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聯重科全球化:基於知識產權的全球布局

導讀:中聯重科,裝備製造業技術水平代表國家綜合實力。曾幾何時,中國市場幾乎全部被國外品牌占據;但如今,作為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科技型企業代表,中聯重科...

裝備製造業技術水平代表國家綜合實力。曾幾何時,中國市場幾乎全部被國外品牌占據;但如今,作為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科技型企業代表,中聯重科在多項技術領域已達世界領先,多類產品市場銷量已位居全球第一,業務已經拓展至海外一百八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將創新技術轉化為知識產權,以知識產權保護創新成果,中聯重科的國際化發展成果斐然,其麵向全球的知識產權戰略可謂功不可沒。

改革開放幾十年來,中國企業在全球商海的搏擊中已經用實踐證明:在轟轟烈烈的經濟全球化進程中,作為“後來者”的中國企業若想在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中異軍突起,必須依靠知識產權這張“通行證”。“企業的全球化,首先是知識產權的全球布局”,中聯重科副總裁兼總法律顧問孫昌軍如是說。

國際工程機械行業的中國形象

從北美到南美,從歐洲到中東,從非洲到東南亞……中聯重科的產品到哪裏,技術保護就到哪裏,如今中聯重科所代表的中國製造的正麵形象,已然屹立於全球工程機械行業之林。

在北美,中聯重科建立了研發中心,專門針對北美的高端成熟市場,研發設計了輪胎吊全係產品及履帶吊新品,滿足不同的複雜工況需求;在南美,中聯重科的土方機械係列產品覆蓋了當地不同層次的市場需求;在歐洲,中聯重科收購英國的保路捷、全球第一幹混砂漿品牌德國的M-TEC、全球領先的平頭塔機德國JOST的全套技術,成功收購意大利混凝土機械設備企業CIFA,並因完美融合而成為中國企業海外投資經典案例;在非洲,中聯重科的混凝土機械品質獲得各國政府及企業認可,成套設備參與非洲最大斜拉橋等建設;在中東,隨著世界級的大項目陸續開建,中聯重科海灣公司平台在當地實現了強大的銷售、服務、配件集散功能;在亞洲,大洋洲,南極洲……中聯重科就像推倒一片多米諾骨牌,先後在產業鏈延伸、核心技術研究、品牌價值提升等方麵攻城拔寨,成績顯赫,海外市場捷報頻傳。

去年,中聯重科躋身全球工程機械行業六強,目前已在近80個國家建立了銷售和服務平台,在40多個國家建有分公司,在美國、德國、日本等國建立海外研發中心。中聯重科穩紮穩打,步步為“贏”,海外戰略布局“圖譜”逐漸清晰,競爭優勢也越發突顯。企業決勝千裏之外的高速發展,卻離不開它運籌帷幄之中的知識產權戰略布局。

科技創新推動知識產權完善,知識產權反哺科技創新。在中聯重科向全球化邁進的過程中,隨著企業不斷發展壯大,不斷推出適應各國及地區市場需要的產品,中聯重科的品牌影響力在世界各地不斷壯大。隨著在全球市場的不斷拓展和品牌影響提升,知識產權的運用顯得尤為重要。

2006年9月,墨西哥自然人在國際分類第35、37類“機械銷售、機械維修”服務注冊了“ZOOMLION”商標,導致公司2007年10月份在墨西哥的國際分類第7類上注冊“ZOOMLION”、“ZOOMLION+Z圖形”商標申請因墨西哥“可跨類駁回相同或類似商標”製度被駁回。該商標的被搶注,不僅威脅到公司在墨西哥乃至整個南美區域的業務拓展,而且直接關係到海外公司當時在手500多萬美金訂單的執行。

2006年5月在印度,2007年4月在馬德裏,2007年8月在烏克蘭,2007年11月在智利,2008年初在阿根廷……出現了多起中聯重科商標被惡意搶注事件。市場形勢非常嚴峻,擺在中聯人麵前的是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迅速拿出最快的解決方案並付諸行動,海外維權任重道遠。“知識產權對企業的發展來說,就是一道市場"通行證",要在全球化的戰略中提前布局,否則後期維權成本太高。”孫昌軍感慨道。

麵對多起商標被搶注事件,中聯重科法務部立即開展相關案件的調查,並且經過相關分析,不僅通過單一注冊、馬德裏國際注冊等正常商標申請手段進行了全球範圍內1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商標保護,同時,通過商業談判、和解、行政撤銷、訴訟等不同方式多種手段靈活運用,奪回了墨西哥、烏克蘭、智利、敘利亞、阿根廷、印度尼西亞等六個被搶注國家的商標。其中,烏克蘭、阿根廷、敘利亞三個國家的商標為無償奪回,智利、墨西哥、印尼是以較少的代價奪回,加之國內幾個群組的商標撤銷或收購,奪回國內以及海外六國十件被搶注商標的總費用不超過150萬元人民幣,為公司節省了大量的維權成本,保障了中聯重科國際化戰略的順利進行。

短短二十二年時間,中聯重科迅速實現全球業務的拓展,除了堅持科技創新,掌握核心技術,強大的知識產權保護與運用能力,無疑有力的為企業的高速穩健發展起到了保駕護航作用。

從科研基因到知識產權戰略布局

在研究院基礎上成長起來的科技型企業,從重視技術研發,到布局全球的知識產權戰略,這是科學家思維的傳承,也是企業家境界的提升,更是搏擊國際市場的需要。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對中聯重科而言,一直屹立於科技創新的潮頭,靠的是始終如一的科研基因,創新使命。

