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首頁 行業資訊 產品縱覽 機友會 招標信息 工程信息 每周話題 熱點專題 高端訪談 基建投資

【兩會】人大代表王金富:新常態下推動我國農機化新發展

2015-03-10 10:48:29
中國路麵機械網-工程機械新聞中心 中聯重科重機
字體大小:

3月3日,全國人大代表、中聯重機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王金富到京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農機質量與監督》雜誌記者對他進行了采訪。

\

【兩會】人大代表王金富:新常態下推動我國農機化新發展

作為一位企業領導者,須時刻關注並分析宏觀經濟大勢用於指導企業的生產運營。在我國經濟步入發展新常態的當下,王金富代表與記者探討了目前中國機械裝備製造業、農業及農機行業的新常態並闡述了他的應對主張。

王金富代表認為,近兩年,中國經濟從高速增長轉為適度平穩增長,要求經濟結構優化升級,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對中國裝備製造業來講,同樣麵臨著新常態下的轉型升級。受國內外經濟環境複雜多變的影響,我國裝備製造業增速雖然有所下滑,但整體趨勢向好,有望呈現整體平穩、略有上升的趨勢,新一輪技術革命正在進行,高端裝備優勢突顯,市場容量可觀。這種形勢下,中聯重科作為中國工程機械龍頭企業,主動調整發展戰略,將公司發展重點由單一的工程機械板塊轉型為工程機械、農業機械、環境產業、重型卡車和金融服務五大戰略板塊齊頭並進。總體來說,中聯重科布局農業裝備是為了更好地適應內外部環境的變化,同時無疑是看好農機行業的巨大發展潛力。

王金富代表認為,中國農機行業的新常態則需要從中國的農業環境出發來品讀。農業部部長韓長賦前段時間指出:“近年來我國農業現代化加快推進,但各種風險和結構性矛盾也在積累聚集,突出表現在:農業資源偏緊和生態環境惡化的製約日益突出;農村勞動力結構變化的挑戰日益突出,今後“誰來種地”“如何種地”的問題已很現實地擺在我們麵前;農業生產結構失衡的問題日益突出;農業比較效益低與國內外農產品價格倒掛的矛盾日益突出,成本“地板”與價格“天花板”給我國農業持續發展帶來雙重擠壓。”所以,提高農業發展質量和效益,迫切需要加快推進農業“轉方式、調結構”。

此種新常態下,王金富代表認為,集約化農業是農業發展新目標,農業生產要素資源在任何一方麵都需要做到集約化控製。農機作為農業生產的關鍵性要素,遍及農業生產的所有環節,尤其是在推動農村土地改革大背景下,加快農業土地流轉、培育農業新型經營主體,更加需要大量新型高效的農業機械為之服務。過去10年,在國家立法、政策拉動以及農村勞動力轉移帶來的農業機械化生產剛需,讓我國的農業機械化和農機工業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成為快速發展的“黃金10年”。但2014年,農機行業整體增速下滑,預計近幾年增速緩慢也將成為農機行業的新常態,農機企業必須要找出合理有效的發展戰略,轉方式,調結構,推動新常態下我國農機化實現新發展。

新常態下農機行業需從全產業角度縱向提升與橫向擴展

王金富代表稱,十幾年間國內農機工業的發展雖然突飛猛進,但是結構不合理、水平偏低,高端農機產品多數被國外品牌壟斷,必須引起關注。要改變低端化競爭的局麵,不單單是少數企業的事,而要集全行業之力,全方位提升全產業鏈的水平,包括研發、供應鏈、生產、分銷與服務等環節。縱向提升有五大要點:一是在研發環節,在鼓勵整合全球高端研發資源的同時,要大力推動農機農藝融合示範工程,打造技術含量高、與中國現代農業需求相適應的中高端產業;二是在供應鏈環節,需重點解決中高端農機所需的液壓、電控、傳動、發動機等核心零部件依賴進口的問題;三是在生產環節,需加大技術改造與先進裝備投入力度,用手段和裝備保證產品質量、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四是在分銷環節,在加強市場網絡建設的同時,需重視開展對新農機手的職業化教育,有效提升農機操作使用人員素質;五是在服務環節,加強農機化的社會化服務體係建設,需導入先進信息技術,有效提升服務及時性和效率。

此間,企業作為產業鏈轉型升級的主體,一方麵,可以積極並購國外技術先進的農機企業、從引進先進技術、到在海外建立研發中心;另一方麵,加強海外農業工程項目的推進,促進中國農機工業走出去,從單一的出口貿易模式向產業投資模式轉型升級,深耕農機化水平較低的國家市場,為國家的糧食安全探索一條新路。但是,考慮農機行業的利潤率和全球化程度都較低,從國外引進先進技術和走出去雖然都是戰略機會點,但對單個農機企業而言,投資大、風險大、投資回收期較長,建議國家層麵可成立農機產業基金,為中國農業工程走出去提供專項資金支持。

