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首頁 行業資訊 產品縱覽 機友會 招標信息 工程信息 每周話題 熱點專題 高端訪談 基建投資

聊一聊“太重”的前世今生

2016-07-20 09:11:23
中國路麵機械網-工程機械新聞中心
字體大小:

\

【中國路麵機械網 特約撰稿 任立華】“不忘初心 繼續前進”是國家主席習大大在2016年7月1日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發表的重要講話。實際上,由於經濟持續低迷,大家都開始對各自所從事的行業進行審視,並評估是否繼續前行?恰逢畢業季,這個對“初心”的回顧更有必要往前推演,回到我們曾經的匆匆那年。

作為一名研究工程機械行業的鐵粉,自從和工程機械行業結緣以來,非常喜歡和全國各地各品牌的老總聊工程機械行業的事情。在這個過程中,了解到“太原重型機械學院”(現更名為太原科技大學),對太重進行深入了解後,覺得很有必要對工程機械行業人才的重要搖籃寫一篇文章,借此向太重及培養出來的行業領袖及專業人才們致敬。

\

太原科技大學

追溯太重的厚重曆史

1952年,山西省機械製造工業學校(太重的前身)正式創建,曾被《大公報》稱為“中國的福特”,同時也是中國第一輛百分之百國產汽車的創造者——支秉淵先生擔任首任校長。

這裏有必要再隆重的介紹一下支秉淵先生。支秉淵先生早年參加中國工程師學會,1932年當選為副會長,是該學會上海分會的創辦者之一,後任會長。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先後擔任華東工業部機械處處長、太原重型機器廠副廠長兼總工程師、沈陽礦山機器廠副廠長兼總工程師及原第一機械工業部起重運輸機械研究所副所長兼總工程師等職,是中國機械工業的奠基人之一,也是中國內燃機研製的先驅。1943年冬,中國工程師學會為表彰支秉淵領導製造內燃機的開創性成就,在桂林決定授與他金質獎章榮譽。他成為繼侯德榜、淩鴻勳、茅以升、孫越崎之後第五個獲得這項中國工程技術界最高榮謄的人。據此,足見太重在國家的地位和重要性。作為行業泰鬥級別的前輩擔任首任校長,正是國家對該行業承擔人才培養和科研任務的重視。

\

曾經的太原重型機械學院折射出曆史的厚重感

1953年,山西省機械製造工業學校劃歸中央第一機械工業部。1955年,長春汽校、漢口技術鍛衝專業師生整建製並入。1960年,學校升格並更名為太原重型機械學院,成為新中國設立的第一所重型機械本科院校。至此,太重作為一所專注工程機械製造的專業化學院初見雛形。為了進一步強化和整合學校的科研和教學能力。大連工學院、沈陽機電學院起重輸送機械專業師生於1965年整建製並入。1981年,學校開始培養碩士研究生。1983年成為全國第二批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的高校。1998年,學校改為教育部與山西省共建共管,以山西省管理為主。

詳解太重的輝煌今生

為了適應學校的專業設置和不斷擴大的學生規模,2004年太原重型機械學院正式更名為太原科技大學。同年,山西省化學工業學校並入,太原科技大學的專業設置更加全麵,師資力量日益雄厚。截至目前,新的“太重”已經成長為一所以工為主,裝備製造主流學科特色鮮明,理、工、經、管、文、法、哲學、教育和藝術學九大學科門類相互支撐,博士、碩士、學士多層次教育合理銜接的山西省省屬普通本科高等學校,是中國重大技術裝備領域重要的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單就工程碩士在機械工程等就有13個領域擁有授權資格。

新“太重”負責組織、參與了國家“八五”、“九五”、“十五”大型冶金成套設備發展規劃中的“大型軋機成套設備研製”等12個項目的編寫工作,牽頭編製了“重型機械設計標準”、“起重機設計規範”等10餘項國家標準。其中“延長大型軋機軸承壽命研究”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學校創刊的《太原科技大學學報》和《鑄造設備與工藝》具有很大的學術影響力。

