可以代替玉米,則使玉米市場減小,玉米滯銷,又隻能進入庫存。這就使本國有了供需矛盾,造成了結構性的問題,像玉米供過於求,而大豆又供不應求。而目前,減少玉米的產量並不可行,因為玉米產量減少了,進口玉米量同樣的會增加,這就使我國農業麵臨著很尖銳的矛盾和很大的壓力。

\

我對進行中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些基本考慮及措施

1.必須使市場決定價格的機製起作用——“價格形成必須依靠市場”

以往政府製定最低回收價,賣不出去的政府都以最低回收價收購,而今年開始對新疆的棉花、東北、內蒙古的玉米以及長江中下遊地區的油菜籽等農作物實施製定目標價的政策,即農民按市場價出售農作物,低於目標價的,政府給予相應補助。這些措施也是為了有效補貼農民,擴大市場。以東北地區種植玉米為例,在國家這一政策下,東北地區種植玉米的農民調整了種植麵積以適應玉米價格。目前,國內的玉米產量與需求基本保持一致,同時國內的玉米價格與國際玉米價格基本持平,從而也就減少了進口量。這引發了世界的關注。總而言之,保護農民是政府的責任,但是不要然保護農民成為市場機製的絆腳石。補貼政策實施時間並不長,政府也處在摸索探究的過程中,怎麽處理好補貼,是目前政府需要關注解決的重要問題。

2.必須加快推進農業科技的創新

目前,糧食生產最大的問題就是大豆和玉米。以大豆為例,市場那麽大而進口,這才導致玉米的產量不斷增長。市場那麽大,農民不敢去種——因為種植大豆效益低,但所需的土地麵積大。1956年的《中國農業綱要》定的大豆畝產目標是260斤,而直到現在也隻有247斤。當前,種植一畝大豆的毛收入是600元,而種植玉米畝產量高達1000斤甚至1500斤,一畝玉米的毛收入就可以達到1200元。由此可見,種一畝玉米的毛收入等於種兩畝大豆的毛收入,因此不難理解農民選擇種玉米而不是種大豆,而大豆需求量大,那大豆就隻能依賴進口。當小麥玉米等畝產迅速增加時,而大豆的產量始終不見大幅增長,究其原因還是科技投入過少。我國大豆的品種、栽培技術都遠遠落後國際水平,農產品缺少競爭力。所以,應當重點發展農業科技,推進科技創新。也要用更為新型的機件來發展農業。

\

3.加快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

農民一時進不了城,一定要單靠土地嗎?我們更可以推進農村自身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不說別的,光是鄉村旅遊就帶動了大量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去年整個國家國內旅遊人次達42億,其中30%是鄉村旅遊。農民利用鄉村旅遊增加的就業機會是3900萬,充分發揮了農村勞動力的作用。因此即使不能迅速使農民進城,留在農村的這部分人也可以依靠服務業等生存。這是我對當前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些見解。(本文來自中聯重科)

下載機友會App二維碼

掃碼下載機友會APP
或各大應用市場搜索“機友會”下載

路麵機械網公眾號二維碼

獲取更多資訊
掃碼關注路麵機械官方微信

標簽: 中聯重科

鏈接地址://big5.lmjx.net/news/2016/201612/2016121613190959.shtml

新聞投稿:news@lmjx.net

相關報道

中聯重科多功能抑塵車為“真跑者”降溫防暑!

中聯重科多功能抑塵車為“真跑者”降溫防暑!

