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首頁 行業資訊 產品縱覽 機友會 招標信息 工程信息 每周話題 熱點專題 高端訪談 基建投資

中聯重科對瑕疵“零容忍” 不把缺陷產品推向市場

2015-06-01 09:04:35
中國路麵機械網-工程機械新聞中心 中聯重科
字體大小:

5月的意大利米蘭世博會,外形如同金色麥浪的中國館,每天迎客超1萬人次。作為世博園內唯一的中國品牌起重機,中聯重科ZTC350起重機已連續作業5個月、每天工作10小時以上,表現穩定、精準、無故障,收獲無數點讚。

從上海世博會到米蘭世博會,中聯重科代言“中國製造”,在世界舞台上精彩亮相。

20多年前注入品質基因,麵對行業下行不焦慮

20多年前,轉製而來的中聯重科,在市場浪潮中剛剛起步。1993年,公司生產的第一代混凝土輸送泵,受到市場歡迎,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第二年,公司做出了一個驚人決定:根據市場反饋的質量瑕疵,全部停產。當年7月,公司成功研製出第二代輸送泵,同時免費換回前期售出的10台機子。

有市場,為何自棄飯碗?“不把有缺陷的產品推向市場,對待自己必須‘零容忍’。”自那時起,誠信經營、追求品質的態度和精神,就已深深植入每一位員工的記憶。

經過20多年市場“洗禮”,中聯重科追求高品質本色不改。我國第一台六橋底盤百噸汽車起重機、首台特殊物料輸送泵、國內最大噸位的高壓清洗車、世界首台路緣清洗車、全球最大噸位的汽車起重機等,相繼在這裏問世。

“不息為體,日新為道”。數據顯示,中聯重科每年形成300多項新技術,向全球市場推出200多個適銷新品。

過去幾年,由於產能過剩,工程機械行業日子並不好過。中聯重科卻靜悄悄地抓住時機,練好內功,成功地從單一的工程機械企業轉型為集工程機械、環境產業、農業機械、金融服務等為一體的高端裝備製造企業。

“嚴寒低穀之時,正是冷靜反思之時,更是練好內功的好時期。”在中聯重科董事長詹純新看來,跌宕的市場並不可怕,扭住技術的關口,拿出靠得住的產品才是硬道理。

14年前布局國際化,對接“一帶一路”建設不陌生

3月13日,長沙縣中聯重科泉塘工業園,50台QY75V輪式起重機發往印度。這批產品總價值近8000萬元,是中聯重科2015年以來出口海外的最大訂單。

過去一年,中聯重科在印度的市場份額占據80%,是2013年的三四倍。“這批起重機是中聯重科專門為我們‘量身定製’。”印度Reliance集團總監透露。正是憑借優質的技術和產品,以及保姆式的服務,中聯重科從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

2001年,中聯重科正式收購英國保路捷公司,初試“走出去”。2008年,中聯重科斥資2.71億歐元收購意大利CIFA公司100%股權,一舉成為中國企業海外投資的經典案例。中聯重科借此成功取代競爭對手普茨邁斯特,成為全球混凝土機械行業新掌門。

“企業國際化絕不僅僅是把產品賣到海外、把工廠建到海外,而是融入全球產業生態。”在詹純新看來,中國企業要敢於“遠眺”,舞動資本之翼,瞄準全球市場,在全球範圍內進行資源配置。

在國際化浪潮中,中聯重科堅持用“兩條腿走路”,成為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出海的“航母艦隊”:一方麵,先後收購德國M—TEC公司、荷蘭Raxtar公司等世界一流企業,買斷德國JOST全套技術,通過技術協同效應,實現與國際標準的無縫接軌;另一方麵,公司在近80個國家建立銷售和服務平台,在40多個國家建有分公司。

對“一帶一路”,中聯重科並不陌生。“現在要加緊研發、生產、渠道的布局,充分做好和海外企業正麵交鋒的準備。”中聯重科副總裁孫昌軍說。

不陌生,並非意味著一帆風順。中聯重科認識清醒:“走出去”之後,還要“走進去”;越是“國際化”,越要“本土化”。從普通員工到公司高管,對企業帶來的發展前景,都信心滿滿。“這是國家戰略給企業提供一次再騰飛的黃金機遇。”孫昌軍說。

7年前謀劃智能製造,站在互聯網風口不懈怠

7年前,擁有信息化工作20年經驗的王玉坤,加入中聯重科,擔任首席信息官。“要我來的目的,就是補齊信息化這塊短板。”王玉坤的所有工作,直接向董事長詹純新匯報。

7年後成績斐然——4月份國家公布的200家信息化和工業化“兩化”融合貫標企業中,中聯重科名列其中,評分勝過九成企業。

在中聯重科,有三個場景讓記者印象深刻。

——中聯重科混凝土機械公司分管生產的副總經理李青林的辦公桌上,有一塊巨大的製造監控係統顯示屏。通過它,工廠運行實況,車間每一個流程,一目了然。“整個生產鏈上的每個工位互聯。假如某個流程出現配料不足,係統自動提醒之後,倉儲中心在下一個撥次就可以立即補貨。”李青林說,有了它生產全自動化,效率提升480%。

——站在中聯重科工程機械館的遠程監控係統顯示屏前,講解人員告訴記者,中聯重科各類產品,像星光一樣閃爍,散布在全國。哪裏顏色越深,說明該地區設備開工熱度越高。有了它,每台設備的運行軌跡、開工時長、性能狀況等數據,盡在掌握。