新“太重”堅持以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為目標,重視產學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轉化工作,2000年學校與中國二重集團、太重集團、柳工集團、徐工集團等全國50多家企事業單位和政府經貿管理部門共同成立了“太原科技大學產學研董事會”,大大增強了服務地方經濟和行業技術發展的能力,成果項目轉化累計為企業創造經濟效益達數十億元。近年來,學校進一步拓展合作渠道,創新合作模式,搭建合作平台,先後與中信重工、三一重工、洛陽軸承等一大批大型企業建立了產學研合作戰略聯盟。由學校與太原重工合作研製的大型空間七杆機構滾切剪機、十五輥組合式矯直機等成果廣泛應用於寶鋼、首鋼、太鋼等上百家鋼鐵企業,形成係列化、成套化技術優勢,並擁有全部自主知識產權。學校控股高新技術公司“科大重工”已發展成為一所擁有多項核心技術、具有行業重要影響力的高新技術公司。

強大的“太重”校友群

傑出校友是大學的“名片”,畢業生中社會公認的傑出校友數量是評價一所大學辦學水平和畢業生質量的最佳指標,充分體現出大學對國家和社會的人才貢獻能力和影響力。談“徐重”就必須聊一聊徐重強大的校友群。

“徐重”的校友群真的很強大,既有擔任陝西省副省長的張建欣等政界大咖,也有執掌全球行業第五位徐工集團的董事長王民等行業先鋒,同時還有同時擔任華南理工大學汽車工程學院副院長和上市公司中航重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杜群貴等學術精英。

在這裏特別介紹兩位業界大咖。第一位是徐工董事長王民先生。王民是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中國工程機械最具影響力產業領袖獎,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中共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代表,全國勞動模範、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兼任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副理事長。王民執掌下的徐工集團持續領跑中國工程機械行業,躍居全球行業第五位。

王民最初是在徐州礦務局建井隊做一名煤礦工人,在18歲那天就在徐工當了一名車床工人。進廠三年,王民完成三件事:入團,入黨,被工人師傅和廠黨委推薦去太原重型機械學院讀書。因出色的表現擔任了學院的學生會主席和班級黨支部書記。結束學習生涯後王民重新回到工廠,從技術員、工程師、車間主任一步步做起,最後成了徐工的掌舵人。在王民的帶領下,徐工連續26年位居工程機械行業中國第一,並於2012年躍居世界第五,與全球工程機械最優秀的企業同台競技。

第二位是山推董事長張秀文。“厚道魯商”作為魯商的品牌同樣體現在張秀文身上,山推的文化理念“厚德、堅韌、創新、奮進”就是明證。山推是由曆史上基建部指定生產推土機的廠家一直發展至今的企業,在這個曆史前提下,山推前幾年一直專注於做好推土機。山推的戰略就是強化主業,厚積薄發,山推主業是推土機和兩大部件(履帶底盤和變速箱),通過厚積薄發戰略實施,山推達到了目標,市場份額達到60%以上。

作為一名曆任山推總廠熱模鍛車間副主任、鍛冶處副處長、技術開發部副部長、履帶廠廠長、山推股份公司履帶事業部部長、山推股份公司副總經理兼履帶事業部部長,小鬆山推工程機械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山推股份公司總經理助理的山推人,一步步走來,打造出了山推科技創新和過硬的“工匠”產品品質,彰顯了山推強大的工程機械裝備科技研發製造能力及領軍推土機行業的絕對實力。在CCTV《大國重器》中展示的“開天神推”,就是山推在2012年成功研發的SD90-5馬力推土機,這種大馬力推土機製造中,全球僅有的美國卡特皮勒、日本小鬆、中國山推三家企業有能力製造。

以上足見太重對行業的影響和貢獻有多大。作為國家大力倡導實業強國的當下,我們需要這樣服務於工程機械製造教研性學校的興起,否則中國製造2025將成為空談!同時,當年從太重畢業或決定投身於工程機械行業的相關人士,想必多多少少都對這個行業帶有一定的理想和抱負。目前,整個工程機械行業雖然麵臨著諸多問題和挑戰,大家也對未來感到困惑和迷茫,甚至開始懷疑。越是在這個時候,越要保持清醒,我們是不是應該回到當年投身這個行業的原點,緬懷一下行業前輩,看看太重的發展史。一個行業前輩支秉淵先生尚且經曆了起起落落,但最終鳳凰涅槃成為行業泰鬥;徐重作為一個學校經曆多次合並,最終由單一理工晉升為綜合性教研教學並重的大學,這期間整整用了六十多年的時間,我們為什麽非要浮躁到一經曆行業周期調整,就恐慌到無所適從呢!商業本就如此,賺的起首先要賠得起,不能總像一帆風順,目前的苦難和磨礪,不正是重新規劃自己後續發展的最好時機嗎!借用習大大的話送給各位:不忘初心 繼續前進!