2016廣州國際馬拉鬆賽鳴槍起跑! 12月11日,天氣晴朗,陽光明媚,2016廣州國際馬拉鬆賽在廣州花城廣場鳴槍開跑。此次賽事由中國田徑協會、廣州市人民政府主辦,來自五湖四海的30000多名選手參加了比賽。

[詳情]

中聯重科工業車輛進軍玻璃市場 專業精細化叉車獲認可

近日,中聯重科叉車產品在山東省金晶集團投入使用,金晶集團是一家擁有106年曆史的國內平板玻璃生產企業,此次中聯重科與金晶集團達成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展現了中聯重科叉車產品的優質性能與高穩定性。 據介紹,由於玻璃產品易碎的特性,對搬運玻璃的叉車產品有著極高的標準和要求。

[詳情]

中聯重科位列“2016中國大陸創新百強榜單” 多元創新成果受矚目

12月8日 Clarivate Analytics(原湯森路透旗下知識產權與科技事業部)在全球範圍內首次發布“2016年中國大陸創新企業百強”。遴選了國內100家在過去五年中取得不俗業績的創新先鋒,展示中國大陸企業在創新方麵的非凡成果。

[詳情]

甘蔗機收大比拚 中聯重科拔頭籌

甘蔗機收大比拚 中聯重科拔頭籌

日前,在廣西柳州桂中農場甘蔗“雙高”基地,一場甘蔗機收大比拚在這裏上演,來自國內外28家企業的40多台套甘蔗生產機械參加了現場演示。中聯重科AS60甘蔗收獲機憑借高效率、低含雜、根頭破壞小等性能優勢,作業表現搶眼,受到農業部領導、行業專家、種蔗大戶、農機社代表的廣泛好評。

[詳情]

7000萬元中聯環衛設備“花落”天津!

7000萬元中聯環衛設備“花落”天津!

日前,中聯重科環境產業集團天津片區傳來喜訊:11月份,天津市公路處和天津市濱海新區環境局一次性采購了中聯重科100台環衛設備,價值近7000萬元。 此批設備主要包括新能源掃路車、新型幹式掃路車、新型濕式掃路車、洗掃車等多款公司明星產品,它們將擔負起天津市公路和環衛係統幹道的清掃保潔任務。

[詳情]

中聯重科環衛裝備技術成果獲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一等獎

中聯重科環衛裝備技術成果獲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一等獎

近日,2016年度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獎評選結果出爐,中聯重科《環保高效幹式環衛清掃裝備關鍵技術及產業化》項目榮獲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一等獎,據了解,這是環衛機械裝備行業第一個獲此殊榮的項目。

[詳情]

創新引領,中聯重科甘蔗收獲機在廣西大量上市

創新引領,中聯重科甘蔗收獲機在廣西大量上市

為配合製定實施《中國製造2025》農機裝備行動方案,農業部在部署今年農業農村經濟重點工作中提出,要努力突破油菜、棉花、甘蔗等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瓶頸。為此,中聯重科匯集國內外一流研發團隊,整合全球高端供應鏈資源,推出AS60切斷式甘蔗收獲機。它的誕生打破了國外壟斷局麵,多項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

[詳情]

杜家毫、許達哲考察中聯重科 創新智能產品獲高度肯定

杜家毫、許達哲考察中聯重科 創新智能產品獲高度肯定

12月6日,湖南省科技創新大會在長沙召開,湖南省委書記杜家毫,省委副書記、省長許達哲率領與會代表考察了中聯重科。考察中,杜家毫和許達哲對中聯重科在科技創新方麵的成就表示肯定,並鼓勵企業不懼眼前困難,持續變革創新。中聯重科董事長詹純新以及公司在長沙的全體高管熱情接待了來訪領導。

[詳情]

技術幹貨-液壓係統常見故障及解決辦法

液壓係統不同運行階段主要故障 1、空載調試階段 空載調試階段液壓係統的故障率最高,存在問題較為複雜,其特征是設計、製造、安裝以及管理等問題交織在一起。除機械、電氣問題外,一般液壓係統常見故障有: 詳情 ↓ (1)元件連接處泄漏。

[詳情]

一步步教你看懂混凝土攪拌站調試程序!

為保證混凝土攪拌站的生產率及設備生產的連續性,在所有設備安裝完成後必須進行調試,調試運行正常後,方可進行正式生產。本文就混凝土攪拌站調試程序及技術要求做詳細說明。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