近十年來,在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帶動下,我國農業裝備產業持續快速發展,農機化率已達到61%。王金富代表指出,橫向結構上農機化薄弱環節問題仍比較突出,其中三大關鍵問題為:1.從作物結構看,三大主糧中玉米、水稻的農機化技術水平仍有很大提升空間,馬鈴薯、甘蔗、棉花、油菜等方麵的機械化仍未有效突破,短板較多;2.從區位結構看,適應北方農業的大中小型農機企業眾多,而適應南方水田和丘陵的大型農機企業稀缺;3.從產品結構看,農機具企業綜合實力弱,產品種類少、技術水平較落後,與主機配套不到全球領先水平的1/5,這是我國拖拉機使用率隻有全球領先水平40%的根本原因;同時我們收獲後的烘幹與倉儲設備也仍處於起步階段。這些矛盾和問題需要集成國家、行業及企業的力量進行解決,推動中國農機行業的提質增效。

王金富代表分析,新常態下,我國農機工業所麵臨的競爭環境已由低端轉向中高端,贏得競爭的手段也從價格競爭轉向了技術、質量和用戶服務的全方位競爭。隨著土地流轉和農村勞動力的轉移,新型生產經營主體、職業農民不斷湧現,涉農企業需要在滿足用戶需求方麵不斷創新升級。農機領域一方麵要縱向向中高端轉型升級,另一方麵要橫向擴展農業產業鏈裝備範圍,提升重點弱項,平衡不同地區不同糧食作物不同作業機具的發展,實現我國農業機械化在新常態下的新發展。(本文來自中聯重機)

下載機友會App二維碼

掃碼下載機友會APP
或各大應用市場搜索“機友會”下載

路麵機械網公眾號二維碼

獲取更多資訊
掃碼關注路麵機械官方微信

標簽: 中聯重科重機

鏈接地址://big5.lmjx.net/news/2015/201503/2015031010482982.shtml

新聞投稿:news@lmjx.net

相關報道

【兩會訪談】王金富:我國農機產業進入依靠創新發展“新常態”

王金富:我國農機產業進入依靠創新發展"新常態" "209.76億元"、"同比下降8.74%",這些數字描述的是2014年1月到11月我國農業機械行業主營業務利潤情況,而在此前的十年,農業機械行業主營業務利潤的年均增長能達到20%。

[詳情]

湖南農機局局長王羅方調研中聯重科重機公司

近日,湖南省農機局局長王羅方、副局長黃育忠一行到中聯重科重機公司調研。湖南拖拉機產業戰略聯盟秘書長朱洪超等參與調研。中聯重科副總裁、重機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李江濤熱情接待了王羅方局長一行。 王羅方局長視察中聯重科望城工業園農機自動化生產線技改工程。

[詳情]

農機部門赴中聯重科重機公司調研考察工作

1月28日,湖南省農機局局長王羅方、副局長黃育忠一行到中聯重科重機公司調研。湖南拖拉機產業戰略聯盟秘書長朱洪超等參與調研。中聯重科副總裁、重機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李江濤熱情接待了王羅方一行。 王羅方視察中聯重科望城工業園農機自動化生產線技改工程。

[詳情]

中聯重科重機新年帶給機手新感受

日前,中聯重科重機公司雜交水稻超高產農機農藝融合示範項目暨2015年度商務大會在湖南長沙市召開。“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湖南省副省長張碩輔,省政府副秘書長陳吉芳,省農機局局長王羅方,中聯重科董事長詹純新,中聯重科重機總經理王金富及合作社理事長。

[詳情]

中聯重機亳州公司廠房當年開建當年投產

玉米收獲機1500台、青飼料收獲機和打捆機各300台、農機裝備核心零部件7000套……這是計劃於本月投產的中聯重機亳州有限公司明年的生產計劃。12月4日,從該公司獲悉,投產後,可實現銷售收入12.6億元,解決1500人就業。

[詳情]

中聯重機一班組榮獲“全國質量信得過班組”

近日,在由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中華全國總工會、中國質量協會、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共同主辦的2014年全國現場管理星級評價活動暨全國質量信得過班組經驗交流大會上,經評委會專家組層層篩選。

[詳情]

中聯重機:技能之星大比武,展員工創新風采

中聯重機:技能之星大比武,展員工創新風采

近日,中聯重機南陵事業部“技能之星,真我風采”生產技能大比武在公司製造係統全麵展開。在寒冬中,中聯重機生產一線掀起了一股員工“比、學、趕、超,創新技術、提升技能”的熱潮。

[詳情]

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中聯重機在行動

在今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中聯重機總經理王金富曾提交“大力推廣糧食烘幹技術,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建議。他認為,製定在糧食生產、儲藏、運輸、加工等環節的國家或行業損耗標準,製定糧食烘幹機產業扶持政策,加大對國內自主龍頭企業的技術與資金支持力度,鼓勵產業技術自主創新。

[詳情]

以創新驅動發展 中聯重機開啟烘幹機產業新裏程

民以食為天,保障糧食安全已被上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糧食烘幹機作為適用於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關鍵環節的機械裝備,對於保障糧食作物豐產豐收,顆粒歸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詳情]

中聯重機擔任安徽農機工業協會新一屆理事長單位

近日,安徽省農機工業協會第二屆會員代表大會在合肥召開。經推薦和大會審議,會議選舉中聯重機擔任安徽省農機工業協會新一屆理事長單位,中聯重機總經理王金富當選協會理事長。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