\

\

\

\

【中國路麵機械網獨家授權發布,禁止轉載,違者必究】

下載機友會App二維碼

掃碼下載機友會APP
或各大應用市場搜索“機友會”下載

路麵機械網公眾號二維碼

獲取更多資訊
掃碼關注路麵機械官方微信

鏈接地址://big5.lmjx.net/news/2016/201607/2016072009112332.shtml

新聞投稿:news@lmjx.net

相關報道

國土資源部部長辦公會審議並原則通過全國礦產規劃(2016 - 2020年)

國土資源部部長辦公會審議並原則通過全國礦產規劃(2016 - 2020年)

近期,國土資源部審議並原則通過《全國礦產資源規劃(2016 - 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同時,國土資源部將在修改完善基礎上抓緊會同相關部門,正式上報國務院審批。

[詳情]

今年夏糧再獲豐收 結構調整取得積極進展

今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農業形勢繼續保持了穩定向好的態勢。農業部部長韓長賦在接受采訪時說,今年上半年農業生產有兩個突出亮點:一個是夏糧獲得豐收;另一個是農業結構調整取得積極進展。 夏糧總產預計可達2800億斤 韓長賦表示,目前,全國夏糧收獲基本結束。

[詳情]

【智慧農業】農業現代化的發展趨勢

【智慧農業】農業現代化的發展趨勢

內容提要: 智慧農業通過生產領域的智能化、經營領域的差異性以及服務領域的全方位信息服務,推動農業產業鏈改造升級;實現農業精細化、高效化與綠色化,保障農產品安全、農業競爭力提升和農業可持續發展。

[詳情]

2016年小型工程機械行業發展前景分析

近年來,國際市場格局發生明顯變化,歐美企業迫於成本壓力,已開始通過並購整合高端市場,中端市場尋求與發展中國家企業的合作,形成全球生產,全球采購,全球銷售的局麵。同時,國內企業在製造技術上有了較多的積累與進步,具備了中高端產品的製造能力,並具有顯著的成本優勢。

[詳情]

2016年我國挖掘機械行業競爭格局分析

據我國挖掘機械行業競爭分析,前幾年由於小型挖掘機械行業的不景氣,重慶輪挖現在的國內市場開始進入無邊界的競爭時代,大打價格戰也成為大部分挖掘機廠家的慣用伎倆,然而為了擴大競爭優勢,價格一降再降,在壓縮成本的背後所導致的產品質量不合格,售後服務不到位,也因此很多交易都成了一錘子買賣。

[詳情]

2016年1—4月工程機械行業運行狀況與趨勢分析

2016年1—4月工程機械行業運行狀況與趨勢分析

一、2016年行業經濟運行情況 2016年1-4月工程機械行業主要產品銷量 2016年1-4月工程機械行業重點聯係企業經濟效益情況 2016年工程機械產品進出口情況 2016年1-4月主要工程機械產品類別出口量值 二。

[詳情]

2016年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現狀分析:下行壓力大 前景前景依然明朗

2016年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現狀分析:下行壓力大 前景前景依然明朗

近幾年,中國工程機械行業遭遇“新常態”,工程機械企業不可避免地遭遇了低位運行,但國家各項政策的提出以及我國工程機械企業產業鏈的逐步完善給工程機械企業渡過難關增加了信心。業內企業也抓住行業下行的陣痛期,開始修煉內功提升技術水平。

[詳情]

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現狀分析:產能嚴重過剩

專家認為,除了政治原因、海外巨頭競爭原因之外,不少國家的經濟增長有限,完全寄望於海外市場擴展,對於國內工程機械行業來說並不現實。 專家強調,海外需求是斷點式的,與國內4萬億元帶動的持續成片成麵的需求有很大區別,海外市場並不是工程機械過剩產能的“救世主”。

[詳情]

2015年工程機械行業進出口現狀分析

近年來,我國工程機械大型裝備獲得了長足的發展,企業緊密結合工程機械的需要和施工企業的要求,實現了進口替代,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隨著我國企業逐漸成為國際工程機械領域的重要參與者,許多企業對自身的定位已經從行業領先變為了國際領先,其品牌影響力、國際化程度。

[詳情]

探索分析二手工程機械未來發展形勢

2016年在國家相關政策的施實下,“一帶一路”、國家基礎設施建設、國際產能合作等政策措施將大大促進二手工程機械行業的發展。二手工程機械互聯網+也在積極推動,智能製造、物聯網、跨境電商平台發展迅速。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