——王玉坤拿出手機向記者演示,客戶將設備與手機綁定之後,通過中聯重科微信客戶端,可以隨時隨地查看設備的工作狀況、運行軌跡等。在線報修、駕駛員的考勤等其他情況,都能在“掌心”完成。有了它,“O2O”移動服務和營銷,不再是奢望。

三個場景,好比三張成績單。中聯重科正在謀劃基於智能製造的全新商業模式,前景可期。“我們有信心沿著智能製造這條路走下去,浴火重生鳳凰涅槃。”王玉坤說。(本文來自人民日報)

下載機友會App二維碼

掃碼下載機友會APP
或各大應用市場搜索“機友會”下載

路麵機械網公眾號二維碼

獲取更多資訊
掃碼關注路麵機械官方微信

標簽: 中聯重科

鏈接地址://big5.lmjx.net/news/2015/201506/2015060109043502.shtml

新聞投稿:news@lmjx.net

相關報道

客船翻沉事故,中聯重科調集大型機械救援

客船長江翻沉事件牽動社會各界人士的心。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得知消息後,調集總價值120餘萬元的兩輛大型環衛機械趕赴現場,開展相關清理工作。 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鄂西分公司經理陳勇介紹,事發當日上午9時許,在與當地城管環衛部門取得聯係,得知當地受持續降雨影響,環境衛生作業任務十分艱巨。

[詳情]

中聯重科第一台ME200幹混主機下線

近日,中聯重科第一台ME220幹混主機在混凝土機械公司成功下線,這也是中聯重科並購德國M-tec之後最新一代幹混主機成功試製下線。 ME220幹混主機具有卸料速度快,攪拌效率高,可靠性高的優勢。卸料方式控製方法采用雙邊氣動控製,氣缸由電磁閥控製,產品具有簡單易用、安裝方便、反應速度快等特點。

[詳情]

中聯重科ZOOMLION 47X-5RZ泵車,打造美洲市場旗艦精品

中聯重科ZOOMLION 47X-5RZ泵車,打造美洲市場旗艦精品

中聯重科ZOOMLION 47X-5RZ泵車,打造美洲市場旗艦精品 配備國產四橋歐四陝汽底盤的中聯重科ZOOMLION47X-5RZ泵車近日在麓穀工業園成功下線,該款泵車以滿足美洲市場客戶需求以及符合當地法規要求為標準,以國內有口皆碑的47米平台產品車為藍本,打造出了一款性價比高、性能可靠。

[詳情]

中聯重科環境產業公司舉辦技能比武大賽

為積極響應詹純新董事長培育員工“工匠精神”的號召,力爭將中聯重科環衛產品的質量做到極致,增強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打造一支技能高超、勇於創新的隊伍,近日,環境產業公司舉辦了生產係統的“鉗工、焊工技能比武大賽”。

[詳情]

中聯重科首台新塗裝塔機驚豔市場

中聯重科首台新塗裝塔機驚豔市場

5月上旬,中聯重科全新塗裝的TC5013-4C塔式起重機在甘肅省武威市建設項目中正式投入使用,這是中聯重科起重機公司首台新塗裝塔機在市場上亮相。 中聯重科首台新塗裝塔機驚豔市 該項目為甘肅省武威市政府2015年重點關注項目,參與施工的建築公司均為甘肅省的標杆式建築企業。

[詳情]

全國“三夏”麥收開鐮 中聯重科引領“三夏”麥收整體解決新方向

全國“三夏”麥收開鐮 中聯重科引領“三夏”麥收整體解決新方向

5月31日,全國“三夏”麥收開鐮儀式在安徽定遠舉行,標誌著全國各小麥主產區大規模夏收、夏種、夏管生產活動全麵展開。 據悉,今年全國投入“三夏”生產的稻麥聯合收割機達到55萬台,其中參加跨區作業的在30萬台以上。

[詳情]

安徽再現“機”團軍征戰三夏

安徽再現“機”團軍征戰三夏

眼下,全國“三夏”麥收已全麵開始,記者近日走訪全國小麥主產區之一的安徽地區,成片麥子已被金黃的麥穗壓彎了腰,走在田間地頭,總能看見綠色的穀王收割機馳騁在麥地裏,這一股股“綠色旋風”正由南向北快速推進。

[詳情]

中聯重科收購意大利LADURNER 高起點跨入全球環境產業迎來市場全線看好

中聯重科收購意大利LADURNER 高起點跨入全球環境產業迎來市場全線看好

6月2日,複盤後的中聯重科迎來開盤漲停。投資者的信心來自於昨日一則重大利好——中聯重科聯合曼達林基金,收購意大利LADURNER(納都勒)公司75%股權。

[詳情]

中聯重科新型農機成河南三夏新亮點

中聯重科新型農機成河南三夏新亮點

眼下,河南正由南向北陸續進入“三夏時間”。各地在關注提升小麥產量、機收率的同時也開始更加重視秸稈綜合利用的推廣工作,“綠色三夏”將成為今年的主流。

[詳情]

中聯重科收購納都勒公司布局環境與機械

6月1日,中聯重科聯合曼達林基金,就收購意大利LADURNER公司(下稱“納都勒”)75%股權與其股東達成協議。雙方擬共同投資的金額為7500萬歐元(折合人民幣約5.08億元)。這一收購使得中聯重科可獲得更多的國際先進環境技術和項目運營經驗。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