這是一個由科研人員創業的故事,一個由知識到“知本經濟”的極佳演繹。1992年,時任長沙建設機械研究院副院長的詹純新帶領7名技術人員,借款50萬元成立公司,依托研究院的科技實力,第二年即實現利潤230萬元,將技術轉化為生產力,結束了研究院單純依靠“賣圖紙”來支撐發展的日子,最終,演變成為今天全球化的中聯重科。由於這種淵源,中聯重科的企業文化有一種發自骨子裏對技術的苛刻和執著追求,以及嚴謹的科學作風。這也使得中聯重科在以知識產權為市場準入門檻的國際舞台競爭中,顯得如魚得水。

“要在國際市場中博弈,就要懂得並遵守國際市場的規則。光有技術不行,還要有,有知識產權。”孫昌軍回憶,在一次國外主辦的國際工程機械展上,初出國門的中國工程機械企業遭到了國外公司的狙擊,試圖以為“武器”封殺中國產品,阻止其進入當地市場,所幸中聯重科早已掌握了產品的核心技術並完成了知識產權保護,從而有效地保護了自己,但有些中國企業就沒有這種幸運了,隻因為沒有知識產權的保護,展品沒出海關就運回了中國。這給了中聯重科的決策者們很大觸動,不久,中聯重科布局全球的知識產權戰略正式開始實施。

“2008年開始布局,不管是商標還是,都在全球範圍內布一個戰略的局,建立起防備侵權的體係,保護自己的同時壓縮海外競爭對手的空間,始終保持行業領先性。”孫昌軍介紹,國外大企業的知識產權撰寫和律師團隊普遍都很龐大,足見對知識產權的重視程度。中聯重科也建立了專門的團隊,負責企業商標和相關的法律事務,中聯重科中央研究院則負責公司整體知識產權管理和戰略的研究工作。中聯重科開始係統規範地進行知識產權管理工作。

正是從那個時候開始,中聯重科的專業團隊走遍全球各大洲無數國家,開始了中聯重科的全球知識產權布局。“產品未到,布局先行,在全球化戰略中,提前布局。除了按照國際協定辦理知識產權,還需要到每一個國家去注冊商標並申請。隻要是中聯重科的產品準備進入的國家或地區市場,都需要拿下當地的商標和權,每拿下一個,我們的營銷團隊就可以到那裏開疆拓土。”因此,從2008年開始,中聯重科的產品走向全球,出口量迅速增加。

全世界共有220多個國家和地區,這是一個非常緊迫而艱巨的任務,因為一旦申請,技術就將公開。“有的時候就算技術是你發明的,但一旦別人知道了你的技術,搶在你前麵在某個國家申請或者搶注了你的商標,那別人反而成為權利人。”孫昌軍透露,如今,中聯重科的知識產權全球戰略在較有市場價值的180多個國家都已經布局,目標任務基本完成。孫昌軍表示:現在終於可以稍微鬆一口氣了。(本文來自湖南日報)

標簽: 中聯重科
本文鏈接地址://big5.lmjx.net/news/2014/201405/2014052714303271.shtml
新聞投稿: news@lmjx.net
關注中國路麵機械網微信公眾平台
了解工程機械每日動態
微信公眾賬號:lmjxwx
更多

看更多話題>>《每周話題》欄目 —— 最新鮮的話題 做專業的評論,每周三推出

2017年工程機械行業熱點新聞事件
第143期:2017年工程機械行業熱點新聞事件

“日月如梭,文籍如海,探討不及,朱黃敢怠。”——宋·高登《東溪集·朱黃雙硯》。 2017年即將匆匆走過,工程機械行業發生的哪些新聞事件值得我們一起關注呢?讓我們一起梳理下。閱讀更多>>

聚焦2017長沙配博會精彩看點
第142期:聚焦2017長沙配博會精彩看點

2017年12月第一周,有關2017長沙配博會的各種消息鋪天蓋地,成為了工程機械行業本周最有熱度的話題。中國路麵機械網記者親赴現場報道了展會盛況。 據本網前方記者報道,展會吸引了包括卡特彼勒、三一、中聯重科、山河智能、山推、星邦重工等主機企業及300多家國內外配套件企業盛裝亮相,更有100餘家國際采購商現場采購。閱讀更多>>

2018中國挖掘機市場“徐州論劍”
第141期:2018中國挖掘機市場“徐州論劍”

2017年11月17-19日,2017年度中國挖掘機械行業第二十一屆年會在江蘇徐州隆重召開。中國挖掘機械行業製造商、代理商、配套廠商等企業高層領導相聚彭城,直麵發展難題,共同探求中國挖掘機械產業健康發展之路。閱讀更多>>

更多
複製鏈接 加入收藏
圖片資訊
玉柴職工藝術團給玉柴重工員工打氣加油 玉柴職工藝術團給玉柴重工員工打氣加油
山推股份公司入選“中國工業企業品牌競爭力評價表彰企業” 山推股份公司入選“中國工業企業品牌競爭力評價表彰企業”
堅實承諾二十載 鬥山開展感恩回饋大行動 堅實承諾二十載 鬥山開展感恩回饋大行動
鬥山機械舉辦首屆“家庭開放日”活動 鬥山機械舉辦首屆“家庭開放日”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