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界流行一句名言——“一流企業做標準。”而在中央企業中,有一家以出產標準著稱的企業——中國機械工業集團。這家企業不僅依靠科技進步實實在在推動了企業轉型發展,而且完成了一大批行業重大技術和關鍵技術的研究創新,每年主持和參與製修訂國家和行業標準達數百項,近3年年均製修訂標準674項,其中國家標準超過70%,為國家戰略和行業技術進步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家企業何以能產出這麽多國家和行業標準?日前記者來到國機集團在廣州的下屬企業中國電器科學研究院一探究竟。“電器院”文縐縐的名字透露出這家科技型企業的悠久曆史和科技傳統。員工們仍親切地稱呼董事長馬堅為“馬院長”。翻開曆史圖冊,建院50多年來,中國電器院共取得科技成果4300多項、200多項。在科研院所轉製的曆史大潮中,不少院所丟掉了“老本行”,也迷失了自己。中國電器院卻保持著難得的清醒。他們一手抓市場,立足市場需求打造科技平台和創新體係,不斷發展壯大勵磁裝備、智能電器裝備、綠色環保材料等高科技產業;一手抓本行,不忘行業使命和社會責任,主持和參與製修訂各類國際、國內行業標準1000多項,實現了行業和市場“雙領先”。恰恰是那些看似不能帶來直接經濟效益的研究,支撐著企業的長遠發展和國家的行業進步。科技研發、科技產業和科技服務“三位一體”的發展格局,使這家科技型企業既厚重又前衛。
“科研企業要有長遠目標,不能隻顧一時賺錢,要有社會責任心,為擴大中國在世界上的影響力而拚搏。”馬堅斬釘截鐵地對記者說。記者在廣州科學城看到,中國電器院在這裏建起亞洲規模最大、檢測範圍最廣、國內領先的國家電子電器產品檢測中心,120多個各類電器檢測評價實驗室令人大開眼界。馬堅形象地把檢測中心比喻為“產品醫院”。中國電器院的認證已經得到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互認,這意味著,出口產品隻要蓋上中國電器院的檢測章,就可以暢通無阻地進入這些國家的市場。標準決定產品水平,標準越高,產品質量越高。憑借技術優勢和綜合實力,在與美國國家標準化委員會等強勁對手的競爭中,該檢測中心還獲得了國際電工委員會秘書處資格,代表國家擁有了國際電器標準方麵的話語權,這對我國電器工業占領國際研製、生產、貿易的製高點將產生不小的影響。
在國機集團,自主創新中市場和責任“兩個輪子”一起轉,已經成為集團上下的共識。“我們承擔了相當一部分行業共性技術的研究,許多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有的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國機集團總裁助理、科技發展部部長趙兵介紹說。2001年新的領導班子上任以來,國機集團把科技進步作為企業發展的重要動力。在集團原機械工業部25家研究院所和8家設計院的基礎上,他們抓住國家振興裝備製造業的機遇,推動外部收購重組和內部資源整合,有效聚合內外科技資源,以戰略引領大力開展科技創新。集團在組織承接國家重大科技項目攻關的同時,緊密貼近市場,組織新產品新技術的研發,在農林機械、重型機械、機床工具等領域完成了一批重大項目,研製出一批核心技術,開發了一批產業化程度高的名牌產品,有相當部分技術和產品達到國內領先或國際先進水平。集團科技型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由2001年的18.7億元增長到2012年的256.5億元,增長約13倍。利潤由2001年的0.66億元增長到2012年的19.5億元,增長約29倍。科技創新的快速發展,有力地支撐了企業的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對企業加快發展方式轉變發揮了積極作用。