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下午,泉州市裝備製造業協會召開第一次會員代表籌備會。當前,擬加入協會的企業已近80家,涉及了紡織機械、建材機械、路麵機械、汽車配件、印染機械、石材機械、機床等多個分支。
福建泉州裝備製造業龍頭聚首謀發展
這是一次難得的龍頭聚首,匯聚了南方路機董事長方慶熙、鐵拓機械董事長王希仁、信和新材料股份董事長王詩榕、盛達機器股份董事長蘇永定、卜碩機械董事長黃立震、泉工股份董事長傅炳煌、佶龍工業集團總經理柯清鬆、三聯機械董事長傅俊元、群峰智能股份董事長徐金山、利達機器總經理吳清瑜等20家代表泉州裝備製造業龍頭企業老總。
福建泉州裝備製造業龍頭聚首謀發展
這是一場輕鬆的朋友茶會,他們中有相識二三十年的老友,也有初次見麵的新人;他們中有曾經的合作搭檔,還有父子兵和同窗好友。為了打造泉州裝備製造業協會這一平台,他們從南北匯聚,跨界聯盟,華山論劍。
福建泉州裝備製造業龍頭聚首謀發展
籌備會首先進行了《章程》《組織架構》《自律公約》《會費收取及使用辦法》等草案的審議,隨後進入了實質性的研討階段,參會的所有企業家都進行了發言。
福建泉州裝備製造業龍頭聚首謀發展
既要競爭,又要聯合
南方路機董事長方慶熙率先發言。他說:“從全國來看,泉州裝備製造產業的總量非常小,企業的體量也不大,在全國具有代表性和影響力的企業鳳毛麟角,與三一重工、徐工這些巨無霸相比,從產值上更是無法抗衡。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該打響泉州裝備製造的區域品牌,通過協會,建立健康、一致對外的平台。”
方慶熙指出,很多企業的客戶群體其實是一致的,如果互相破壞、分化,不僅會影響泉州裝備製造的聲譽,還不利於行業健康發展。
恒通機械配件董事長楊元恭發言時也舉例稱,上海昆山“四輪一帶”產品與泉州地區的生產成本相差不多,質量也不相上下,但是賣價卻高出泉州50%。他認為,導致這一結果的原因之一就是同行互相拆台,互打價格戰。
“如果泉州的建材機械、汽配配件、石材機械等能形成合力,在競爭中既有聯合,說不定能在全國闖出一番更大的天地。”方慶熙如是說。
泉工股份董事長傅炳也表示,大家的企業都做到了一定規模,今天走在一起是為了互相學習,共同做事業。在專注做好本行業的基礎上,大家抱團發展,進行上下遊合作,才能在未來的競爭中共贏。
共享信息 分享經驗
研討中,傅炳煌分享了泉工收購德國策尼特的案例,提醒同行企業家在海外收購案中須注意的事項;群峰智能股份董事長徐金山分享了人才管理經驗;德源軸承董事長林德慶分享了公司最新產品的材料、技術工藝……
“現在遇到的問題是‘買的不知道賣的,賣的不知道買的’,如何改變這種信息不對稱問題。”軍鵬特種裝備有限公司董事長鄭東升道出了很多企業的心聲,他提議,協會成立後定期發布會員企業的需求資訊,引導企業對接。
除了企業,參加籌備會的還有中科院泉州裝備製造研究所、五洲國創控股、禹舜融資租賃的負責人代表。吸納科研、金融、媒體的參與,也是泉州裝備製造業協會的創新點之一。
中科院泉州裝備製造研究所辦公室主任沈海石說:“這是一次接地氣的研討,給研究所提供了與企業、產業融合的機會。”隨後,他還介紹了當前泉州裝備製造研究所的基本概況以及主攻方向,並表示中科所願意在今後的協會工作中推動行業關鍵領域及共性問題的研究及解決。
引導行業健康發展 發起自律公約
“現在各種圖紙,隻要敢開價,就能買到;企業為什麽創新動力不足,就是知識產權保護不夠;還有人才互挖,行業沒有統一的規範,防不勝防……”籌備會走訪期間,不少企業提議發起自律公約。
為響應企業的這一需求,籌備會起草了《泉州市裝備製造業協會自律公約》(草案)。呼籲會員企業把追求精益化管理,視質量如同生命,把可靠性作為追求目標;堅持自主創新,堅持技術改造,以打造核心技術能力;淘汰落後產能,瞄準高端製造;推進節能減排,向綠色製造轉型;把節約生產、清潔生產作為自覺行動;重合同守信用,保障用戶利益,不打價格戰,不互挖人才,自覺維護市場秩序;協同創新,互助共贏,推動“泉州製造”向“泉州智造”“泉州服務”轉變。
對此,與會人員紛紛表示,願意完善並遵守公約,樹立企業自身的良好形象,肩負起打響泉州裝備品牌的曆史責任與使命,推動泉州裝備製造業健康發展。(本文來自中國工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